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工前的密集宣传、广泛动员,为何没能让茂名PX项目跳出“一闹就停”、“一闹就缓”的困局?在沟通民意和危机处理方面,茂名PX事件会给后来者们以何种启迪
文|《小康》记者 刘建华 茂名报道
3月30日,茂名部分群众为表达对PX项目的关切,在茂名市委门前聚集。并迅速由开始的两百多人增加到数千人,继而演化为“打砸烧”的群体性事件。
这是继厦门、大连、宁波、彭州、昆明、什邡、启东等地后,群众抗议PX项目的又一事件。和以往不同的是,茂名市政府事先已认识到PX项目极具争议,并做了大量工作试图消解争议。然而,密集宣传31天后,抗议事件仍然发生了。
众多的化学专家强调PX本无剧毒,且有巨大的市场,纵观国内各地PX项目,却难以摆脱“一闹就停”、“一闹就缓”、“一闹就迁”的魔咒。4月1日,茂名市副市长梁罗跃称,“在社会没有达成充分共识前决不会启动。”
茂名PX项目与其他地方一样,没能逃脱“暂缓”的命运。
近一个月过去了,尽管地方政府声称安全平息抗议事件,但在网络上,对于PX项目建与不建、支持与反对,官方与民间的博弈依然暗潮汹涌。
密集“科普”为何无效?
茂名市政府对PX项目规划酝酿多年。
四年前,时任茂名市委常委、中石化集团茂名石化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李安喜就曾在石化系统会议上,声称茂名要努力打造为世界级石化基地,形成产业集群。
2011年,茂名市审议通过的《茂名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即提到,“规划配套建设1500万吨/炼油、100万吨芳烃/年、60万吨/年对二甲苯”是茂名建设世界级石化基地的项目之一。而另一份“茂名市‘十二五’规划纲要重大项目表”显示,“60万吨/年对二甲苯装置”项目的规划起止年限为“2011-2014年”。
事实上,早在2012年10月,茂名PX项目便已正式获得国家发改委同意,并被列入国家“十二五”规划。一份关于“茂名芳烃项目基本情况介绍”的宣传材料介绍称,该项目包括新建60万吨/年芳烃装置,配套建设原料及成品储罐、火炬设施,总投资350515万元。其中芳烃装置包括芳烃抽提、歧化及烷基转移、二甲苯精馏、吸附分离、异构化和氢气提浓六个生产单元。
近几年来,大连、厦门、宁波、什邡、启东等地都发生过PX项目抗议事件,前车之鉴令茂名政府事先已认识到PX项目极具争议,并做工作试图消解争议。
2013年4月底,九江石化公司PX项目环评进行二次公示,曾引起群众广泛争议,但未出现大规模抗议活动。2月初,茂名市政府主要领导率队赴江西九江,学习九江推进PX项目的各种经验。
与此同时,茂名市政府组织本地媒体及广东省媒体召开新春座谈会。会后就餐时,组织者提到茂名会推PX项目,并向与会媒体人咨询:舆论该怎样引导?如果出现群体性抗议事件该怎么办?
