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家新寨VS“活态博物馆”怎样手拉手向前走?

  美姑县依果觉乡四季吉村、古拖村被列入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是凉山目前仅有的两个入选该名录的彝族村落。如何保护性打造,怎样结合群众需要,又用什么样的历史和文化眼光,才能“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本期封面为您讲述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和两名香港志愿者,对这一命题的调研与思考。

  □本报记者 吴梦琳 何勤华

  日前,网络上一封凉山公益联盟和彝族人网联合发出的《关于抢救凉山彝族传统村落和民居的紧急呼吁书》(以下简称“《呼吁书》”)引起网友、彝族学者的关注。

  文章称,美姑县依果觉乡四季吉村和古拖村正在建设“没有任何历史文化价值和彝族建筑特色”的彝家新寨。而这两个村,在2013年正式列入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是凉山目前仅有的两个入选该名录的彝族村落。

  文章呼吁,停建两村彝家新寨,按照国家关于保护中国传统村落的相关规定,把四季吉村和古拖村完整保存下来,通过组织多学科的专家进行调查论证以后,制定系统科学的整体保护和修缮计划。

  而事实上,这两个村除了是中国传统村落,还是极度贫困村,部分房子已经破败,群众住新房的愿望强烈。在社会发展和保护传统之间,如何找到结合点?

  A

  村民:

  老房不防风不避雨,渴望住新房

  8月12日,因为连续下了3天雨,进入古拖村的道路泥泞不堪,在距离村落还有1公里处,3辆中型卡车停在路上。

  守着卡车的村民曲比尔史告诉记者,车里拉的是村里修彝家新寨用的砖瓦,由于道路实在无法通行,他们已经停在这里三天三夜了。

  今年4月,美姑县专门将极度贫困村古拖村和四季吉村纳入彝家新寨建设规划。今年6月,大部分工程正式开工。

  “这两个村里原来的房子,都是土墙、瓦板搭成的,有一些房屋因为年久失修,不防风、不避雨,还存在一定安全隐患。”依果觉乡乡长阿苦尔叶告诉记者,前两年,有一户人家就因为下大雨、刮大风房屋倒塌,造成了人员伤亡。“听说要修新房子,很多村民都来报名,一些家庭贫困的,自筹资金不足,有的还向亲戚借钱来修。”

  在古拖村里,记者看到,很多新房主体建设都已完成,在新房旁边,就是彝族传统民居。“为了保护传统村落,我们将保存较好的民居都保留起来,在民居旁边选址重修,而一些实在破烂不堪的,我们考虑直接拆除。”美姑县扶贫和移民工作局局长吉巴古杰这样解释他们的规划。

  在古拖村村支书曲比卓曲看来,彝家新寨规划有一个客厅、四个卧室,还有专门的厕所、厨房、杂货间,宽敞明亮,跟原来的传统民居相比,条件好了很多,“当时村里说要修新房,大家都高兴得很,现在修建的,都是自愿报名的。”

  据吉巴古杰介绍,古拖村共有276户纳入彝家新寨建设规划,今年已启动102户,四季吉村共有105户纳入规划,今年已启动78户。

  根据县上要求,今年彝历年前,群众要搬进新家,但两地海拔都在2500米以上,每年10月底左右就会降雪,在此之前工程就需要基本完工。同时,等所有房屋修完后,县上会进行基础设施配套的修建,将村里的路进行水泥硬化。曲比卓曲盼望着早日搬进新家,但连续多日的降雨让他有些焦虑,“不知工程进度能否赶得上”。

  B

  志愿者:

  缺传统少特色,新房建设有悖村落保护

  两个国家级传统村落修建彝家新寨,很快引起了在美姑做志愿者的杨旭和吴宛容的注意。

  杨旭在香港一家企业从事建筑设计工作,吴宛容是香港中文大学建筑设计相关专业的学生。今年5月,在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凉山公益联盟秘书长侯远高的邀请下,北京建筑设计师许义兴带着她俩来到美姑,负责四季吉村村小的规划设计和修建工作。

