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问题迫在眉睫 老人为何犹豫不决
人人都会老,明天我们如何养老,已经成为一个绕不开的话题。今天,虽然中国经济总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二,但有关养老的许多系统性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依然困扰着许多人。那么,对于现在的中国社会来说,老年人和他们的家庭正在面临着怎样的烦恼呢?前几天,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王小丫去了一趟北京劲松街道的一个社区。这个社区专门为老年人搭建了一个临时菜市场,方便他们就近买菜。在那里我认识了一位八旬老人,也走进了她和老伴的生活。
小丫:这就是一个简易的菜市场,我们看到有蔬菜,这边还有一些主食和副食。在这儿还有一些比如说佐料什么的,辣椒面,火腿肠。这个箱子里头是馒头,刚刚蒸出来的馒头。还有一些零食,花生、核桃、瓜子什么的。奶奶今天您主要买什么菜?
老人1:我看一看,有的菜家里还有,买胡萝卜、山药。
老人2:都挺新鲜的,老人方便
老人3:价格挺合理的,而且新鲜,关键是新鲜,都是绿色食品,挺好的。
小丫:你叫什么名字?
小孩子:靠谱。
小丫:他的名字叫靠谱。你也来买菜吗?两岁的孩子也来逛菜市场。其实这个社区里的小小的菜市场,不仅有非常实用的功能,方便老人们买菜,其实它还有一个特别大的作用,就是让老人们出来溜溜弯,感受一下生活的气息,特别接地气,比如说胡萝卜现在多少钱一斤,都有什么样的时令的蔬菜。
这里是位于北京市东三环附近的劲松地区,由于居住的老年人比较多,外出买菜不方便,所以社区特意联系了商家,每周两次来小区里卖菜。今天刚好是菜市场摆摊的日子,很多老人一大早就赶来了,买一些时令蔬菜。在这里,我们遇到了前来买菜的吴婉琪老人。
小丫:奶奶您要买什么?奶奶,香椿下来了。
81岁空巢老人 吴婉琪:我老伴他不爱吃。
小丫:这个炒鸡蛋挺好的。
小丫:这是笋。
吴婉琪:这是冬笋。
小丫:还很难买到冬笋。
吴婉琪:我老头爱吃这些东西。
小丫:江浙一带要吃油焖笋
吴婉琪:对对对。
小丫:这个来一个。
吴阿姨今年已经81岁了,老伴过家鼎比她还大两岁,身体不太好,外出买菜的重任只能由她承担。
吴婉琪:我就推这个,走路就靠这个车。
小丫:相当于一个拐棍是吗?
吴婉琪:拐棍只能支撑一边。我的腰整个架在上边。
小丫:那我就不帮您推了。
吴婉琪:我这小破铁车有功,散了架我都不舍得扔,留着它。
买完了菜,我们陪着吴阿姨一起回了家。在她家的客厅里,我见到了许多珍贵的照片。
吴婉琪:这是毛主席,这是他。
小丫:您就坐在毛主席旁边。
吴婉琪:给主席当翻译。
小丫:这个会议当时是什么情况?
83岁空巢老人 过家鼎:在亚非国家的朋友。这是廖承志、南汉宸。上面周总理。
小丫:您在那儿是吧?
原来过叔叔年轻的时候曾经担任过多名国家领导人的高级翻译,还曾出任马耳他大使、葡萄牙大使、澳门特派员等,是一名出色的外交官,两位老人年轻的时候走过五湖四海,就连相识和结婚也都是在波兰。但如今,在给我们讲述这些照片的时候,过叔叔不得不小心地扶着腰,他告诉我,昨天他不小心摔倒了。
过家鼎:在里边摔的,到里边有一点头昏,抓不住了。
小丫:昨天在这儿摔着了。那可得小心。
下午,吴阿姨打算陪过叔叔去看病。但是子女们不在身边,外出看病对于这对八旬老人来说是最大的心头痛。
吴婉琪:出租车看见我们老年人,空车不理我们,我碰到好几次了,一个个过去,招手,不理我们。
小丫:可能这也是一个客观的现象,拉老年人,怕出现什么意外,另外比如有轮椅或者什么,也觉得麻烦。所以阿姨那次几次都是被拒载。
吴婉琪:连着四辆车,我印象特别深,我说怎么办,北京人都回不了家了。
过家鼎:再不行我们就要叫110了。
两位老人告诉我,他们这两年已经住院很多次了,有紧急情况下,甚至叫过999急救电话。但是就在几天前,这个连着急救器的电话,莫名其妙地出问题了。
吴婉琪:突然间没声音了,问题是这样的。如果我要999的话,他肯定给我回应,回应就给我通这个。但是这个没声音了,坏了。
过叔叔打了报修电话,电信公司的工作人员也来给他们做了检查,结果是电话机出了故障,买个新的自己换上就行。但就这个听起来很容易的事情,却着实让老两口犯了难。
过家鼎 :坏了以后叫我们自己去买电话,给自己装上,我到哪去买。
一个小小的电话机,却成为了这对空巢老人生活中的一大难题。
小丫:你们俩想过去养老院这个事情?
