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农博物馆馆长王长清 30万件标本的“总管家”

2014年05月07日05:59  汉网-长江日报 收藏本文

  华中农业大学博物馆馆长王长清记者 彭年 摄

华农博物馆馆长王长清

  镇馆之宝>>>

  “武昌鱼”——团头鲂模式标本

  记者 彭年 摄

  武汉是一座文化名城,文化名胜众多,博物馆资源丰富。目前,我市各类博物馆已达81家,民办和行业博物馆占全市博物馆总数的2/3以上,高校博物馆成为大学与城市融合的契合点。

  为展示我市“博物馆之城”建设的成果,从今天开始,本报推出“走进博物馆·馆长访问”系列报道,希望通过这个小小窗口,让更多市民能了解博物馆,也更深地走进我们身处的这座城市。

  走进华中农业大学博物馆野生动物展厅,仿佛置身于一个“定格”的野生动物世界。模拟各类动物生态环境搭建的展厅内,以自然形态摆放的动物标本们在河水林间嬉戏、奔跑、捕食。咆哮山林的东北虎,山涧溪流中的娃娃鱼,高山上栖息的绿孔雀……各类野生动物令人应接不暇。

  “博物馆的正式工作人员只有两个人,除了我这个馆长,还有一个就是制作标本的陈喜群老师。他们都说我是30万件标本的‘总管家’。”站在博物馆展厅内,年近花甲的王长清风趣地说。

  这所开馆不到5年的高校博物馆,因馆藏的30万件标本及展出的一大批珍稀物种标本,成为中部地区最大的综合性标本馆。

  干马标本在内蒙古制作了8个月

  王长清说,在博物馆展出的每一个展品的背后都有一段不寻常的故事。

  在家禽家畜展厅,有一匹高大的马全身干制标本。站立的烈马一侧外貌完整;另一侧则“开膛破肚”,深层肌肉、内脏器官以及血管神经分布一目了然,很有视觉震撼力。

  “这是馆藏最早的标本之一。”王长清介绍,1964年,华农技术还不成熟,只能在寒冷干燥的地方制作标本。这匹马的标本是华农的林凯老师在内蒙古历时8个月制作完成的,运回后陈列50年,至今仍保持着完好的原态。

  很多自然类博物馆都有中华鲟,华农馆的两具中华鲟标本是其中体型最大、制作最完整的标本。大的一条鲟体长达3.6米,体重超过300斤,它是1992年渔民非法捕杀、渔业部门没收后送给华农的。中华鲟标本虽然在玻璃柜中“静卧”,但身躯依然饱满,极具动感,仿佛随时可以重回长江遨游。

  在野生动物展厅,王长清随手指向一只小动物标本告诉记者,这只不起眼的红白鼯鼠,采集时颇费周折。红白鼯鼠分布广,但捕捉极为不易。它的身躯两侧前后脚之间有一层薄膜,膜的两面长有细毛。利用这种独特的皮膜,它们能够从高处飞向低处,滑翔数十米,更为特别的是,它白天在洞中用头枕着尾巴睡觉,夜里才出来觅食。负责采集的陈喜群老师在武当山的悬崖边苦守了3天3夜才将之捕获,非常危险。

  让标本回归“自然环境”

  30万件标本馆藏数量足以让人瞠目结舌。开馆不到5年的华农博物馆是如何把它们搜集来的呢?王长清馆长讲述了自己的经历。

  8年前,时任华农家禽家畜工程研究中心办公室主任的王长清接到了一份任职文件——担任华农标本馆馆长。

  建校以来,华农各个院系都有自己的标本室,但资源分散,存放条件不佳。为了把这些标本集中进行收藏保存,学校决定建标本馆。

  曾在恩施当过科技副县长的王长清一头扎进了这个新领域。两年后,标本馆选址老图书馆。2009年开春,标本馆装修完毕,王长清搬到“新家”,开始向各学院标本室征集具有永久保存价值的标本。

  成千上万的昆虫、动植物标本聚集到了老图书馆,其中包括后来成为镇馆之宝的武昌鱼及中华鲟等珍稀动植物标本。这些标本,绝大部分为华农相关专业的几代师生,几十年时间在全国乃至全世界各地收集制作积累至今。

  “标本馆不仅仅是把标本放在展柜里展览完事,还要使标本和观众产生互动。”基于这个思想,王长清坚决推倒了原有的设计方案,在标本馆三楼野生动物展厅打造出一个使用声光电技术的生态景观带,让标本回归到“自然环境”进行展示。2010年4月,标本馆开馆,三楼生态景观带成为标本馆最受观众欢迎的区域之一。

