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两桶油”——中石化和中石油十年来获得政府补贴超过千亿元,成为名副其实的“补贴王”。媒体在关注这两家央企所获得的天量财政补贴的同时,也注意到形形色色的各类公司在获得政府补贴方面出现的乱象。
政府财政补贴是政府干预市场的一个直接手段。作为一种无偿转移,政府对企业进行补贴有其动机和理由。多年来,人们对政府的财政补贴早已习以为常,但在强调“市场的决定性作用”与提升财政支出效率的背景下,政府对上市企业与非上市企业的各类补贴,究竟还该不该补,以及如何补,有必要做新的审视。
政府运用财政资金来补贴企业,其基本逻辑,或是因某些企业(主要是国企)承担了一定的社会功能,或是通过补贴改善某些产业的收益状况,引导社会经济资源流向特定的产业,抑或是政府为了实现促进地方就业等目标的需要。各类补贴的由头,基本围绕这几个方面。
在中国经济保持高速增长的数十年里,地方政府参与经济发展的积极性很高。这种积极性,跟当下的行政发包制度及同级官员间的晋级竞争密切相关。有些地方为了推动地方明星产业或企业的发展,借助财政补贴等手段进行干预。如一些地方前几年欲在光伏产业发展方面抢跑,政府对当地光伏企业进行补贴,希望通过资源的倾斜能够使得企业加速度发展。只可惜,后来的事实证明,很多地方有些“跑偏”了。
从过去总的情况来看,政府的补贴机制不能说没有作用。学界关于政府补贴影响企业经营业绩的研究已有很多,不同类型企业受到影响的程度与范围均有差别。这当中确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同时也导致了很多乱象出现。
很重要的一个乱象,即掌握政府补贴权力的官员可能通过自己手中的自由裁量权,利用分配财政补贴的权力进行设租。过往这方面的案例不少。如在2013年底,财政部企业司综合处的一名官员被判无期徒刑,其所犯之罪,是在过去多年间为某些企业获取政府专项资金提供帮助,借机从中索取好处费2000余万元,有的回扣据称高达40%。
这种乱象的出现,合乎利益逻辑。其结果,某些国企,或者是接近权力的非公企业,容易获得政府补贴,但这种补贴是否一定提升企业经营效率,答案至少是不确定的。有些时候,政府补贴帮助粉饰了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有些时候,政府补贴实质上被拥有裁量权的官员和相关企业瓜分。这些现象的出现,容易导致“劣币驱逐良币”,使得某些企业反而失去了创新和艰苦奋斗的动力,而热衷于投机取巧,在获取政府补贴上下功夫。
这表明,对于政府补贴的价值,固然不能一笔抹杀,但也要承认一个事实,名目过多的各类财政补贴资金,确实存在着政府之手伸得过长的问题。政府通过财政补贴来干预市场,有时候产生了扭曲的效应。这种扭曲的状况,一方面会损害市场的公平性,另一方面也会影响财政资金的支出效率。
如此,诸如“两桶油”十年来获得政府补贴超过千亿元这一类的消息,值得深长思之。或许,削砍财政补贴不可激进行事,但就方向而言,应该明确,政企关系应进一步规范,必须减少政府有形之手对经济的干预。与此同时,也要加强对财政补贴分配过程的监管和披露——不单单在拨付和管理上增加公开度与透明度,还要避免并不鲜见的滞拨资金现象。
进一步看,财政补贴中的寻租现象须竭力解决,使用上的低效问题,同样不可忽视。补贴支出结构有时候不尽合理,也影响了使用效率。当下还有一块“短板”,体现为财政补贴使用效果的评价体系不完善——补上这块“短板”,可以提高财政政策对经济质量的促进效应。
(原标题:减少财政补贴之手的干预)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