显然,主政者已经意识到这一问题的复杂性。
一场密集的宣传兼科普随即展开。2月27日,《茂名日报》头版刊发题为《茂名石化绿色高端产品走进千家万户》的文章,主要介绍了茂名石化绿色低碳、精细管理、社会责任等。这篇文章是茂名开启PX宣传的最早“铺垫”信息。
3月17日,茂名市组织媒体召开闭门会议,向与会者发放“芳烃项目宣传手册”及“茂名芳烃项目基本情况介绍”,就项目的投资规模、选址等向媒体做了通报,并播放《焦点访谈》关于正确认识PX项目的节目。
或许预料到会有反对声音,此次会议中,茂名当地网站负责人接到了“严控PX有害言论”的要求。
第二天起,《茂名日报》接连发表《PX到底有没有危害》、《揭开PX的神秘面纱》、《PX项目还要不要继续发展》、《PX项目的真相》等一系列“PX”文章,当地知情人士称,宣传部门准备了20篇科普文章,打算逐一发表。
但是这种单项度的灌输式传播,在网络时代显得有点过于简单化。没有针锋相对的争论,反而使民间出现了更多的怀疑声音。大张旗鼓的宣传,的确让许多市民知晓了PX项目。但显然,这些文章的科普效果并未达到宣传部门的预期。与此相反,一系列文章传递出另一条明白无误的信息——“茂名PX项目即将上马”。
一种不安的情绪在酝酿着,但主政者们显然还未意识到这一点。
错失沟通的危机处理
密集的宣传给了当地官员们一种错觉,认为PX项目既已家喻户晓,反对的声音应该不会太大。
但随之而来的另一项措施,事后看来并非良策,而是火上浇油。
茂名市政府主要领导在2014年2月初赴江西九江考察,带回来的经验之一是:“签订承诺书”。
3月中下旬,茂名石化系统的工作人员、教育系统的工作人员和学校学生面前都摆着一张打印在A4纸上名为《支持芳烃项目建设承诺书》,要求在上面签名。承诺书要求签名者维护发展芳烃项目的决策;不听谣、不信谣、不传谣,不发表妨碍芳烃项目建设的言论,绝不组织、不参与任何反对和阻挠芳烃项目建设的活动。
“说不签名会影响升学”,当地高二的一名学生曾子琪告诉《小康》记者。以前她并不知道PX项目到底是什么,但学校下发一份如此郑重其事而且“有可能影响升学”的文件,令她和同学们都感受到了压力,于是她与同学们开始上网搜索PX项目的相关信息,而网上信息最多的正是多地因PX项目引发了群体事件。
事与愿违,这种高压式的承诺书所激起的不安,通过另一种方式呈现出来。
3月中下旬起,茂名当地论坛及贴吧开始出现大量有关PX项目的帖子,内容涉及询问茂名是否要开建PX项目和各地有关抗议PX项目的信息。
而这,正是茂名当地官员最为担心的事情。
在危机初露苗头的时候,茂名市所采取的做法,与其他引发争议的地方并无二致。3月17日起,当地宣传部门下发文件,要求地方网站加强网络舆情监控,及时处置引导,“对发表过激言论的网民进行身份核查,进行教育训诫和稳控。”此后,也将来访媒体拒之门外。“上级通知,目前不便就PX项目进行采访报道。”
这种堵窟窿的危机处理方式,只能将隐患延后。
3月27日晚上7点半,由茂名市高新区管委会主任谭国锋及宣传部网管科科长主持PX推广会,在当地迎宾馆7号楼会议室召开。
为了处理可能发生的危机,当地官员做了最后的努力。
“会议召开前,茂名PX项目工作组要求本地数家网站邀请50名左右的活跃、知名网友参会,并希望以内定的方式低调邀约网友。”一位知情人告诉《小康》记者。但一家网站将推广会的消息公开发布和推广。
消息不胫而走,本打算控制在50人左右的会议,最终参会者达到近250人,远远超出预想。
与会者年龄段大多在20岁至50岁,熟知网络传播方式,并在网络上具有一定影响力。会议先播放了《焦点访谈》关于正确认识PX的节目,随后谭国锋就PX项目做了解读。在解读后谭国锋想离开会场,但与会者均不同意,要求他留下回答网友疑问。
在起哄声中,谭国锋留下,但限定只回答3个问题。但3个问题的回答都不能令在场网友满意,随后,有网友和工作人员发生了争吵。
由政府组织的推广会不但没能让网友们释疑,反而为原本零散的个体提供了一个互换联系方式的机会,“推广会出现错误,场面失控,与会官员的强硬态度和不当应对,使得茂名丧失了一次与关心PX的市民绝佳的沟通、交流机会。”一位与会者说,茂名PX项目本有望成为政府与民众互动的最好案例。
沟通无效之后,茂名再次重演了无数PX项目失败城市的故事。
3月29日,有确切时间和地点的抗议信息通过微信等网络渠道在当地大规模传播。3月30日早上约8点,位于油城五路的茂名市委大院正门,已有约100人手拉着“PX滚出茂名”的横幅聚集在大院门口。在嘈杂的吵闹声中突然有人喊:“抗议PX项目。”人群呼应,一开始声音不大,但呼声逐渐高了起来。
随着聚集的人群越来越多,场面逐渐失控。
