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潇
自南京市口腔医院护士陈星羽被打,已过去20多天。而舆论始终没有消停。
3月10日,南京市鼓楼医院发布微博称,陈护士双下肢肌力部分已经恢复到Ⅲ级,再度引发轩然大波。
“奇迹出现了,一个据说后半生要坐轮椅的瘫痪病人,这么快就开始恢复了!”一位网友戏谑道。
“为什么一会儿说恢复,一会儿又说瘫痪?”“医院是迫于压力吗?为什么要修正诊断?”“护士是在装病吗?”
猜测依旧,谣言四起。
为回答公众的疑问,记者历时两周,找到当事的护士、鼓楼医院的医生、参与会诊的院外专家,以及了解事件的相关人士。
我们去掉一切模棱两可的猜测,尽最大的努力呈现事实。
【视频与事实相符吗?】
2月27日,玄武分局公布事发经过的视频后,有网民质疑视频的真实性。
有人尝试一帧一帧地去分析视频是否经过剪辑,发现“有跳帧”的情况,以此认为可证明视频为假。记者咨询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视频侦查技术处处长许小京,他说:“这不好说。监控录像出现跳帧我们在工作中也会遇到,这是因为监控录像质量本身决定的。”
3月5日,南京市公安机关声明,调取和公布的视频资料是完整、真实的。
而记者找到了视频中和陈星羽同时在护士台的金玲(化名)。她告诉记者:视频和事实是符合的。
她在25日凌晨0:30来与陈星羽交班。以下是她回忆当晚的情景:
交班的时候星羽老师就告诉我,有家属来过电话,不满意安排急诊患者进女儿的房间,她说,如果在你班上来的话,骂你的话,你就听听,发泄了以后,应该就会回去了。我说那行。
打人者来的时候,我正在房间里面配水(输液),就听见一双高跟鞋走进来,但也没听见吵架。她打的第二下,我才走出房间。
我就问:“什么情况?”那位家属也搞不清到底是哪位护士安排的床,就开始指我、推我、骂我,星羽老师觉得我比较无辜,就护着我,对家属说:“哎,你不要这样。”结果家属回过头就把她拖到了护士台外面。
我也被吓到了,我在后面拽,我说:“不要,不要这样。”女家属讲了很多骂人的话,太快,也听不清。
后来朱医生出来了,我就没有太留意下面的事情。我一直陪着星羽老师。
(男家属打陈星羽了吗?)他没有打。
(后来陈星羽怎样?)她先是肚子疼,手指也变得僵硬。我一直抚摸她后背,感觉她在出冷汗,当时我以为她紧张,后来发现她全身都僵直了,我就知道情况不对了。脸色通红的,一直止不住地在哭。给她喝水,也在呛咳,估计那个时候呼吸道也痉挛了。真的没想到会那么严重,第二天我打电话过去问,还是在会诊,没有好转。
【为何要修正诊断?】
网络上流传多张病程记录的照片,其中有一张有着主任的修正诊断,对此,有网络传言称:“医院被封口……医院要求修改诊断,王斌主任怒摔白大褂。”
鼓楼医院骨科知情人士否认主任怒摔白大褂的细节。“所谓医院内部透露的消息、被封口等等,我们也没有收到,只是说把病历拍下、流传出去是不符合规范的做法。”
“修正诊断也是上级医生所做的再正常不过的事。”按照病历书写规则,入院病历可以由实习医务人员、试用期医务人员书写。随后需要经过在本医疗机构合法执业的医务人员审阅、修改并签名,并注明修改时间。
“虽然主任修正了诊断,但实际上,主要诊断并没有改变,就是脊髓震荡伴截瘫。”
【护士的病情属实吗?】
按道理,脊髓震荡应该在几天内恢复,但经过一周治疗,护士的肌力依旧停留在二级的水平,直到3月10日才变为三级。“护士是在装病吗?”有网友问。
