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州推广自体输血,难在哪儿?

2014年08月07日07:01  信息时报 收藏本文

   大洋新闻 时间: 2014-08-07来源: 信息时报 作者: 张秀丽 ▲手术过程中,医务人员将患者流失在术野或体腔内的血液回收。洗涤和过滤后,医务人员将这些回收的血液回输给患者。

  信息时报记者 张秀丽通讯员 张学元 陈锦艳

  本版摄影 信息时报记者 康健 通讯员 张学元

  到了暑假,广州的血液采集供应又进入偏紧状态。记者从市内多家医院了解到,现阶段广州各大医院择期手术的病人骤增,如泌尿外科这类热门的科室,每天手术病人数量增至平常的三倍。随着择期手术的增多,用血量也猛增。为此,广州血液中心呼吁市民群众献血,同时也呼吁符合自体输血条件的病人采用自体输血的方式,为节约用血出一份力。

  “自体输血”这一输血概念进入广州已十多年,可绝大部分市民和患者却对它很陌生。记者近日走访了解到,广州目前有200多家医疗卫生机构,可真正开展自体输血的却不到60家,原因主要在于推广自体输血目前存在自付费用高、公众认识不足等难题。

  现状

  大众知晓率低

  医院推广率低

  今年5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为一名稀有血型产妇进行了贮存式自体输血剖宫产手术。这是该院第一例自体输血手术。记者从广州血液中心了解到,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广州已出现自体输血技术,而最早开展该项技术的是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可时隔多年,在广州这座临床用血量近一亿毫升的大城市,几乎所有的临床用血都属于异体输血,而有开展自体输血的医疗机构仅约30%。按照三级医院评审标准要求,三级医院自体输血占临床用血的比率要达到25%,而广州达到这一比率的医院屈指可数。

  广州血液中心主任、中国输血协会副理事长付涌水表示,自体输血在全国范围内知晓率仍很低,医护人员及其家属比普通病人更乐于接受和使用。自体输血在实际推广过程中也遇到一些困难和瓶颈,“最有效的推广方式是通过医务人员跟病人进行宣传。而广州就诊人数太多了,医生跟病人沟通的时间太有限”。

  未来

  出台新规

  创造条件做推广

  可喜的是,广州即将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无偿献血工作的实施意见》中提出,“鼓励医院开展自体输血业务。按规定执行自体输血费用价格,把自体输血费用列为医疗保险报销项目,为临床自体输血的应用创造有利条件”,这将推动广州自体输血业务较快发展。

  为何要推广自体输血?

  1.自体输血比异体输血更安全

  近日,记者在省人民医院、珠江医院、市第一人民医院随机调查了50名病人,接近80%的病人及家属不理解为何要开展自体输血,也不了解自体输血和异体输血的风险、差别。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检验部输血组组长姜志勇表示,异体输血的风险比自体输血的风险要高。“输血是把双刃剑,如正确使用可以拯救生命,应用不恰当则可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异体输血使用不当可能导致发热、过敏、溶血、细菌污染、循环超负荷等不良反应。”

  广东省人民医院输血科医生张普山指出,异体输血还可能存在HIV、HCV、HBV、寄生虫、螺旋体、HTLV、EB病毒、巨细胞病毒等传播风险。他解释,广州血液中心已采用目前最先进的检验检测手段保证血液安全,但也不可能检测一切经血传播的病原体,目前检测的是国家要求检测的常见的、目前公认危害比较大的疾病,如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梅毒、艾滋病。“其他无法检测的疾病传染风险,采用自体输血就可以避免,从而大大提高输血的安全性。”

  2.能缓解临床用血紧张局面

  付涌水表示,在广州近年血液供应紧张的情况下,开展自体输血工作显得尤为迫切。“如果自体输血在临床输血开展比例达到10%~15%,就能解决目前血液供应偏紧的很多问题。”

  记者了解到,部分医院通过自体输血有效缓解了临床用血的压力。例如,广东省人民医院近五年的手术量逐年增长,但该医院的用血量却不增反降,主要原因是该医院加大了自体输血工作的力度,缓解了临床用血的紧张程度。

  为何难以推广自体输血?