一场混乱之后,茂名市政府在一场发布会公布调查结果,称“30日下午,在中心广场聚集的极少部分挑事分子带头向警察扔矿泉水瓶、鸡蛋等杂物,同时鼓动部分不了解情况的市民群众到高水一级公路拦截车辆,造成公路严重堵塞。当晚8点多,约40多名不法分子窜回市委对面中心广场,先后拦停两辆社会车辆,实施了打砸行为,并推翻其中一辆汽车,还追打上前劝阻的民警。到晚上10点,这伙不法分子纠集部分社会闲散人员用石块、玻璃瓶袭击市委门口,被警方驱离。随后,不法分子继续在市区多个地方打砸沿街商铺、广告牌,纵火烧毁一辆执勤警车。”
茂名市副市长梁罗跃说,少数不法分子借反对芳烃项目之机,在市区故意实施打砸烧等违法犯罪行为,为避免事态恶化,维护社会公共秩序,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公安机关迅速行动,依法果断处置,有效控制了局面,事件中没有人员死亡。
数日之后,茂名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一方面向“误伤”的市民道歉,另一方面也做出不会违背民意上马PX项目的承诺。
“一闹就停”魔咒如何化解
茂名的尴尬,与所有遭遇PX项目的城市一样。
发展与环保,其实并不矛盾。矛盾的是,人们对未知的事物充满恐惧。
PX是英文para-xylene的简称,中文名称对二甲苯,是芳烃类化合物,无色、透明、呈液态,有芳香气味,是PET(聚酯,俗称“的确良”)的主要生产原料,占我国全部化纤的90%左右,也是世界范围内广泛使用的矿泉水瓶、可乐瓶等原材料。
关于PX是否有毒,一直争议颇多。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教授魏飞就表示,PX的毒性仅介于盐和酒精之间。在百度百科“PX”的词条解释中,关于这一条目甚至发生了戏剧性的冲突。3月30日凌晨,有网友将词条PX毒性由“低毒”改成“剧毒”。随后,清华大学化工系学生为主的学院派,又将其改回成“低毒”。
随后,“清华学子PX词条保卫战”引发关注,央视《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等栏目均对此做了集中报道。越来越多的媒体也开始呼吁不要妖魔化PX,而要科学地看待PX项目。但是在现实中,要证明PX无毒并非易事。
“新闻里反复播关于PX的东西,我们现在也知道PX本身仅是微毒,但谁能向我们保证在生产过程中的废原料、废气、废水以及衍生出来的其他行业不会污染我们的生活环境?”茂名市民张小凯对《小康》记者说,诸多受访者表达了同样的担心。
作为石化之城的茂名,在平时就能闻到大型炼油项目带来的刺鼻之味,这令当地民众对环境污染之类的事情极为敏感。
事实上,尽管茂名PX项目立项多年,但目前也仅处于“科普宣传”阶段。据官方人士透露,该项目的环评方案委托北京飞燕石化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编制,目前已经编制完成,但尚未开展正式环评。
“如果宣传时,不让人感觉‘项目上马在即’;如果不让石化、教育等系统签署‘支持项目承诺书’;如果政府更少一些‘防’‘堵’的思维,如果环评可以公开化,如果政府可以更多地征求民意,或许也不会发展为反PX群体事件。”张小凯说,但这些,政府相关部门都没有做。
令张小凯们倍感疑虑的地方,或许正是地方政府应该反思改进的地方。
从最近几年各地发生的PX项目群体事件来看,最终的结果都是“一闹就停”,政府妥协的做法看起来是考虑了民意,修正了草率作出的决定。但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申建林认为,项目搁浅而告终绝不是科学决策,政府妥协不能掩盖它存在的问题。
“在环评过程中,政府很少征询民意,也很少公开项目信息,剥夺了民众的知情权。在建设初期,地方政府只站在企业一方,强行宣布项目的实施,而一旦遭到强烈抗议使得项目难以为继之,无论公众的反对是否合理,为避免政治麻烦,政府又简单地决定停建、缓建或搬迁,置企业损失于不顾。”申建林说,我们应该向韩国、日本、新加坡等周边国家学习,PX项目与当地居民比邻而居却相安无事,关键是人家的化工项目从立项到开工建设,再到运营都遵守了完全公开、透明和民主的制度程序。政府加强监管,企业通过技术进步和资金投放来保证安全生产,并向当地居民进行适当补偿分享项目建设的利益,形成良性循环。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