为陈星羽会诊的北京市宣武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康复医学科主任凌锋以及南京脑科医院医学心理科主任李箕君均对此否认。
“装瘫痪?装不了的!”凌锋说。
她介绍,肌力检查,是要求患者主动运动,这也许可以伪装;但肌张力检查是被动运动,尤其是肌张力减低,是无法装的。
肌张力低下,是指肌张力低于正常静息水平,肌弛缓柔软,被动运动时关节活动范围增大、阻力感消失的状态。“和检查正常人的腿手感完全不一样,阻力也完全不一样。”一位神经内科专家介绍。
凌锋是在3月4日对陈星羽进行的会诊,她给陈星羽的查体结果与鼓楼医院的基本一致。凌锋最令人熟知的事迹,是救治了被英国医生认为“脑死亡”的凤凰女主播刘海若,如今刘海若已几近康复。
南京脑科医院医学心理科主任李箕君是在2月28日参与陈星羽的会诊的。他有多次医学鉴定的经验。
检查中,李箕君更关注病人在精神心理方面的细节。他注意到,专家问话时,陈星羽说着说着就流下泪来,同时整个过程的态度是“真诚”、“阳光”的。
“当然这些是主观可以控制的,但神经检查这是人主观无法控制的。”痛觉、触觉等,这些都是与神经解剖的分布相匹配的。
“我们在检查时明显感觉受打击以下的部位是感觉减退,这不是能装病装出来的。检查中,专家用大头针戳,她是毫无反应的。这种反射不是主观意识能控制的。”
【视频中的这点动作就能引起瘫痪?】
如果说视频没有作假,护士也没有装病,那到底为何能造成这样严重的后果?
目前,卫生局公布的4次专家会诊结论为:“是由于外伤导致脊髓一过性损伤和急性应激反应共同作用所致。”
鼓楼医院骨科主任对此解释,病人的病情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原因导致的结果。“一方面我们考虑是脊髓震荡。患者受到打击、拖拽的过程,有可能引起脊髓震荡。但是现在护士的情况实际比脊髓震荡要更严重。所以另一方面还考虑是急性应激障碍导致的。”
南京脑科医院医学心理科主任李箕君会诊后也给出心因性瘫痪的诊断。
“为什么诊断心因性瘫痪?第一,护士确实出现瘫痪症状;第二,和心因关系密切;第三,护士是第一次发作(这是区别于癔症性瘫痪的特点)。”
心因性瘫痪是怎么发作?“确实,按常理去分析视频似乎不能理解护士为何会瘫痪,但我们在临床上见过的发病与受伤情况不相符的病人太多了!还有病人没有受到肢体打击也瘫痪呢。”
心因性瘫痪是急性应激障碍的一种。直接原因是急剧、严重的精神打击,除了肢体打击、也可能是言语打击。“一般来说,就是构成了异乎寻常的冲击。”
患者在受刺激后立即(1小时内)发病,可表现为强烈恐惧体验的精神运动性兴奋,或是精神运动性抑制。“比如遇到紧急情况,我们一种是赶快跑,一种就是呆若木鸡。这是人的本能,一种应急机制的发生。”
而且,急性应激障碍与当时个体的躯体健康状况、应对等密切相关。
“对于这位护士来说,她当时是在夜班,是比较疲劳的状态,而且打击来得出乎意料,她没有防备,给当事人造成威胁,造成了强烈的身心冲击。”而据陈星羽的父亲回忆,陈星羽一周内上了好几个夜班,就是为了调班陪父亲手术。
这里面还有个体差异的情况。比如,有人痛阈高,能忍着,但有人痛阈低,稍有点疼痛就晕过去了。“我们不能要求每个人都一样。”
【为何一会儿说恢复,一会儿又说瘫痪?】
南京公安机关内部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领导有点 “委屈”——“第二次公布的‘瘫痪’不是我们说的……老百姓理解的‘瘫痪’是腿不能动了或未来要在轮椅上度过了……”
