河南财政试水制度分钱 85位“县官”答辩抢资金

2014年01月10日05:14  郑州晚报
河南财政试水制度分钱 河南财政试水制度分钱

  省级财政共安排美丽乡村建设资金8亿元,在70个县(市、区)开展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可是,河南有159个县(市、区),其中21个县级市、88个县、50个市辖区,70个指标怎么分?

  2013年11月上旬,在鹤壁市一家偏僻的宾馆里,来自河南的85位县长、县委书记同台竞技,通过答辩争取“美丽乡村”项目资金。这种通过公开透明的答辩来分配财政资金,由以往的“人分钱”转向“制度分钱”的尝试,在河南尚属首次。记者了解到,不止是“美丽乡村”项目,河南省财政厅将在更多项目中试水“制度分钱”。 郑州晚报记者路文兵文/图

  同台竞争85位“县官”答辩抢资金

  直到在河南财政厅网站上看到《河南省2013年美丽乡村建设试点竞争立项情况公告》,参加本次竞争答辩的85个“县官”悬着的心才放下来。“程序如此透明严格,争取资金如此激烈,一定要利用好这笔资金。”成功争取到项目资金的安阳县代县长刘纪献说。1月9日记者电话采访发现,“胜固欣然,败亦坦然”是成绩出来后多数县长的感受。

  “我是宁陵县县长李振兴,随行人员为我县副县长、财政局局长及民政局局长。我就我们县的‘美丽乡村’项目向各位评委和领导做一个汇报……”

  这是不久前鹤壁市一个偏僻宾馆内一场特别的“考试”。会场不大,设有答辩席、评委席、监督席和随行人员席。答辩席上,宁陵县县长李振兴在简短的自我介绍后,便借助幻灯片向评委席的6位评审员介绍起宁陵县“美丽乡村”项目的情况。

  5分钟概况介绍后,接下来他还要在8分钟内回答5个关于项目的具体问题,所有问题都是现场读题现场解答。他可以自己解答,也可以向自己的随行团队“求助”。

  读题时,李振兴表情凝重,眉头微皱。“只给1分钟的思考时间,如果对项目不熟悉,根本没有反应的时间。”这5个问题涉及农村公益事业工作经验或者教训、政府与建筑商合作方式、如何发挥财政资金的规模效应、如何实施项目保障、项目后期运行管护如何保证等方面。

  在李振兴回答的过程中,评委不时就某些具体的问题发问。紧张的过五关斩六将后,李振兴还有3分钟的总结陈述时间。

  “每个人都有16分钟时间,包括5分钟项目概述、8分钟现场问答、3分钟总结陈述。”该评审活动的专家评委白新青告诉记者,“总分100分,分4大项10余个小项,每个问题都有相应的分数,有的小项细到2分。”

  评委将时间卡得极严,记者在一份现场录制的视频中看到,只要答辩人陈述超时,就会被立即喊停。会场内氛围严肃,俨然一场严格的毕业答辩。

  公开透明胜固欣然,败亦坦然

  85位县长同台PK所争,正是河南近期启动的“美丽乡村”建设试点项目资金。该项目主要负责人、河南省财政厅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办公室副主任陈霞光介绍,河南省财政统筹“美丽乡村”建设资金8亿元,准备在70个县(市、区)开展试点工作,重点培育建设美丽宜居小镇、中心村及特色村。

  问题随之而来:河南有21个县级市,88个县,50个市辖区,1892个乡镇,47556个村委会。8亿元,70个试点,钱给谁,怎么分?

  “僧多粥少,‘撒胡椒面’这种搞平均主义的办法显然不行。一个县给点儿,既浪费财力又难以收到效果。”河南省财政厅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办公室主任张中亮说。经研讨,河南省财政厅决定,由各个县提供材料,由县主要负责人现场答辩、公开竞争,多中选好,好中选优,把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

  “公开竞争的方式突出一个透明、公平、公正,既能发挥出财政资金的最大效益,而且能够有效破除过去对财政拨款分配方式不透明、不公开的诟病,保证所有县、区公平参与竞争,此举既提升政府的公信力,也督促各区、县领导增强责任感和忧患意识。”张中亮说。

  答辩结束2周后,成绩公示在河南省财政厅的网站上。李振兴的表现还不错,宁陵县项目成绩排到23名。

  综合得分排名第一的是淇县灵山小镇项目,申请资金2400万元,经过专家的投资评审,最终审定拟分配资金2000万元。“公开竞争,有利于更好地发挥财政资金的效益。淇县充分利用殷商文化旅游资源建设了灵山小镇。这个项目深得民心,建成后必能帮助周边贫困居民脱贫致富。”淇县县长王海涛表示。

