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谈为治霾告环保部门:只想人人呼吸新鲜空气

2014年02月27日02:14  京华时报
视频加载中,请稍候...
 
昨日,李贵欣接受京华时报记者专访。京华时报记者张淑玲摄 昨日,李贵欣接受京华时报记者专访。京华时报记者张淑玲摄

  京华时报记者张淑玲

  2月20日,石家庄市民李贵欣状告石家庄市环境保护局应承担起治理雾霾的责任。

  该事件成为全国首例公民因空气污染向政府部门提起损害赔偿请求的环境诉讼案,李贵欣也因此成为因雾霾状告政府部门的全国第一人。25日,石家庄市环境保护局对此作出回应称,该市与去年同期相比空气质量明显改善,力争今年内空气质量有大的改善。

  昨日,京华时报记者同李贵欣做了面对面专访。

  □告环保局

  起诉有事实和法律依据

  京华时报:连日来北京、河北等多地遭受雾霾侵袭,雾霾治理已成为→个全国范围的难题。你为何只起诉河北省石家庄市环保局?凭什么认定雾霾严重是河北省环保部门的责任?

  李贵欣:起诉石家庄环保局是立足于雾霾已超国标、空气污染多日爆表这个客观事实,且已客观存在了很长时间。这已侵犯了公民的生命权,健康权,令公民无法自由呼吸。

  另一依据是基于法律。起诉前,我查阅了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以及行政诉讼法等诸多法律法规。将地方政府作为被告不是我的杜撰。我国《环境保护法》第41条规定,“造成环境污染危害的,有责任排除危害,并对直接受到损害的单位或者个人赔偿损失。”第16条明确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辖区的环境质量负责,采取措施改善环境质量。”

  另外,《宪法》第26条规定,“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

  我从石家庄市环保局官网公布的数字中,搜集分析了大量雾霾天气资料。据统计,2013年石家庄的平均污染指数为247,属于重度污染的数值范围。而根据相关发布对比,2013年石家庄市达标天数为45天,达标率为12.3%;石家庄PM2.5,年均值超标3.4倍。这已远远超出了国家标准。

  10年来石家庄空气污染持续严重恶化,作为地方政府部门,环保局难辞其咎。

  我了解到目前周边各地雾霾也很严重,但我是石家庄市的一名市民,只能状告石家庄市环保局。

  作为一名公民,我无法找到排污企业,找不到施害一方,目前又客观存在环境污染指标常常爆表。雾霾不是自然灾害,不属天灾,这是一个污染事件,是可以治理的,作为地方政府部门,环保局有责任治理好。

  我是抱着一个善良的愿望,借此诉讼行为,欲推动全社会对雾霾防治有一个新认识,并进行一个有效的治理。

  □行动

  想过躲霾逃跑毕竟不是办法

  京华时报:雾霾给你的生活带来了什么样的变化?怎么想起要用起诉环保部门来表达自己的观点的?

  李贵欣:雾霾已严重侵扰了我的生活,也侵扰着大家的生活。

  我出生、成长在石家庄,47年来,我一如既往地热爱着这个地方。10年前的家乡环境非常好,蓝天白云,空气清新,景色优美。但眼下的石家庄到处都是灰蒙蒙的,气味刺鼻,一个月至少有20多个雾霾天,大家聊天的时候,都说忘了蓝天白云是什么样子了,赶走雾霾基本是“等风来”,大家都憋着呼吸,窝了一肚子火。

  我家加了一层窗玻璃,说是能隔尘,还买了一台空气净化器。一到雾霾天,我了解到很多人都想窝在家里躲雾霾,守着净化器,就像在冬天守着火炉。

  去年一次家庭会议上,我甚至动议出门躲霾。但妻子说,华北都这样,还能去哪儿?我甚至考察过宜居小镇乌镇,搜索过云南洱海边,也想到附近的山里买房住,但妻子认为不切实际,儿子有对象了,今年要结婚,逃跑确实不是办法。

  起诉政府是因我抱着一个善良的愿望,我想让每个人都能自由呼吸到新鲜的空气。只要全社会联动,治理雾霾,实现这个愿望并不难。

  呼吁治霾总得有人喊一嗓子

  京华时报:为起诉你做了哪些准备?家人支持吗?向环保局索赔10000元基于什么标准?