言下之意,分局局长胡士宁说“护士不是‘要瘫痪了’”,也是用的这层意思。
而在医学上,“瘫痪”是个专业名词。
它是一种症状,指肌肉活动能力的降低或丧失。有“完全瘫痪”,也有“不完全瘫痪”。即使是4级肌力,可以下床,也能够说是“不完全瘫痪”。
因导致的原因不同,瘫痪又可分为功能性瘫痪和器质性瘫痪。瘫痪既可以是暂时的,也可以是持久的。若解除致病因素,不排除有康复的可能。
所以,记者屡次求证鼓楼医院骨科主任,他都给出了“瘫痪”的诊断,但都会加一句,“还是有康复的可能”。
【护士未来会怎样?】
鼓楼医院骨科主任说,鉴于外伤加心因性两个病因共同导致护士目前的情况,因此恢复的不可预测性很大。但目前治疗效果正在显现。
李箕君则担心护士会复发。“心因性瘫痪容易反复发作。”
他曾特别提到心因性瘫痪与癔症性瘫痪的区别:心因性瘫痪的特点是第一次发作。若反复发作,下一次可能在没有心因性因素促发时,也会发作,这时才叫癔症性瘫痪。
癔症是一种精神障碍,预后很差,病人很痛苦,但是病人以外的人会认为病人没有病,对病人有非常大的误解。它发作的形式几乎雷同,不发的时候是正常的。“比如有人一遇到事情就头疼。它不用心理的方式来表达,而是用躯体来表达。还有的孩子不愿意上学,肚子疼,如果逼着他去,他以后就会反复肚子疼,也是一样的道理。这和装病是不一样的。”
“当然我们现在把癔症性障碍叫转化性障碍,就是为了不要让老百姓误解是病人在装病。”
从护士的病程来看,现在还未达一个月,但若一直持续,就要考虑是否为“创伤后应激障碍”了。“创伤后应激障碍的预后非常差,那真的是严重的残疾了。世界上还有什么比精神痛苦更痛苦的呢?”
【心包积液和胸腔积液是属实的吗?】
鼓楼医院骨科主任回应:心包积液和胸腔积液确实是影像学显示的结果。
“那是影像学诊断,对于临床医生来说,是一种辅助检查。有可能是外伤引起的,也有可能是应激障碍引起的,但不需要做过多治疗。”
【何时才能做伤情鉴定?】
公安机关回应:伤情未稳就不具鉴定法定条件。
南京市公安局新闻发言人称,伤情鉴定有严格的程序规定及法定条件。案发后,公安机关已经启动了伤情鉴定程序,并派员持续了解伤者的伤情及医院的诊断,对伤者进行了检查,同时参加了鼓楼医院的专家会诊。
按照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发布的有关规定,对疑难、复杂的损伤,要在临床治疗终结或者伤情稳定后进行鉴定。
所有的传言或者真相,也许就在那里。围观的人群散去后,剩下的就是这些当事人,才能体味这个“事件”对他们人生的影响……
【挨打的护士陈星羽】
整件事中,我最为牵挂的依然是躺在病床上的陈星羽。
她的母亲四次拒绝我的采访。她说不想让女儿回想起当天的事情。会诊医生只要问问情况,会忍不住地流泪。我不忍再次打扰。
陈星羽是个柔弱的女生。她在朋友、同事口中,是个“没有脾气”、“柔弱的小姑娘”。唯一见到她,是刚想进入病房,便被几个人委婉地挡在门外。但我还是看到了她的眼神,安静,真诚,但落寞。
专家们为她会诊时,陈星羽会很礼貌地感谢专家:“谢谢各位专家专门来为我看病。”
相比与父亲,她和母亲更亲。但此次为了陪父亲做手术,她一周调了好几个夜班。父亲说她从小与人和睦相处、不会起冲突,但是“内向”,很少和小伙伴们疯玩,更喜欢自己呆在家里。
“自尊心也强。”
父亲不太看好女孩子的前途,说邻居有孩子职校毕业后到地铁里面做服务人员,劝她:“女孩子,这样不是蛮好?”
