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人口规模调控,将是今年北京的主要任务之一。在政协委员们看来,超过环境承载能力的人口规模是诸多“城市病”的根源所在,而真正解决人口问题的钥匙也和破解“城市病”的思路一脉相承。
现状
流动人口年均增速
达40万至50万人
北京人均土地面积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1/6,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1/10、世界的1/35。目前北京100%的天然气、100%的石油、95%的煤炭、64%的电力、55%的成品油均需从外地调入……
市政协委员、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连玉明在提案中列出了这样一组数据,说明人口资源环境矛盾已经成了北京现阶段躲不开、绕不过的发展难题。
连玉明直言,从目前的研究来看,未来一段时期内北京人口持续增长的趋势不会改变,“如果按全国每年新增流动人口1000万以及北京流动人口占全国流动人口总量4%的比重计算,如不采取有效的调控措施,北京流动人口仍会以年均40万至50万人的速度增长。”
“一个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快,对资源会起到‘虹吸’效应,人口就会加快向这里聚集。”他说,“城乡差距依然较大,支柱产业和大型企业主要分布在城市,就业因素也会吸引大量人口向城市流动。”
那么,调控北京的人口规模该从哪些方面入手?政协委员们给出了他们的方案。
反思
控制数字只是治标
增长有序才能治本
连玉明(市政协委员、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但从现实看,全面放开的地方未必有人愿意去,而严格控制的地方却可能拼命往里挤。
像北京这样的特大城市,人口增长是不可逆转的趋势,是市场选择的必然结果。究其根本,“过快”的原因在于“无序”。无序的本质是无组织化。这种无组织化不仅导致流动人口过快集聚和增长,更可怕的是误导了管理者的决策研判和政策导向。
2010年至2013年,各区县都完成或者超额完成了市政府下达的调控指标,比如朝阳区减少20.4万、海淀减少16.4万、大兴减少5.4万、顺义减少3.0万等等,而北京2013年常住人口却在2010年的基础上增长了168万。一方面是增加,另一方面是减少,到底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让人弄不清楚。人口调控不是数字游戏。这些问题不得不引起我们对现有政策、措施乃至所谓的经验的深刻反思。
表面上看,北京的第三产业很发达,而实际上从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看却很无序。特别是城乡结合部和城市边缘地带,不符合首都城市功能的低端、低层次产业和行业大量存在,并衍生为较为完整的低端产业链条和体系,而且正向集群方向发展,加剧了低层次外来务工人口的无序集聚。这种无序集聚又刺激了城乡结合部和农村城市化薄弱地区违法建设大量涌现。
另一方面,城市中心区也有大量不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低端产业,如服装市场、小商品市场、建材市场等低层次产业。
低端产业对流动人口具有极大的吸附作用,北京市每年新增的六七十万人中,有相当大一部分聚集在低端第三产业、传统制造业中,特别是随着流动人口家庭化流入趋势愈加凸显,大量低层次就业人口聚集自发形成的小微市场更是数不胜数,形成更加低端的“次生经济圈”,加大了人口调控的压力。
所以我建议尽快修订产业准入目录,研究制定清退不符合首都城市功能的低端产业和行业规划和政策。
建议
建“首都人口委员会”与驻京单位协调
北京市政协委员、中国石油大学教授张强斌认为,首先应该搞清楚,北京到底要发展成一个什么样的城市,还要根据目前环境资源的承载力,预测北京承载人口的上限和下限,有了明确的定位,再按目标来发展,“北京和其他城市不同,作为首都,有那么多的中央机关单位,还有驻京部队等等。这个城市的定位和人口规模不是简单北京自己说了算的,所以必须要跟中央达成共识。”张强斌认为,有了共识以后,可以成立专门的人口管理部门,“北京是主角,中央部门参与进来,成立一个能跟有关部委进行协调的机构。”