  李贵欣:治理雾◇,总得有人站出来喊一嗓子,我是无知者无畏吧。于是,我便开始酝酿怎么才能推动雾霾治理,成立雾霾治理指挥部或者行动小组,能快速分析、评价、治理雾霾。我查阅了大量资料,酝酿了近3个多月,最终才形成了起诉石家庄环保局这个想法。

  当时我自己也很矛盾,起诉政府部门,肯定会有很多人议论,一些说法甚至自己都无法预测到。我为此又开了家庭会,会上,我妻子和儿子都不支持,说让我安生生活,说别人能过就你过不了?还说“出头的椽子先烂”,弄这事儿干吗?但我这人干事比较认真的,“这事儿总得有人站出来喊一嗓子。”儿子先被我说服了,开始找资料,找照片,有时忙得连饭也顾不上吃。后来妻子也加入了,全家全力以赴做这件事。

  关于一万元索赔,是我家买了一台空气净化器,另外买了台跑步机。雾霾太重,不宜出门,因为雾霾我家经济受损。关于将来雾霾对身体的损害和寿命的影响,我想保留诉讼权。

  □目的

  倡导环保才是我的最终目的

  京华时报:民告官向来不是易事,以个人之力告环保局难吗?有法律人士分析立案会很困难,有没有想过法院不立案?这件事最终的意义你想过吗?

  李贵欣:我感觉此次递交诉讼材料并不困难。虽然递交材料时,从河北省高院辗转到石家庄市中院,最后再到裕华区法院,兜了一个大圈子,但他们态度都非常好。

  河北省高院、石家庄市中院没有收我递交的起诉材料,但他们都指点我到有管辖权的裕华区法院交。省高院和市中院认为我做的是一件好事,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不能受理。他们说如果有管辖权的法院不立案,我可以再诉至石家庄市中院。

  2月20日上午,裕华区法院工作人员接受了我的起诉材料,让我回家等消息。

  目前我还在等消息,不知会不会立案。如果此次不立案,法院会给我一个裁定和理由,看其能否说服我,“能说服我就撤诉,说不服我,我就向石家庄市中院起诉。”

  在起诉石家庄市环保局的诉状中,我提出了3点诉求,第一是请求石家庄环保局依法履行其职责治理大气污染,第二是赔偿因雾霾影响给我造成的一万元经济损失,第三承担诉讼费用。

  关于索赔的一万元,即便官司赢了我个人也不会要,我会捐助给环境污染受害者用于治疗。

  可以说,我并不在意这个官司能否立案,最终是赢还是输。关注社会事件,关注环境问题,力所能及尽到一个公民的义务,倡导环保意识,最终实现大家能自由呼吸新鲜空气,这才是我最终的目的。

  设立基金对居民实行污染救助

  京华时报:昨天,石家庄环保局就你起诉有→个回应,称其治理很辛苦,环境已有所改善,你对此怎么看?

  李贵欣:你透过这个窗户,看左前方应该有栋40米的烂尾楼。以前我看那楼非常清楚,昨天还能模糊看到一点影子,现在它完全看不到了。环境改善了吗?目前显然不是。我认可环保部门的辛苦,但是我认为它的治理没有效果。

  我也认真看了环保局的回应。他们说在去年投了近30亿元资金,并拉动了85亿元社会资金,用来治理污染,改善生态,取缔重污染企业476家,关停整顿272家。

  我对环保局的快速回应表示满意,但是我认为它的治理不仅没有效果,反而现在雾霾污染比以前严重得多。

  我想从4个方面,唤醒执法部门、排污企业以及社会,能成立一个救助机制,在大环境无法快速解决的情况下,对居民实行救助。

  我希望政府设立一大型污染救助基金,由排污企业缴纳一部分,政府出一部分,由爱心人士捐助一部分,最后形成全社会联动,推动雾霾尽快治理、救助机制,维护百姓的生存权。

(原标题:告政府是我有一个善良的愿望)

(编辑:SN035)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官方首次发布李克强漫画形象(图)
  • 体育亚冠迪亚曼蒂两球 恒大连入4球4-2逆转
  • 娱乐40岁林熙蕾二胎剖腹得女 丈夫赞超美
  • 财经刘迎霞陷中石油漩涡:在政商两界能量惊人
  • 科技最大交易平台MtGox关闭重创比特币
  • 博客蒋方舟:没有女人能挣脱两性市场估卖?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内地3大学进QS世界排名前20 考研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