但是她自己选择做护士,而且很坚持。读完了大专,又坚持读了本科,还考到了护师。
“经过这件事,她还会再做护士吗?”我问她的父亲。
“只要好了,肯定会啊。她那么坚持做这个工作的。人生嘛,总有坎坎坷坷的。”
【打人的那个家】
我还牵挂那个母亲被拘留、父亲被免职的家庭。我分别去找过董安庆和袁亚平的单位。
江苏科技馆的负责接待的工作人员,一天要接好几通电话,骂人的、发表自己看法的都有。
检察院的一位办公室人员也接了不少市民电话。对董安庆的印象,“和他共事过几年,我只能说他并不是一个冲动的领导,平时也乐呵呵对待我们这些干警的。听到这件事,我也很惊讶。但他确实有错……”
每个人都说“如果”、“如果”……
如果这位女儿能再忍耐几个小时……如果袁亚平接到电话,能够压住自己的怒火,听听医院方的解释,能意识到世界不是只为女儿一个人转动……如果医院能有一个协调平台,当患者认为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可以进行有效协调,而不是直接让患者面对医护……
但世上没有如果。
事件回放
2月 24日傍晚,一名男性患者因舌下腺囊肿手术,术中出现大出血,紧急转入南京口腔医院进行急诊手术。
在重症病房无空床、整个病区仅三人间女床房有一张空床时,当班护士和一名即将出院的女患者沟通,暂时将重症者安排在其隔壁床,明天就可换床。遂将全麻术后的病人送入病房。
但在25日凌晨,由于重症患者的陪同亲属为男性,女患者打电话把此事告诉了家长,其父母赶到医院后,用伞殴打了当值护士陈星羽,值班的朱医生赶来后也被挠伤,但无大碍。
陈护士出现身体不适,被送到南京市鼓楼医院治疗。
事件发展
2月 27日南京警方在新闻发布会上公布了相关视频及打人者姓名及身份:袁亚平(女,江苏省科技馆处级干部)案发当晚用折叠伞隔着护士台敲打女护士陈星羽肩背部两下,并拽出护士站。董安庆(男,省检察院宣传处处长)与医务人员发生推搡。
会上,分局局长胡士宁说:“护士肢体恢复得比较好,不是外界传说的‘要瘫痪了’或者‘造成瘫痪’,没有那么严重。”
3月5日,南京市公安部门对殴打口腔医院护士陈星羽的当事人袁亚平实施刑事拘留,将依据伤情鉴定结果依法处理;另一涉案人员董安庆,江苏省人民检察院给予其行政记大过处分,并免去其江苏省人民检察院宣传处处长职务。
南京市卫生局公布专家会诊结果:认为陈星羽存在双下肢瘫痪 (双下肢肌力Ⅱ级),是由于外伤导致脊髓一过性损伤和急性应激反应共同作用所致。
3月10日,南京市鼓楼医院发布微博称,陈护士双下肢肌力部分已经恢复到Ⅲ级。
记者手记
【信任到哪儿去了】
我是带着怀疑一切的态度去追问的。
虽然语气尽量和缓,但有人还是会一皱眉:“为什么连这样一点对我们的信任都没有呢?!”
人们总在问,信任都到哪儿去了?信任,不正是在一次次的发问、得不到解答的过程中一点点消磨了吗?
人们对事件不懂,发问;权威部门却不提供渠道释疑,引得群情激愤。
在整个追访的过程中,作为记者的我也很困难,因为没有渠道,也没有人能站出来回应公众的疑惑。
有分量、权威的回答者,给出信息后又会加一句,“请不要署名”,让人疑虑三分;打电话给医院、公安局等权威部门,却又都三缄其口,“请关注我们的微博”。
网络上的谣言漫天传播——把不是护士本人的照片四处张贴作为被打的佐证,声称与董安庆推搡的医生被停职,贴出所谓被删节的视频截图 (连日期和时间都不对),造谣这位被打护士已经自杀了……
谣言之所以形成,正在于披露的事实无法满足公众,才能披着“合情合理”的外衣处处招摇。有官方责怪网民传谣、信谣,但若权威部门能及时把信息公布,积极回应公众的质疑,即使有不清楚的信息也能坦诚相告,那么大多数人的疑虑也能得到平息。
南京护士一案能这样令人生疑,还在于,涉及医疗确实有太多的事实属于专业性范畴。
但,这不是不需要回应的理由。凡是公众不理解的,就更需要解释。
若只是把专业术语单向地抛给媒体,不加解释,媒体只能复制粘贴。而非权威人士的解读只会加深误解,引发谣言。权威部门的不回应,何尝不是对当事人的另一种伤害?
接下来,事件依然没有停息,人们依然会追问事情的发展、护士伤情的鉴定、对打人者的惩罚……
信息的公开透明,是对谣言最好的回击,也是让信任回归最好的途径。
(原标题:追问南京护士被打之谜)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