连玉明认为,作为人口工作的统筹部门,计生委和与人口有关的公安、教育、民政、财政、劳动保障、医疗卫生等部门缺乏统筹协调。
“比如人口数据,公安、计生、流管办、民政、财政、社会建设、网格办各有自己的人口数据,由于统计口径不同,不同部门的人口数据差距较大。”连玉明说,建立一个能够统筹管理人口及相关领域工作的部门,在条条、块块、条块之间进行统筹安排、综合管理,才能真正构建“大人口”服务管理工作格局。
连玉明的想法是成立“首都人口委员会”,可以充分借鉴和参考首都规划委员会的机构设置和运行模式,由中央和国家相关部委、驻京部队和市政府有关部门参加,整合调整相关部门的职能,协调人口与产业、土地、资源等部门的工作,积极争取中央党政机关、驻京单位的支持和配合。
用京畿临空经济合作区疏解城市功能
“目前北京市的优势功能大多集中在中心城区,功能的高度集中必然带来大量人口的聚集。”连玉明拿出了一些数据。二环内的老城区,62平方公里的地界,汇聚了金融街金融产业功能区,西单—王府井—前门商贸集聚区,故宫、后海皇城文化旅游区,十几家大型三甲医院,还集中了20多个中央部委级单位、100多个局级单位以及北京市200多委办局和直属事业单位。
北京目前的72家三甲医院中,三环内有35个,占全市总量的49%,五环内有54个,占全市总量的75%。
与之相应,全市人口密度从城区向外围呈现同心圆衰减。占全市面积1/5的城六区,聚集了全市60%的人口。原有的城乡二元结构尚未根除,城市内部新二元结构已日益凸显。
据此,连玉明认为,北京市当前疏解人口的关键,就在于疏解城市功能。“可以抓住当前国家大力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契机,选择一批符合发展条件、具备发展潜力的小城镇作为城市功能的疏解地。”
连玉明设想,可以以北京新机场为核心建立京畿临空经济合作区或者京畿新区,范围可涉及北京大兴、河北廊坊、天津武清部分区域。这个新区可以成为首都疏解城市功能重要承载区、京津冀区域一体化合作先行区、北京全面深化改革综合试验区。此外,还可以规划布局一批疏解首都城市功能的国家级带动性项目,如国家科教研发基地、国家医疗服务区、国家旅游大学城等。
平衡城郊人口可从均衡优质资源入手
“有计算说北京现在的人口,按照每天运进的吃的东西算,有三千万,这样一个规模,你让它缩小,很难。”
市政协委员、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核电子学实验室主任刘以农认为,可以尝试突破现有的思维方式,“我们能不能按更大规模的人口来做规划?我不反对限制人口规模,但作为应急的考虑,我们要想想突破之后怎么办?不做城镇化是不行的,人口从农村流向各个城市,也包括北京。”
刘以农说,大家常常提起城市建设不能“摊大饼”,但是反过来想,恰恰是因为这个“饼”不够大。“我觉得要判断一个国家是不是发达,你可以从一个大城市的中心往外走五十公里,如果看不出太大差距,那就是发达。我们现在如果从北京的中心往外走五十公里,差别就很大了。”
刘以农建议,如果中心城区的“饼”真正摊开,在京津冀同城化和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如果现在所认为的“郊区”和城市发展平衡了,人口不均衡的问题自然就解决了。
建设新城必须配套优质资源才能成功
“你要找到一把钥匙,先要研究锁的结构。”张强斌说,北京的人口不仅是总数的问题,还有分布非常不均衡的问题。
“全国人民喜欢往北京跑,北京人民都要往五环内跑。”张强斌刚回国的时候发现一个挺有趣的现象,他周围的北京同事都想方设法在城里买一套房子,住在城里,而从国外回来的同事恰恰相反,喜欢在郊区买房子,住在郊区。张强斌认为,这种现象其实不是人的问题,是这么多年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问题的集中体现。
“好的医院、学校、公司企业都在中心城区,很多人为了孩子未来上学,为了老人医疗的便利不得不选择中心城区。”张强斌说,知道了这些原因,基本上也就有了破解的思路。“比如建设新城,不只是建一个很漂亮的城市,要配套优质的文化、医疗、教育资源才有可能成功。”
当然,这样新城建设只靠政府的资金不现实。张强斌建议,政府的资金可以做一个引导,调动民间资本去做。“政府需要有一个宏观蓝图,明确地告诉大家,我是持之以恒要在这里投入的。这样民间资本才会进行投资。”
本报记者 张棻 J234
(原标题:人口增长过快 病根在“无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