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朋友圈,被无车日刷屏。
点赞者有之,拍砖者有之。对这个无车日的关注度和热议度更胜往年,其原因跟“凤凰”台风密不可分。
其实,不知不觉,杭州的无车日已经走到了第八个年头。
八年走来,杭州究竟从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汲取了什么?既然有台风预警情况下,无车日为啥不能变通,换个日子?
有网友更是直言:每年来这么一次,究竟是不是作秀?
无车日过去了,但关于无车日的种种,我们不想让它同样匆匆而过。
站在城市管理的角度上,有一些问题我们@杭州一起讨论——
遇到恶劣天气
有可能推迟或取消吗
网友“甜田圈”:无车日理念是好的,但公共设施不到位的今天,在已有台风预警的情况下,为何不能推迟一两天呢?这个日子的本身,是为了让老百姓喘口气,而不是折腾老百姓。这种不变通,是不是算政府的固化思维或不作为呢?
这次大家之所以这么关注“无车日”,起因与台风“凤凰”直接有关:很多人选择了8点半前早早出门,结果一头撞上大堵车。于是很多人都在问:遇上坏天气,这无车日能不能推迟或取消?
●众议——
新浪浙江的评论员、“旁征博引”主持人庞勃也通过微博表示:“无车”作为倡导市民爱护环境、低碳出行的风向标应该有,但当台风天遇上无车日又有“周一堵车综合症“和雨水来“助兴”时,“无车日”这样的活动是否也能换一天呢?服务型政府就是应该有灵活的身姿和务实的态度,为那些堵在路上,淋在秋雨中的市民想想。
浙江工业大学教授吴伟强说,无车日,应该是改变出行方式,放弃私家车,换乘公交或换乘地铁出行,让市民切身体会到放弃私家车出行也会很方便。如果能达到这样的效果,那就起到了示范作用。而从无车日一天的情况来看,国内其他城市,如北京、青岛、上海的无车日都变成了堵车日。杭州的情况也差不多。这折射出,我们平时的交通管理是有问题的。
有人反对,也有人赞成。
网友“水云幺”就觉得,杭州等一些发达地区的车子真的已经处于过度饱和的状态,无车日的推广,可以让很多人去感受城市公共交通的便捷,“其实好多人上班都近的,只是懒得步行或者骑车,理念的推广跟认可最重要,长期坚持比偶尔作秀要重要。勿以善小而不为,哪怕只是个概念,也比什么都不做要好。”
还有网友认为,尽管有台风预警,但事实上昨天杭州的风雨并不算大,如果因为刮风下雨就要推迟或取消无车日,从某种程度来看,政府部门的决策岂非太随意?
从西湖景区扩大到核心区
管制区为何要扩大
网友“楚相王aaa”:我们来看看其他城市无车日执行力度——上海:宣传无车日,不设限行区;广州:继续宣传无车日,不搞无车倡议区;南京:今年无车日不再划圈限行……而杭州继去年只设定西湖风景区为限行区,今年把限行区大大地扩大了。可限行区的扩大,并没有相应的道路资源跟上,结果就是“限行区内空荡荡,周边道路堵成龙。”
我们注意到,今年的无车日,跟去年相比,管制区从西湖景区扩大到了核心区。很多人想不通了,无车日本来就是一种倡导,鼓励少开车,有必要把管制区扩大嘛?这一扩大,很多人上班、接送孩子上下学便成了很大的问题。
●回应——
杭州市建委总工程师、杭州市治堵办常务副主任陈茜解释说,今年是全省治理交通拥堵的第二年,扩大“无车日”的管制范围,从表面来看,是让更多的人参与到这个活动中来。而从深层次来看,这个活动的意义远不仅于此,它在一定程度上,是和治堵工作密切相关的。
把范围扩大,让更多人参与进来,就能更好更多地发现问题,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比如,从私家车主来讲,他在“无车日”就会体会到,原来以为自己离开车就无法正常出行,其实是可以通过公交来解决的。当然,治堵部门更希望他们多提意见,这一天的体会,哪些公交出行存在哪些问题需要后期来解决。
陈茜认为, 无车日的活动,就相当于提供了一次“公交出行”的实践,其中收集的意见和数据,对今后我们研究和解决交通拥堵都是最直接的素材,如公交怎么发展、停车应该如何保证、环境大气污染究竟改善了多少,这对治堵工作的推进起着很重要的工作。
“在无车日里,各个部门也都在做数据统计和分析,比如地面公交,他们会分析,如果真的按照‘公交’出行推广来看,哪些路段需要增设公交,哪些线路需要进行调整,整个公交线网,如何进行优化。而环保部门,也在观察监测,减少车辆出行后,究竟给环境带来什么样的变化。”
杭州的公共交通
在无车日准备好了吗?