  “这样的形式很公平,公开透明,不需要‘跑关系、跑人情’,只需要集中精力把项目规划好。”一位参加答辩的官员告诉记者,“在这样的前提下,虽然我们没有争取到资金,但也看到了与兄弟县的差距,输也输得心服口服。希望这种公开透明的资金分配方式能继续推行下去。”

  措施严密

  评审之前专家评委都“蒙在鼓里”

  根据河南省财政厅制定的办法,此次评审将包括项目申报、资格审查、专家评审、现场答辩、综合评定、立项公示、投资评审等一系列程序。最终评定的成绩分两部分:专家评审占70%,现场答辩占30%。所以,专家评审团是评审活动的最终决定者。

  为了保证评审的公正,在评审活动开始前,专家评委都一直“蒙在鼓里”。

  在该项目评审的前一天,白新青才接到省财政厅的通知:“您被随机抽取为一个项目的专家评审,请准时报到。”白新青,河南省供销系统专家,名列河南省财政厅专家库。跟他一起接到通知的,还有另外5名随机抽取的经济、财政、建设等方面的专家。

  “去之前根本不知道是评审什么项目,甚至根本不知道要去哪儿评审。”直到快到目的地,评委们才知道自己要去鹤壁。“汽车开到一个山沟沟的小宾馆,下车后才知道要评审什么项目。来到这里后几乎跟外界隔绝,也不清楚有哪些项目哪些县参加答辩。到了会场,手机等通信工具都要上交。”

  吃完晚饭后,答辩连夜开始。在评审过程中,评委也受到了严格的限制:接受统一的封闭管理,不携带任何通信工具,不打人情分、关系分……所有参与项目评审的评委都必须严格遵守《现场答辩评委守则》。

  这场答辩历时3天,85个县的县长或县委书记等主要负责人轮流上台答辩。这些平时习惯了在台上发言的人,此刻也难掩紧张,“下来时手心都捏了一把汗”。

  也有人担心,比不善言谈的县长,答辩这种形式会让能言善辩的县长占便宜。“我们看重的是各位答辩人对项目的规划和对政策的理解能力,要看‘干货’,如果前期没有用心规划准备,对项目不熟悉或者不能满足试点的要求,讲得再好听也过不了关。”陈霞光说,“总的来说,虽然很多人紧张,但大家表现得还都不错。”

  “我以前曾被抽到做土地资金整理项目竞争立项的评委,和那次相比,明显感觉这次地方领导更重视了,准备也更充分了,方案也更细致了。”白新青介绍。

  除了评委,河南省财政厅监督检查局副局长尚照武等监督人员一直坐在监督席上,全程见证了答辩过程,保证评审过程的公正。

  未来可期

  更多项目将由“人分钱” 向“制度分钱”转变

  这种由“人分钱” 向“制度分钱”分配资金的尝试,在河南尚属首次。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必须切实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新华社就此事发表文章称:河南美丽乡村建设资金分配方法,开启了财政拨款由“人分钱”向“制度分钱”的变革,提高了财政效率和预算透明度。

  “今年只是试点,明年省里还会继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财政资金的分配机制也会不断完善。”陈霞光表示,“要使钱都花在应该花的地方,起到示范性作用。”

  据介绍,在资金到位后,财政厅还要对“美丽乡村”建设过程全程跟进、时时督察,对资金使用情况、配套资金到位情况等进行全面“考试”,不及格时还要作出相应处理。

  这种全新的资金分配方式在省内也引起了一定反响。河南省工信厅办公室一负责人说:“我们每年也给符合条件的工业企业一定的补贴,现在,不少企业都提建议,希望工信厅也能采用财政厅的竞争方式,公开公平竞争。我们正在研讨,看在哪些项目上可以采用这种方式。”

 

分享到: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调查称“禁令年” 近8成公务员未收礼
  • 体育NBA-哈登38分火箭主场胜湖人 视频
  • 娱乐曝郭德纲过春晚四审:低调送审节目视频
  • 财经健力宝原董事长假立功减刑出狱不知所踪
  • 科技CES2014开展:汽车互联网化启幕
  • 博客马未都:博客字数的秘密 安倍是否会离婚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大二女生“衣架吊发”苦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