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彭山出台去官气十不准:不准给领导开车门

2014年05月28日10:38  廉政瞭望 收藏本文

  “以前领导来了,不给开车门吧,显得不尊重;开车门吧,群众看到了说你拍马屁。现在有了规定,一切都不尴尬了,相处起来更自然了。”一名乡镇领导跟记者表示。

  “去官气”热议中的四川彭山

  文_本刊记者  王巧捧

  不准在群众面前背着手讲话、用手指着群众讲话,爆粗口、说脏话。

  不准对基层和群众反映的问题乱表态、放空炮,不准说“不晓得”、“别找我”……

  不准在出行中让他人提包包、端茶杯、开关车门,不准往车窗外扔东西。

  今年2月25日,针对部分党员干部中存在的一些“官气”问题,四川彭山县出台了一份“去官气十不准”,以上是十不准中的几条。这份文件旨在对全县党员干部的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近日经媒体报道后引发热议,有赞成者,也有调侃的声音。

  廉政瞭望记者到彭山实地了解,独家专访彭山县委书记蔡刚,首次披露规定出台背后的故事。

  “本来就是一个很朴素的想法”

  “本来是一个很朴素的事,没想到得到这么多关注。”见到记者第一句话,彭山县委书记蔡刚如此感慨。

  不少网友提出,规定中有些内容是待人接物的基本礼貌,难道官员们平时做不到吗?蔡刚回应称,“十不准”禁止的行为,在少数干部身上的确发生过。但有些行为,比如背手讲话等,不属于基本准则,尚处于“灰色地带”。怎么处理,还没有明确的规定。

  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彭山县发现,有的干部爱背着手,说话指指点点,烟不离口等。在现在这个全媒体时代,这些带有官气的行为,群众很不满意,也容易被放大。“有针对性地出台这个十不准,就是想自律好我们的干部。”蔡刚介绍。

  事实上,县委这一思路,也是深受一些成功经验的启发。

  1947年毛泽东起草“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细到“不拿群众一针一线,说话和气,借东西要还,不损坏庄稼”等。

  2012年,海尔集团决定在彭山县投资建设园区。交流过程中,张瑞敏介绍最初改变海尔的八条,包括“不准在车间随地大小便、不准在工作时间喝酒、车间内不准吸烟”等。

  这些成功管理经验的共同特点都是,具体而微,便于执行。

  但对彭山县的十不准,也有当地干部在议论时表示,是不是规定的太严了?不准背手,手怎么放才好?说话指点,有时是必要的辅助手势。

  对此,蔡刚解释,规定反对的不是哪一个具体的行为,而是不能养成习惯,这些习惯就是官气的表现。就是想让干部们从骨子里把官气去掉。“不错,今天你是在当官,但是明天下了课你算啥子嘛。”

  蔡刚的学习笔记上,记录了五十年代毛泽东曾经说的话:“官气是一种低级趣味,摆架子、摆资格、不平等待人、看不起人,这是最低级的趣味。”

  当地多名领导干部对十不准表示认同,认为规定虽然看起来细微,但这些行为背后是官员的身份优越感,是潜意识里官本位的思想在做祟,而这是四风问题的一大根源。

  也有人认为,规定中针对的这些行为,有时是干部无意为之,只要意识到了,都容易接受。“没有哪个干部想让人反感,丢共产党的脸面。”

  “干部身份不分上班下班”

  彭山一名曾经负责宣传工作的干部介绍,“这些规定还是对。以前有些领导比较随意,我们跟着领导下乡,拍了工作照回来,照片上领导有时叨着烟,有时背着手,选都不好选。”

  这名干部分析,领导可能自己都没意识到,说不定还觉得这样更随意、更亲切些,但是联系到你的身份,一些行为一不注意就容易被贴标签。

  官员身份与形象的注意,在十不准出台前,就已引起彭山县领导的重视。被不少彭山县干部引述的一件事例是,当地某领导,一次在路上看到前面一辆公车上扔出一件垃圾,这名领导一直追停了那辆车,对车上的干部进行了批评教育。

  十不准文件中对此进行了明确,要求党员干部工作必须尽责,强调党员干部的职业化。转化到当地领导干部的口头说法就是,“工作就是一种饭碗,职务就是一种责任。”