  1.费用高,医保难独立报销

  自体输血优于异体输血,但自体输血在广州发展却较为缓慢,业内人士认为,这与自体输血的费用高、无法独立纳入医保报销有关。广州血液中心的陈医生指出,“据《广州市献血管理规定》,无偿献血累计600毫升以上者,本人的配偶及直系亲属用血时可免交血液成本费用。故对于一些患者而言,异体输血的血液是免费的,而自体输血要花钱,且医保不能独立报销,需要同麻醉费用打包报销”。

  广东省人民医院医生张普山认为,将自体输血费用放在麻醉费用里面报销并不现实。他举例,病人一台小手术的麻醉费用报销额度在3000元左右,但仅自体输血回收机开机耗材就需要2000多元,“这样麻醉部分的费用医生就难以处理了。自体输血想要推广,必须作为一个独立项目纳入医保报销项目”。

  2.沟通难,科普解释很费时

  推广自体输血还存在沟通难题。市内一些三甲医院的临床医生发现,提出手术采用自体输血的多是有较高医学素养的病人。医生坦言,工作过程中跟病人及家属解释自体输血是个难题。“当你向他们解释,输别人的血没有输自己回收的血液安全,他们会质疑采供血机构为何没做好血液安全工作。如反过来向他们解释异体血液目前相对安全又会被认为‘自相矛盾’。”同时,医生向病人及家属解释自体输血费用的问题也需耗费很多精力。

  市内一些三甲医院输血科医生表示,医院病人太多,医生平均分配到每个病人身上的时间一般是5~10分钟,“而解释自体输血的相关知识,至少需要讲解15分钟”。有医生提出,医生推广自体输血也暂时缺乏一个鼓励或者强制执行的政策。

  3.投入大,医院硬件要够强

  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输血科医生表示,开展自体输血需要有“较强”医疗硬件作支持,包括血液回收机的投入、血液贮存的设备以及病床的供应等。“在病床紧张的条件下,开展贮存式自体输血也会遇到困难,因为需要病人住院7~10天采血。而广州的外来病人很多,人们一般不愿意住院太久。另外,医院床位也紧张,现在都要求外科手术病人的住院时间压缩到10天以内。”

  记者了解到,目前医院多采用回收式自体输血或者稀释式自体输血。

  认识自体输血

  1.贮存式自体输血

  提前数天,定期分阶段采集患者自身的血液预先贮存起来,然后在患者手术时或急需时再回输这些已保存的自体血液。

  不适合人群为:可能患有脓毒血或菌血症的病人;正在使用抗生素治疗的病人;肝肾功能不良者;有严重心脏疾患者;贫血、出血及血压偏低者;有献血史并发生过迟发性昏厥者;采血可能诱发疾病发作或加重的病人等。

  2.稀释式自体输血

  术前在手术室内采集一定量的血液,同时输注晶体液和胶体液来补充血容量,使患者在血液稀释且血容量正常的状态下施行手术,减少了术中红细胞的丢失。所采集的血液可在术中或术后再回输给患者。

  不适合人群为:局部感染及有可能有菌血症的患者;心、肝、肾功能严重障碍;有凝血功能障碍者等。

  3.回收式自体输血

  采用无菌技术和血液回收处理装置,将患者在手术中或创伤后流失在术野或体腔内的血液回收,洗涤和过滤后,于术中或术后回输给患者。不适合人群为:血液受胃肠道内容物、消化液或尿液等污染者;血液可能受恶性肿瘤细胞玷污者;污染性创伤患者;用肝素做抗凝剂,疑有脑、肺、肾损伤的患者等。

  

  (原标题:在广州推广自体输血,难在哪儿?)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媒体道歉:救灾部队确实吃浑水泡面(图)
  • 体育足协杯-周挺戴琳红牌 鲁能点胜国安 视频
  • 娱乐外媒:郭美美是中国最无耻职业情妇
  • 财经多地业主选择弃房断供:对楼市失去信心
  • 科技微软裁员新招:积极离职者奖诺基亚手机
  • 博客马未都:雍正真性情御笔朱批萌萌哒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毕业生起薪低很正常 北京平均仅301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