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孩子1岁多面试幼儿园 为录取父母听讲座

2014年09月10日03:05  第一财经日报 收藏本文

  郭兴艳

  快到一岁的娜娜收到了一家游戏班(playgroup)的录取通知书。“太开心了,比我当年拿到大学和工作offer还开心,”娜娜的妈妈说,算是体会到虎妈的心情了,“我们当年哪有这么夸张。”

  能进入这家据称和某老字号名牌幼稚园挂钩的游戏班,难度确实不小。这家游戏班神秘低调,并不公开招生。在美资投行工作的爸爸亲自出马取得报名表,在欧资金融机构工作的娜娜妈妈悉心准备了幻灯片简历。娜娜成功获得录取。

  娜娜妈妈只是成千上万位焦虑的香港父母中的一员。教育资源上的竞争在香港不断置前,孩子的将来可能会怎样,几乎从幼稚园便定下了方向。

  竞争从孩子一出生便开始,不少父母拿到孩子出世纸(出生证)后第一件事就是向心仪幼稚园报名。与激烈竞争形成对比的是,香港父母对孩子的前途却感到越来越迷茫。

  拼爹妈

  香港教育制度分为本地和国际两个体系。幼稚园均为私立或政府资助,并无公立幼稚园。小学到中学,本地和国际体系明显区分并行。

  本地体系包含公立、私立及政府直接资助学校(简称“直资学校”)三种类型;国际学校超过50所,包括英、美、澳、德、日本、新加坡等国际学校。高等教育院校共17家,其中8所接受政府财政资助的大学认知度更高。

  孩子进入哪个体系接受教育,幼稚园是关键第一步,这令香港幼稚园的竞争显得尤为激烈。近年来,不少父母双方都非香港人但在香港出生的“双非”儿童返回香港就学,令竞争进一步白热化。比如,拿报名表都要通宵排队,在靠近深圳的北区幼稚园,去年更出现了家长连着三日通宵排队拿报名表的情况。

  九龙塘是香港传统的名校区和豪宅区。一家较为有名的基督教幼稚园近日公布了K1(幼稚园小班)的收生情况。超过4600位报名者录取125名,录取比例为2.7%,也就是说100个孩子里面只有不到3个能进,真可谓百里挑一。

  面试文化,在香港深入民心从孩子抓起。香港收生一般提前一年进行,意味着3岁上K1的小孩,需要在2岁时参加面试。如果要在2岁时进入小小班以获得更大机会入读心仪学校,意味着宝宝们一岁半不到就要开始面试。

  制作精美的个人简历已是指定动作,对孩子家庭背景的展现是重头戏。一位从事艺术工作的妈妈,为儿子能进入一家中等口碑的幼稚园,将她个人画展的所有新闻报道全都放进了孩子简历中。

  为了准备面试,香港父母们还要参加讲座,了解各家学校的面试题目类型。针对孩子升小面试开设的补习班,长期热门。

  升小竞争比幼稚园入学相对透明,本地学校体系内,公立学校采用评分制和校网分配结合制度,私立和直资学校全港公开招生,独立面试取录学生。

  世袭制是本地学校体系内的一大特色。所谓世袭,一般是指如果父母或兄姐是该校学生,孩子便有优先权进入该校。公立学校在第一轮中采用的评分制,世袭或有和学校办学团体相同宗教信仰都是加分因素。

  香港妈妈Ronnie为了女儿能进入九龙塘名校,借了住在九龙塘亲戚家地址报名参加派位。派位结果公布前一晚,Ronnie紧张得一晚没睡着,当知道女儿被派到传统名校玛利诺后,眼泪夺眶而出。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每年派位结果公布时,新闻片段里总能捕捉到兴奋、流泪和懊恼不已的家长们。

  扭曲的教育系统

  本地学校择校难,国际学校亦如此。尽管有超过50所国际学校,但受欢迎的总是那几家名校,而其他韩国人国际学校、日本人国际学校等非英语国际学校,却存在一定程度上招生不足情况。

