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发布
春节临近,关于烟花爆竹的话题再次提起,近日,网络上不少人发起了“春节不放烟花爆竹”的微倡议,而上海百名人大代表也在上海市的两会上联名倡议,春节不放烟花爆竹。那么,北京今年春节究竟会有多少人燃放烟花爆竹呢?
本期新京报“京报调查”(新京报《评论周刊》与优数咨询联合推出)的结果显示,44.4%的受访北京市民表示今年春节会放烟花爆竹,43.6%的受访者则称不会,还有12.0%的受访者则表示要“看心情”。
2013年春节后京报调查的数据显示,57.1%的受访者表示春节放过烟花爆竹。由此对比可见,今年不愿放烟花者比去年增加了近两成左右。
如果春节期间空气污染严重,你会放烟花爆竹吗?调查显示,48.1%的受访者表示不会,41.2%的受访者表示会,还有10.7%的受访者则表示“看心情”。
那么,是什么因素会让市民少放或不放烟花爆竹呢?69.7%的受访者选择“空气污染”;62.1%的受访者则是“担心安全”;56.4%的受访者是因为“会产生大量垃圾”;还有47.8%的受访者则是因为“噪音太大”。
那么,究竟又是什么原因让一些市民坚持要放烟花爆竹呢?65.8%的受访者选择“热闹,有年味”;58.5%的受访者是因为“传统习惯”;还有32.2%的受访者是因为“孩子喜欢”。一个热闹有年味的春节是否一定需要烟花爆竹呢?这的确是个问题。
总之,雾霾的影响已经成为民众选择是否燃放烟花爆竹的主因,但所有人关心的或许是,春节过去后,不用考虑烟花爆竹了,雾霾什么时候才能真正散去呢?
□新京报记者 兰燕飞
■ 受访者背景资料
(北京市民)
性别
男 50.4%
女 49.6%
年龄
90后 12.0%
80后 52.5%
70后 23.8%
60后 8.0%
50后 3.4%
其他 0.3%
受教育程度
高中及以下 6.1%
大专/高职 20.0%
大学本科 66.4%
硕士及以上 7.5%
平均月收入
2000元及以下 8.7%
2001-3500元 22.0%
3501-5000元 20.6%
5001-8000元 23.6%
8001-10000元 17.5%
10000元以上 7.6%
调查主体:新京报《评论周刊》、优数咨询
调查时间:2014年1月21日-2014年月1月22日
样本情况:此次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1011份
调查方法:通过优数咨询自主研发的调查系统对实名制样本组随机发放问卷展开
烟花燃放:民意正在发生变化
■ 旁边评论 节日目的主要在于保护民众休息权,节日需要欢乐,但这种欢乐不应该建立在民众健康权受害的基础上。
春节将近,北京街头又搭起了一座座蓝色的铁皮屋,烟花爆竹开售在即。不过,从这几年的情况看,市民燃放烟花的热情,呈逐年消退之势,烟花销售行情也是一年不如一年。本报的调查同样是个佐证,去年春节后的京报调查显示,有57.1%的受调查者表示,他们春节时放了烟花,而今年,明确表示会放烟花的受访者,只占到44.4%。
烟花燃放热情消退,空气污染是主因,由于PM2.5等污染信息的公开成为常态,空气污染危害逐渐被人所知,许多人认识到,为了一时的烟花之乐,把空气变得更肮脏,实在是得不偿失。去年的京报调查就显示,选择不放烟花爆竹的人中,76.4%的人是因怕污染环境,今年的调查中,48.1%的人明确表示,若春节期间空气污染严重,将不会放烟花,有69.7%的人担心空气污染,选择少放或者不放烟花。
从这样的调查数据可以看出,烟花燃放,民意正在发生越来越明显的变化。记得北京禁改限之前,要求保护传统民俗,开禁烟花几乎形成了压倒性舆论,也正因此,北京市才作出了禁改限的决策,当时,这一决策被认为是保了民俗,尊重民众自由选择的权利,禁改限政策在当时赢得一片好评。但当每年的烟花燃放造成负面效应越来越大,尤其是,治理空气污染如今已成为北京城市发展的头等大事,市民们不得不开始反思烟花燃放。
应当说,这是一种理性的民意转变。节日目的主要在于保护民众休息权,节日需要欢乐,但这种欢乐不应该建立在民众健康权受害的基础上。春节期间,北京街头的车流大大减少了,周边的企业也大都放假休息,在雾霾不断的漫长冬日里,这可以说是一个难得的低污染排放期,我们何必再人为制造出大量污染,破坏如此美好的日子?
烟花燃放的民意在转变,这也给政府调整相关政策带来契机。明年,就是禁改限实施十周年,十年来,北京的空气污染形势,以及民众对于烟花燃放的认知,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禁改限政策如今是否适应形势的发展,无疑需要重新审视。
也许现仍在有不少人认为,相对于其他空气污染,烟花污染的规模要小得多。但是空气污染的治理就是从一个一个环节抓起,绝不能抓大放小。把烟花燃放政策,纳入到总体的空气污染治理框架中,这是我们必须作出的选择。
□新京报评论员 于平
(原标题:今年不愿放烟花者比去年增两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