吴婉琪:我倒是想过。
过家鼎:我不想,我不去。
小丫:您为什么不想去?
过家鼎:去了以后怎么办呢?家里的东西,要办什么证,拿什么药,手续什么都在家里。
吴婉琪:我现在我倒愿意去。
小丫:您为什么愿意去呢?
吴婉琪:因为我觉得我身体也不行,他身体又这样了。真有点什么事情的话,很无奈。
吴阿姨有进养老院的念头已经很多年了,但是她却一直没有迈进养老院的大门。因为她担心离市区远的养老院即使可以解决生活难题,但医疗条件无法满足他们的身体状况。而如果选择市内的养老院,费用又太高了。
吴婉琪:我们退休金,现四千几百块钱,好在有公费医疗,看病、吃药没什么问题。但现在我们附近的养老院,一个月一万块钱一个人,我们哪付得起,在城里很近,这不是我们这个阶层能去的。
吴阿姨也想过去深圳投奔孩子,但是异地医疗报销问题却很难解决。
吴婉琪:看病报销怎么办,药怎么取,我拿药在外地看病以后,我没法报销,这也是现实问题。
过家鼎:她问我怎么办,我说我不知道怎么办。走一天看一天吧,到时候怎么办。
小丫:阿姨给我们介绍的这些照片,有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有在和平时期的谈判,基辛格两次来到中国,有他们最初的结婚照是在波兰,这里还有叔叔跟随着刘少奇、邓小平、周总理等等,还有陈毅他们出访的一些瞬间这些照片。无论你走遍了五湖四海,无论你经历了怎样的辉煌岁月,那么最终还是会面对一个特别实在的特别具体的问题,就是养老的问题。这是所有人都要面对的,因为我们每个人都会变老。
养老问题面临更大的挑战
的确,养老是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正在面对或即将面对的现实问题。2000年,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全国60岁以上人口约1.3亿人,占总人口的10.2%,标志着中国步入老龄化社会。到了2013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比增加到了14.3%。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长快,需要照料的失能、半失能老人数量剧增,成为我国老龄化趋势的重要特征。在刚才的节目中,我们认识了吴阿姨,离她家不远处,我还认识了另外一对老人。
王小丫:这里是劲松北里的一个小区,在二单元就住着爷爷和奶奶一家。门还挺沉的。
66岁的韩淑琴和70岁的老伴王斌独自生活在这里。1991年,王叔叔因为脑出血导致半身瘫痪,生活不能自理,韩阿姨就这样照顾了他23年。
66岁老人 韩素琴:早上6点起来就做早饭,给他弄奶,烧水,给他沏桃花茶。睡一个回笼觉,起来就开始看看电视什么的,我趁他睡觉的时候,赶紧把中午的菜都切好了,给他蒸点白薯
韩阿姨和王叔叔的两个孩子都在北京,但住得很远,工作很忙,只有周末才能回来看看。这些年几乎都是韩阿姨一个人忙里忙外,独自撑起这个家。可随着年岁的增长,她的身体状况也不像从前,不仅有胃病,还有动脉硬化,心脏也不好。
韩素琴:我腿一直就是肿的,肿了快一年了,因为双下肢动脉硬化。
小丫:这个轻轻一按就是一个坑,肿了多久了?
韩素琴:肿了一年多,去年开始肿的。
小丫:叔叔,是不是您在家里看着老伴在您心里踏实?
70岁半失能老人 王斌:对。
韩素琴:他说我从早上起来一天到晚跟上学似的,一起来就老干活,老闲不住。
因为脑血栓的原因,王叔叔说话,只有韩阿姨听得懂。韩阿姨虽然腿一直肿着,但天气好的时候,她都会尽量带王叔叔出去转转,希望让老伴透透气也接接地气。
韩素琴:等到天好了我就带你出来。有工夫弄你出来。
买了点菜,带着王叔叔在公园里小坐了一会儿,韩阿姨就往回走了。虽然总共没有多远的路程,只需要过个马路,但推着王叔叔,韩阿姨走得很慢。到了家门口,还是这三阶楼梯让他们为难。王叔叔勾着韩阿姨的肩膀,整个人都靠在她身上,连拉带抱,总算进了家门。心脏不好的韩阿姨,一直喘个不停。
韩素琴:主要是弄他弄得太累了。
其实去年韩阿姨生病住院的时候,大家也曾把王叔叔送去一家私人养老院,一个月床位费就要7000多元。韩阿姨把老两口的退休金都交了,还咬牙把过去的存款也取了出来,就是想王叔叔住得舒服些,可养老院的服务却让她有些所望。
韩素琴:说的特别好,一流的服务,一流的设施。还拿我们健康体检表,收了到时候有病说那有什么999急救车,到现在宣传还挺好的,结果到最后血压二百、一百的,虽然夏天是三天洗一回澡,那脚丫子都没洗。
韩阿姨对养老院不放心,自己一出院,就赶紧把王叔叔接了回来,还是决定靠自己尽心尽力的照顾老伴儿。她和我们聊着聊着这些,突然停了下来。
韩素琴:我现在就做饭去,做完给他吃饭,一般他自己能吃,他右边右手能动。
小丫:现在11点多了,好吧好吧,我陪您做饭去,别耽误叔叔吃饭。
23年来,每天三顿饭,韩阿姨都准时准点的给老伴准备。看着她肿胀的双腿,我心里酸酸的。
小丫:土豆一般你们怎么吃?