  这一职业化约束延伸到了“八小时以外”。譬如,不准在居住小区耍霸道,拖欠物管费,乱停车。

  这其中有一个现实的例子。彭山县某部门一名领导所在的小区,居民与物管之间有些纠纷没有解决好,不少居民拒交物管费,而这名领导的参与,引发了一些居民的效仿。在研究制定十不准时,县委领导研究决定,官员的任何行为都会被联系到他的身份,类似行为会在群众中引发负面效应,影响党员干部整体形象,因此制定规定时确定原则为:官员身份不分上班下班,没有八小时之外。

  十不准规定涵盖彭山县所有部门、乡镇以及园区,包括村干部甚至生产队干部。

  据介绍,规定出台前,随机打电话征求群众意见时,有群众反映:现在我们到县上一些部门办事,工作人员倒客客气气的,反而是有些生产队长还有官气。最后,县委决定,生产队长虽然不是脱产干部,但是既然做了这份工作,还是要囊括进来。

  规定下发以后,各部门、乡镇,根据自己实际,重点选取适合的几条,抓落实。谢家镇选取了其中八条符合乡镇实际的规定予以公示。镇党委书记付华认为,这些规定都有现实针对性,整好一条扎实一条。“细了不一定涵盖得全,但粗了将失去意义。”

  比如,经常有些农村老人来办事时,由于不识字或者眼睛不好,不看办公室门牌,或者不知道该找哪里,根据十不准规定,就要求无论问到哪个干部,都要把群众带到办事的地方。“你吃这碗饭,就得这么做。”

  “大家相处自然”

  “以前领导来了,不给开车门吧,显得不尊重;开车门吧,群众看到了说你拍马屁。现在有了规定,一切都不尴尬了,相处起来更自然了。”一名乡镇领导跟记者表示。

  十不准让这名乡镇领导更喜欢的地方在于,明确点出了这些以前不好说的问题,并形成制度化,有了依据,自律和管理都更方便。

  尽管有十不准,但规定里禁止的行为一旦出现,大多也只能批评教育为主。

  付华就见到过几次,群众找干部办事时,干部直接说“等下”,语气生硬。他会对干部教育道:“你如果确实手头有事,改成‘稍等两分钟,马上过来’,这样语气不是和缓得多吗?”

  付华认为,十不准体现的更多是正面引导的作用,通过行为矫正,把态度端正了,慢慢把心态调整过来。譬如剔牙代表一种漫不经心,这种心态要改变。

  十不准施行两个月来,越来越多的群众在议论:这回有规定了,再去办事时看干部态度怎么样。或者稍有不满就提醒干部:你们现在都规定了,注意你的态度哦。百姓的议论,给了干部无形的压力。据介绍,在谢家镇,现在村干部发火、村民办事找不到人的情况,大幅下降。

  十不准似乎针对的都是些“小事”,实际上,这是彭山县在省委提出的九个四风突出问题基础上,结合调研结果,增加的三个突出问题之一,另两个是“干部走读”、“行业协会学会不正之风”。

  在彭山县官方网站公告公示栏,《彭山县党员干部“去官气”监督举报方式公示》格外显眼。在上面,彭山县所有部门、乡镇以及园区,不仅公开了举报电话,还公开了举报邮箱。

  为让《要求》逗硬执行,彭山县成立了以县委常委、纪委书记罗焱为组长的明察暗访组,定期不定期对全县党员干部“去官气”情况进行巡查。同时,鼓励公众通过手机拍照、短信和电话等灵活方式举报,聘请社会监督员监督。

  “执行期间,每半年,我们还将组织服务对象、工作对象和群众代表,对干部‘去官气’情况进行一次测评。对存在‘官气’干部及时教育纠正,对负面影响大、教育不改的进行组织调整和纪律处理。”罗焱说。

  据介绍,十不准执行两个多月以来,县纪委在暗访中发现了一起违规行为,正在调查核实处理中,择日将予以公布。

  对于有网友认为彭山这一行为有做秀之嫌。蔡刚表示,将以平常心看待各方议论。会用实际行动,让彭山干部行为操守越来越好,以此来感谢舆论关注,回应质疑。

(编辑:SN089)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统计局首次公布不同职业平均工资(详单)
  • 体育双少71分雷霆2-2马刺 世界杯历史图片
  • 娱乐央视证李瑞英离开新闻联播 做幕后管理
  • 财经深圳地产圈内称纪检审查开发商成交记录
  • 科技苏宁免费贴膜冲击街边贴膜摊
  • 博客安庆博友:强推火葬老人自杀恐怖一幕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2014大学生期望月薪3680元 跌至4年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