网友“霸王枪”:平时开车,高峰期20分钟到单位,今天换了两班公交车挤得要死要活,45分钟才到单位,而且在站台上等了很久。说好的公交配套和增加投放量呢?累觉不爱。
截至昨天下午5点,记者从杭州公交集团得到的数据是,昨天共投入营运车辆7129辆,比平时增加4.47%;客运量预计达到339万人次,比平时增加5.61%;主城区公共自行车投放量达61500辆,公共自行车租用量达12.98万辆次。
可是@Let's go的网友们感觉早高峰还是堵得慌啊,很多时候还是觉得车少人多。如果无车日真的成为常态,杭州的公共交通准备好了吗?
●回应——
杭州公交集团相关人士表示,公交车投放数量,主要是结合道路交通管制区域和实际客流情况来定的。
在交通管理部门的严格管控下,昨天市区私家车出行明显减少,公交车运送速度提高了许多(见图)。
但早高峰确实比往常慢了:管制区节点道路早高峰(7:00—9:00)平均运送速度比平时有所下降,为11.56公里/小时,比平时下降了4.7%。
不过在平峰时段(9:00—16:00)运力和效率还是不错的——平均运送速度达到13.78公里/小时,比平时提高了13.60%。
至于公共自行车则是一个很有力的补充——
杭州公交集团说,各服务点自行车的租赁服务昨天较为正常,据统计,截至下午5点,公共自行车租用量达到了12.98万辆次。“公共自行车在解决市民出行难问题上,效果还是很显著的。”
而无车日的地铁客流量则跟往常周一的客流量差不多。
无车日
究竟给杭州带来了什么改变?
网友“富贵冷灰”@Let's go:其实无车日对于一个城市来说,应该是一次施政实验。政府需要通过这个日子得到的数据,改善自己的交通布局和相关政策的制定,而不是变成一场简单的秀,尤其对于杭州这样致力于治堵治气的城市来说,更是如此。
如此宏观的问题,本报记者一时也无法得到一个全面的答案,但至少从环境改变上来看,这一天让杭州清新了许多。
●回应——
杭州市环保部门对无车日活动全过程的环境空气质量和噪声进行了跟踪监测,并对其结果进行了分析评价。从监测情况看,由于受到台风和机动车限行的双重影响,在上午10时至下午4时的管制期内,PM2.5浓度有了较大下降。卧龙桥站、延安路站、南山路站、北山路站管制时平均值浓度分别为0.026 毫克/立方米,0.025 毫克/立方米,0.018 毫克/立方米,0.021 毫克/立方米。与9月1日至21日中有降雨的五天同时段平均值相比,下降幅度分别达到了25.7%,19.4%,21.7%,16%。
这表明机动车尾气对细颗粒物的贡献较大,管制后随着区域内机动车数量的减少,细颗粒物有了明显的下降。
此外,在交通噪声监测中,环城东路、上塘路、建国中路、之江路与甬江路交叉口、南山路、西溪路灵溪隧道北口6个测点的昼间平均等效声级较活动前一个周一(9月15日)有所下降,下降幅度为0.1 dB-4.7 dB。建国中路测点下降最多,下降了4.7 dB。
(原标题:四问无车日)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