  今年年初,华农标本馆升格为博物馆,这让越来越热爱这份事业的王长清喜忧参半。喜的是标本馆为公众服务的平台更大了,忧的是目前标本馆现存标本主要局限于华中地区特有种类,种类缺口很大,日渐上涨的标本价格,让他寝食难安。

  另外,除去讲解员和志愿者队伍,整个博物馆就只有他和陈喜群两位正式员工。他们每年都要给馆藏的30万件标本消毒、杀虫、换药。对此,王长清乐观地说: “我是‘总管家’嘛。虽然人手少,工作量大,但我们干劲还是很足的!”

  华中农业大学博物馆

  档案>>>

  馆藏:30余万份标本,中部地区最大的综合性标本博物馆

  地址:华农狮子山广场华农老图书馆

  馆长:王长清

  建馆:2010年建成开放

  投资:1000万元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五9:00-16:00。双休及国家法定节假日需预约(电话027—87281019)

  展厅面积近3000平方米,馆藏标本涵盖动物、植物、土壤与地质矿藏等类别,系统展示了栽培作物、养殖繁育技术、畜牧兽医学等农业文明历史类标本,及世界珍稀濒危植物、土壤、地质矿产、古生物、化石等自然历史类标本。

  观众可以看到金丝猴、扬子鳄、中华鲟、长臂猿、大鸨、金斑喙凤蝶等难得一见的珍稀物种,可以看到羽毛极其艳丽的天堂鸟、绿孔雀和距今约1.2亿年的恐龙化石及红豆杉、珙桐等珍稀濒危植物。家禽家畜展厅种类尤其齐全,是目前国内鲜见的专题标本馆。展览突出了农业人文与自然生态几千年来相互影响共同发展演化的历史脉络。

  全国唯一的武昌鱼“模式标本”

  30万件标本,在王长清馆长眼中,算得上镇馆之宝的当属“武昌鱼”。

  这条武昌鱼经过特殊处理,静静漂浮在充满福尔马林溶液的大玻璃瓶中,45厘米的身段看上去依旧光润。王长清告诉记者,我们平时吃的鳊鱼,其实很多是“三角鲂”。真正的“武昌鱼”学名叫“团头鲂”,梁子湖独有。它有14对肋骨,比一般的鳊鱼多一对。

  “团头鲂”由我国著名鱼类生态学家、华农水产学院创始人之一易伯鲁教授在1955年命名,这也是新中国成立后命名的第一个鱼种。当时,易伯鲁教授等30多位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人员进驻梁子岛,在这里进行了新中国首次大型湖泊鱼类研究。易伯鲁与同行们发现,梁子湖的鳊鱼中,有一种鳊鱼是以往文献中没有的。他将这一发现的物种命名为“团头鲂”,俗称“武昌鱼”。易伯鲁也因此发现被尊称为“武昌鱼之父”。

  1956年6月初,毛泽东主席来到武汉,畅游长江后,吃到清蒸武昌鱼,并写下了脍炙人口的“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名篇。从此,武昌鱼名闻天下。他吃的武昌鱼就是“团头鲂”。

  团头鲂也是新中国人工驯化繁殖成功的第一个鱼种。这条武昌鱼标本为华农20世纪50年代采集自梁子湖,制作者已无从考证。

  王馆长说,这件武昌鱼标本是馆藏中制作最早的标本,更是目前全国惟一的武昌鱼“模式标本”。也就是说,它是辨别和鉴认是否“武昌鱼”的唯一标准。

  负责标本制作的陈喜群老师风趣地说,这件“武昌鱼”标本名气很大,湖北省历任水产局局长上任后,都要来华农“拜见”这条武昌鱼。(记者蒋太旭)

  记者蒋太旭

  (原标题:华农博物馆馆长王长清 30万件标本的“总管家”)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三亚向62万居民一次性派发2.2亿元红包
  • 体育亚冠埃神穆里奇两球 恒大客5-1大阪 视频
  • 娱乐尔康小燕子在一起 李佳航李晟承认恋情
  • 财经王石:楼市一降价消费者就闹事
  • 科技移动互联网大会首日:智能机器人成亮点
  • 博客监控之下老师殴打幼儿为何持续一年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大二女生手书泡妞攻略帮大龄哥哥找女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