韩素琴:炒着吃。我现在就想,我天天做,要是有人给我做饭我特知足。
韩阿姨说,几年前,他们家住六楼,那时她还能一个人轻松地把王叔叔背下去,但现在,住在一楼,门口仅三阶楼梯都让她觉得异常艰难。两个人未来的养老该怎么办?她不敢去想。
韩素琴:我跟他说了,只要我能动的,我能伺候你一天我就伺候你一天,真哪天有一天不能动了,我说那没辙了,咱俩一块都上养老院,假如我真动不了,实在伺候不了你了,在附近找一养老院,我起码能骑车过去看看你,太远了也不行,坐车也挺麻烦的。
韩阿姨希望能在家附近给老伴找一家养老院,那么他们家周围是否有满足需求的养老院呢?我也打算帮她看看。
小丫:就在劲松这一片,其实离韩阿姨他们家也就不到一公里的地方,我看到有一个养老院就是劲松老年家园,这个地方以前是一个幼儿园,后来这一片小区孩子都长大了,但是老人越来越多了,所以就把这个幼儿园改建成了养老院。
这个小院看上去还是有一些幼儿园的痕迹,你看这上头有一些露台,这里有三层楼。我们来问一下在这个地方有多少位老人,它的收费标准以及经营模式是怎样的。您好,您是这儿的。
劲松老年家园园长助理 戴连凤:我是这儿的负责人。
小丫:现在目前有多少位老人住在这里?
戴连凤:31个老人。
小丫:收费大概是什么?
戴:收费标准大概是1500到1600。阳面的是1600.
小丫:应该是公立的还是私立的
戴连凤:公立的。
在劲松,我找到了一家养老院,小小的三层楼刚刚装修过,安装了电梯和扶手。
小丫:感觉怎么样?
老人:还行,挺好的。
小丫:您家在哪里?
老人:家在菜市口。
老人2:我觉得这儿非常温馨。
记者:您家在哪里?
老人2:我觉得就在附近。女儿她们都管不了,我只能在养老院。
这里的老人基本都是附近社区的,他们高兴地拉着我参观起来。但是我却发现,这里是老房子改造的,房间里没有上下水,硬件上并不能满足像王叔叔那样不能自理的老人。
戴连凤:现在目前房间没有卫生间,老人稍微的困难一点。因为目前来说,房间比较小,安卫生间也没法安,这暂时是一个问题。
那么,未来劲松地区有没有可能改建或者新建养老院来满足像王叔叔那样失能老人的需求呢?
劲松街道办事处副主任 张磊:我们现在因为在社区里已经存在的建筑,扩建不大可能,也不可能符合上边规划、消防的要求
劲松街道办事处社区服务中心主任 邱春玲:我们的户籍人数比较多。我们三环以里的社区全是纯居住小区,没有剩余的空地,仅有的空地就是我们为老百姓提供的休闲的空地,就是仅有的一些绿地。
不仅硬件设施没法满足,这里的医务工作者和服务人员也十分紧缺。养老院负责人告诉我,由于是公办养老院,服务员的工资也比私立的养老院低不少,所以招聘也很难。本来需要至少5名服务员,现在也只有3名服务员。如果想要接收失能老人,服务员起码还需要翻上三倍。
戴连凤:现在招的这些服务人员都很困难,基本上都是空缺,很大的都流失,流动性很大。
由于是公立养老院,土地免费使用,这里的价格相对私立养老院便宜不少,每张床位只需要1500-1600元。这样的收费并不能让劲松老年家园自负盈亏,仍然还需要朝阳区和劲松街道补贴过日子。
邱春玲:每年朝阳区民政局和街道办事处拿出一定的补贴,来补贴养老院,每年大约也得十多万以上。
劲松街道只是北京市众多社区中的一个,户籍人口一共有6.8万左右,但是60岁以上的老人就有两万三千人左右,老龄化率达到34%。但是唯一的这一家社区养老院只有31张床位,也就是说每一百位老人的床位数还不足0.2张,并且条件有限不能接受失能老人。这里几乎每天都有电话来咨询入住,但工作人员连排队都不敢给登记。
政府努力加大扶持力度 期盼养老服务迎来新模式
“养老院发展限制多,社区养老不解渴”,这是我在劲松街道养老院采访后的感受。但是早在2009年,北京市民政局等部门就联合下发《关于加快养老服务机构发展的意见》,提出了“9064”养老服务新模式,即到2020年,90%的老年人在社会化服务协助下通过家庭照顾养老,6%的老年人通过政府购买社区照顾服务养老,4%的老年人入住养老服务机构集中养老。4%的这个要求,对于劲松街道来说就意味着要在未来六年时间内,将养老院里的床位数从32张增加到近千张。但是目前,从硬件到软件,从土地到规划,都让劲松街道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这个任务该怎么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