  国际学校名校的候选名单(waiting list)长到需要排两年才有机会面试,国际学校的择校费项目也花样百出,如20万港元的面试提名权、500万港元的资本凭证。只有钱是不够的,学生家庭背景也是重要因素,甚至有学校在报名表中将家长可为学校带来哪些正面帮助作为问题之一。

  香港教育局数据显示,2012至2013学年,香港国际学校可提供约38700个学额。该局早前委托顾问所做的研究显示,到2016至2017学年,香港将有4200个国际学校的小学学额缺口。

  每天早上,近万名跨境儿童从深圳到香港各区上学,还有部分儿童独自在港留宿,由保姆或中介人士代为照顾。这些儿童的父母们大都认为,香港的教育优于内地。

  从一些排名看确实如此。在英国培生集团2012年公布的全球教育系统排名中,香港位居全球第三位。反映基础教育水平的“国际学生评估(PISA)”2012年全球测试排名中,香港继续位列前茅。

  但实际上,香港的本地教育系统一直充满争议,香港父母们备受煎熬。香港的教育仍是传统填鸭式教育,学校唯学业排名是重,学生补习情况严重。

  屈颖妍曾是一位媒体高层,有了三个孩子后她选择当了全职妈妈,也让她对香港的教育系统有了更深看法。她感觉到香港教育问题不少,家长变怪兽、怪兽逼港孩,大家都浮沉在教育漩涡中半死不活。

  她在畅销书《怪兽家长》里说,她一直等待成立一个反畸形教育的群组,可她一直等不到,香港家长们边骂边随大流,连她自己也不过是人群里不甘心又不敢造反的其中一位家长。

  每位家长拼命拔苗助长催谷孩子成长,香港小孩拿了很多证书,却缺乏基本生活自理能力,不知道该如何与人相处,“一屋子证书,没有一张是学做人的”。

  一位中资机构高管的孩子在某国际名校就读,他告诉本报记者,香港精英父母对孩子的保护有时令人不可思议。学校安排十年级的孩子们到内地游学一年,香港父母们很多都不同意,最后去的很多是在港工作的外籍高管人士子女。“我告诉我儿子,以后你的竞争者就是这些愿意去了解中国内地,更有远见的父母的孩子们。”

  大学生PK蓝领

  2001年时香港成年人平均教育水平为初三,香港科技大学经济学教授及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雷鼎鸣告诉记者,“现在提高了一些,是因为自2008年开始香港在公立学校实施十二年免费教育,必须念完中学,这明显提高了香港成年人的平均教育水平。”

  香港的大学入学比例有了明显提高。雷鼎鸣说,以前大学生是真正的天之骄子,二十年前只有约2%。目前,香港的大学入学率有18%。

  根据香港教育局最新数据,2013年15岁及以上的人口中,有20.4%的教育程度是小学及以下的水平,有51%是中学水平,而仅有7.8%是专上教育水平以上(即大学以上)。

  大学比率相对提高,却面临着社会就业并未增加的问题。雷鼎鸣说,不少香港大学生不愿意干蓝领工作,比如建筑扎铁工人,薪水比大学生还高。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行政会议非官守议员史美伦曾担任香港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主席一职。她告诉《第一财经日报》,香港大学生现在有很多怨气,“发现竞争比以前强了,但自己的竞争力未必很争气”。

  她认为,香港应增加对教育的投资,自身增值提高竞争力,香港大学生们应该打开心胸,不要只想留在香港。“如果他们愿意的话,世界可以是很大的。”她说。

(原标题:香港教育也要拼爹妈)

文章关键词: 教育 竞争 教育资源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晋官难当之从矿难魔咒到黑金泥潭
  • 体育刘翔公开与爱妻合影 欧预赛-西班牙5-1
  • 娱乐曝刘翔今日领证 公开与女友亲密照(图)
  • 财经煤焦领域官商勾结:金道铭被视为保命菩萨
  • 科技苹果发布智能手表及两款大屏iPhone
  • 博客男子穿日军旗登泰山是蓄意策划?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浙大老师微积分课似说段子获百万奖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