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高远 每周四晚18时35分至21时35分,中大逸夫楼202课室里,最不缺的就是人气。新一期的公民课本月初开课,每周一次的课程,场场爆满。由中山大学中国公益慈善研究院创办的公民课,已经走过10年。授课老师之一的周如南表示,希望通过公民公益、慈善行动推动公益慈善转型,最终带动社会转型。
一堂课开办10年
开放式的课程、公益圈的聚会……你怎么定义它都可以。公民课开办10年,主题一直都在变化。周如南说,期望将公益文化最终变成一种生活方式。
据介绍,课程共分为理论教学、公益学习以及分享学习三个模块。其中公益学习模块涵盖了10个议题,包含了劳工、青少年教育、性别、基金会发展、公益传播等。
为了让学生更便捷参与活动,除了传统的老师、学生外,公民课还引入10位机构督导以及19位学生督导。每个议题均有带队学生以及机构督导,学生可以根据兴趣自由选择。
外校学生、N G O也赶来听课
周如南表示,广州的青年人,在行动力上毫无问题,但他们的社会视野不够宽广,此外对于社会各个阶层的了解也有所欠缺。课程就是希望学生不仅仅参与各种活动,而更多地去明白中国在整个全球化过程中处于什么节点,活动背后究竟意味着什么,又能促进社会有哪些改善。
“其实真正选修这门课程的中大学生不超过70人”,周如南表示,课程剩下10 0多名学生来自其他学校、甚至N G O成员。作为一门开放课程,周如南表示并不会刻意设置界限,而是让社会各界人士都能参与其中,让课程成为一个公益圈的聚会,培养未来公益人才。
“其实现在大学课堂的教学已经落后了,网络教学发展迅速,我们也理应跟上”,周如南最后说。
声音
学生:其实我能让社会改变
“避免成为一个愤青”,华南师范大学大三学生吴凯鹏连续两年参与公民课,这一次他的角色从一个旁听者成为了劳工组的督导。吴凯鹏说,参加这门课,让自己顺利逃离“什么也改变不了”的境地,而是从课堂上学到东西,认识志同道合之人,一同实实在在做些事,让社会改变。
凯鹏说,其实不少内容去年都已在课上听过,今年希望通过督导这一新角色,了解到现在大一、大二的学生做公益的想法,同时提升自己的领导力。
N G O:闻香而来
“最初吸引我的是这门课程的历史”,广州市天河区踏石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执行总监何晨威今年也来旁听公民课,自称是“闻香而来”。
何晨威说,这门课程给了我们不少启发。听了3周课程,至少可以更能了解自己的机构应该在哪些方面更加着力。未来政府可能会在哪些方面出台新的政策。
何晨威举例,之前单位都管你一身,但现在一些单位解体后,老年人全部进入街道,由居委会去管理。老年人数猛然上升,接到完全没有这方面能力服务。这就为我们N G O提供了一个大的平台,可以知晓我们究竟可以在哪里提供帮助。
(原标题:中大公民课场场爆满)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