  在杨旭他们看来,村民们觉得破败的房屋,反而是很难见到的、极具特色和价值的一种特色建筑。为了让当地干部和群众了解,杨旭他们在网络上发出了那封《呼吁书》,《呼吁书》中写道:“这两个彝族古寨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最有保护价值的传统村落,主要原因是全村的民居都是彝族传统的‘土墙瓦板屋’。瓦板房有两种建筑形式,贫困家庭的瓦板房比较简陋,夯土墙加盖木板瓦;而富裕家庭的瓦板房则非常讲究,虽然外观也是夯土墙加盖木板瓦,但主体结构是木质斗珙加穿斗式构架,内部全部用木材装饰成小房间、阁楼和家具,上雕各种动物或植物图案,非常精美,整体建筑不用一颗钉子。据香港中文大学建筑学家研究,凉山彝族的这种传统建筑非常独特,在建筑学上还没有办法进行归类,但是一种非常高级的建筑形式,在世界建筑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身为美姑人,侯远高担忧的是,现在的彝家新寨修建模式,正类似于今年4月,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联合下发的《关于切实加强中国传统村落保护的指导意见》中提到的需要避免的“插花”混建,按照文件相关规定,这两个村落不知是否会有被除名的危险。

  “现在这两个村里修建的彝家新寨,并不是彝族传统的民居模式。”侯远高说,这两个村落,除了传统民居,本身还保留着很多彝族生活习俗,可谓彝族的“活态博物馆”。

  C

  官方:

  听取各方声音,探索保护性开发

  事实上,除了《呼吁书》外,杨旭他们在6月彝家新寨建设工程刚启动时,还赶制了一份针对四季吉村如何修建彝家新寨的规划书。“我们不是说不能建彝家新寨,当地很多房屋确实有需要改造的地方。而是认为,这两个村落应该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传统升级。”杨旭介绍,按照他们的规划,一些保留较好的、仍然十分牢固的房屋,可以进行直接修缮;一些保存不太好的需要加固,可以将土墙换为砖瓦墙,加做防水层和保温层;实在太破败的,需要拆了重修,但也应该按照村里原有的风貌修建。

  在杨旭提供的规划稿上,记者看到,他们已初步设计了10种类型的民宅建筑方案,同时还设计了可用于接待旅客的客栈的建筑方案。

  客栈设计方案,来源于2011年侯远高邀请的专家为四季吉村制定的一个旅游产业发展规划。

  侯远高说,根据他们的设计方案,除了客栈和大型的民居花费较多外,普通的民居可以在原有基础上就地取材,请木匠进行施工,其余由村民自行投工投劳。而木匠完成一个普通民居的工钱大概是2-3万元。

  记者从美姑县城乡规划建设和住房保障局了解到,该局正在积极编制规划,为两个传统村落申请专项保护资金。

  据该局副局长许利平介绍,县上已经邀请四川省村镇建设发展中心来帮助制定两个村落具体的保护发展规划,目前大部分已完工。在初稿上,记者看到,未来三年,古拖村计划申请2000余万元专项资金、四季吉村计划申请1900余万元专项资金,将主要用于传统建筑保护利用修缮示范、防灾安全保障、历史环境要素修复、基础设施和环境改善、文物和非遗保护利用等方面项目。

  记者联系到美姑县副县长潘林,据他介绍,从规划建设和文化保护角度,对两个村落的开发将始终坚持原始村落布局不改变,坚持做到不推山、不填沟,确保做到中央提出的“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据悉,美姑县还计划在近期,就两个村落如何保护性开发,邀请相关专家和关注美姑县发展的社会人士共同座谈探讨。

  (原标题:彝家新寨VS“活态博物馆”怎样手拉手向前走?)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官媒:习近平对邓小平的“三个认同”
  • 体育中超-恒大2-1 富力3-1国安 鲁能4-0
  • 娱乐警方披露高虎被抓详情:2女1男聚众吸毒
  • 财经地方政府挟持银行松房贷:财政给其发补助
  • 科技租车软件面临猝死:私家车加盟被叫停
  • 博客马未都:雍正如何严惩官场腐败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学霸暑假16天做176套卷 网友称抄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