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拦部姐”失业是一种怎样的进步

2014年03月07日02:59  亚心网

  在两会的海量信息中,这是一则关于采访记者自身的花絮:去年两会期间,记者赵倩一天之内,在人民大会堂拦下了多位部长进行采访,如此“业绩”,让她在同行中赢得“拦部姐”名号。今年赵倩继续参与两会采访,也早做好了“生拉硬拽”部长们的心理准备。但她很快发现,经过“部长通道”的部长,几乎都主动停下来回答了记者提问。

  赵倩调侃道,自己失业了。其实不仅是“拦部姐”赵倩感觉意外,参加两会采访的媒体从业者也都对此感到惊讶。因为在全国两会上拦部长,历来被记者们认定不是一件轻松活。事实上就在数日前,网络上已流传起一份“全国两会记者拦部长指南”,并被一些记者奉为“宝典”。然而,精心准备甚至烂熟于心的“拦部长秘籍”,却在今年两会现场全部失效。

  欲读懂“拦部姐”的失业花絮,则首先要读懂媒体对部长们穷追不舍的含义,缘由归结起来不外乎两点:相较日常采访,两会能在短期内集中拥有对大量官员采访的机会,实属难得;两会本身的议政氛围,也足以让许多日常“敏感”的话题脱敏,媒体可畅所欲言地发问。一言以蔽之,恰是日常相关信息供给不足,才造就了媒体在两会上对“信息源”部长的围追堵截。

  以此来对照,“拦部姐”失业故事蕴涵的现实价值,就呼之欲出。就组织层面而言,两会是通过制度性的对话机制,来促进改革共识的达成,两会会务方用专门工作程序来保证部长回答记者提问,在新闻发言人制度之外,这本身就是会议对于互动机制的主动构建。另一个方面,部长一改历年被提问后婉拒乃至不发一言的姿态,转而主动走上发布台也是一大进步。因为知情渠道越多越权威,会场就会越少“拦部姐”。当然,全国两会只是一个耗时数天的公共议政平台,民众更期待在会后,管理者和职能部门提供一个与社会渴望度相匹配的政府信息发布平台。“拦部姐”可以不再有,但对民众知情心理的了解与满足,是一件从来不能停息的事情。

  (王聃)

  (编辑:王渊)

  (原标题:时评:“拦部姐”失业是一种怎样的进步)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政府工作报告8年来首次未提遏制房价上涨
  • 体育亚预赛国足1-3伊拉克 靠泰国帮忙终出线
  • 娱乐委员提案《水浒》应禁播引网友热议
  • 财经蒋洁敏安排心腹赴川:安排做啥他不得不做
  • 科技国美炮轰电商伪低价成行业毒瘤
  • 博客冯小刚拿总理报告“斗地主” 两会博客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父女考进大学同专业 陪读老爸变学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