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善学被曝强推政策告知副市长:你的关系我知道

  在9月底宣布了五人的任命名单后,残缺不齐的山西省委常委班子被“补齐”。此前,尽管有人建议不要去,履新山西的王儒林省内调研第一站,还是选择了腐败问题重灾区吕梁,座谈会上,王儒林开篇即谈到吕梁腐败问题的严重性和危害性。

  平静的外表下,是多年来盘根错节的各种官商利益关系,要想厘清其中脉络,绝非朝夕之功。反腐风暴过后,这座晋中城市,成为观察山西反腐与官场的一个极好的窗口,而吕梁的难题刚刚开始。

  本报深度记者 刘志浩

  风声鹤唳

  “你不是中纪委的吧?”当齐鲁晚报记者敲开吕梁当地一名退休老干部的家门时,对方警觉地反复询问。直到打电话与中间牵线的介绍人确认后,他才放下戒备,露出笑容。

  这名老干部的警觉并非多余,就在十几天前,便传出“一辆满载中纪委工作人员的考斯特中巴车开进吕梁”,接着,山西省委常委、副省长杜善学便被宣布接受调查。此前几天,当地召开的一次会议上又传出中纪委来吕梁“主要是查买官卖官”的消息。

  尽管自认一身清白,且之前经历过“中纪委来吕梁查案”的事,但谈及中纪委,这名老干部依然有所顾忌。

  反腐大潮冲击下的吕梁官场,已经是风声鹤唳。

  自今年2月份吕梁前市长丁雪峰被带走,吕梁便进入人们的视线。而后,随着杜善学、聂春玉、白云等与吕梁有过交集的省部级官员纷纷落马,吕梁逐渐卷入山西这一国内反腐中心的漩涡。

  当地甚至传言,两三个月前去世的一名退休干部,就是被中纪委到吕梁调查的消息吓死的。

  对此传闻,吕梁另一名卸任领导职务多年的处级干部有些不以为然,“反正年纪大了啥事都可能出,应该是凑巧了吧。”

  “现在的形势是,大家都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一名当地官场知情人告诉齐鲁晚报记者,反腐之风劲吹下,目前吕梁官场似乎进入了一种人人自危的“寒冬状态”。

  “现在大大小小的干部,都变得非常谨慎。”另一名与当地官场有着长期接触的商人告诉齐鲁晚报记者,“除非是之前比较熟悉的干部,否则现在根本请不出来。”

  这位商人解释,因为最近不时传出有官员和煤老板被调查的消息,这不由得让人战战兢兢。

  而之前的情况与现在完全不同。

  “原来大家都会抢着介入诸如道路、桥梁等市政建设,因为都知道里面油水大,可以捞的多。现在面对这些‘肥肉’都会躲开,没人愿意再接手。”该商人说,“原因很简单,在这个风口浪尖上,一旦你介入,很容易给人留下‘想捞一把’的口实。如果你介入了,别人进不来利益受损,必然会招来嫉恨。万一被人举报就会很麻烦,谁敢保证自己的屁股是干净的?”

  不仅如此,这种“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还影响到其他方面。

  9月9日下午,前述商人指着街边在建的一处建筑说,由于反腐冲击下无人愿管,原本这处已经盖到二层的楼,地基又被拆掉,现在已经加盖到了三层,“这不是违建是什么?”

  9月8日中秋之夜,吕梁唯一一家市级政府宾馆、定位为“中直机关和省、市会议出差定点接待饭店”的吕梁国际大酒店中冷冷清清。

  “原本八项规定就已经让官员们不敢来了,这下反腐这么厉害,更不会有人来了。”当地人向齐鲁晚报记者描述,以往逢年过节,这里车多得几乎停不下,现在却是门可罗雀。

  “不知道这次反腐会不会到头?”怀有不同心态的当地政府官员或民间人士,多会试探着问这样的问题。“国内反腐看山西,山西反腐看吕梁”,这句传言仍在吕梁回荡。

  根子不除,难逃被同化或孤立命运

  “在吕梁,只要‘活’下来的煤老板,肯定都是关系非常硬的,不然早就被人吃掉了。”一名当地知情人士对齐鲁晚报记者分析,“谁能想到,这么小的一块黑块块,能跟北京扯上关系?”

  作为山西著名的老区,吕梁此前一直以贫困著称,全市下辖的13个县中,现在仍有10个属贫困县。

  十余年的煤炭经济让吕梁的财富不断聚集,但这些财富中的一部分,却被官员和煤老板构成的利益集团所瓜分,这其中,吕梁官场“本地帮”可谓“功不可没”。

  不止一名当地政商界的受访者向齐鲁晚报记者表示,在这场反腐大战中,吕梁看似“硕果累累”,但在多年“煤炭腐败”基础上形成的吕梁本地官场格局,其实并未受到根本性冲击。

  至于原因,一名熟悉本地官场情况的受访者一一列举:在吕梁任职8年并最终官至市委书记的聂春玉,作为外来者其实并未真正融入当地官场,反被握有实权的副手们架空。后来官至省委常委、副省长的杜善学,主政吕梁一年只是过渡,但落下不错的口碑。而落马的前市长丁雪峰,也只是在多年压抑不得志,铤而走险才犯下买官大错,“运气差了点”。

  在该受访者看来,吕梁腐败的产生,并不仅仅出现在前述几个被调查的,在外界看来职位很高的官员身上,问题还在吕梁官场土壤本身,要铲除这种腐败土壤,就离不开对本地官员的处理。“那些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多是从基层一步一个脚印干上来的,他们的关系网,对于整个官场来说,才具有致命杀伤力。”这位人士说。

  齐鲁晚报记者从多名受访者处了解到,吕梁本地一名前领导的司机,借助这名领导的影响,先是承包煤矿,随后一步一步做大,最终成为当地数得着的富豪。

  “一般情况下,作为一把手,你要么适应这张网,要么被这张网孤立。”一名知情人士说,丁雪峰就是不适应这种潜规则的典型例子。

  当然,事情总有例外,比如杜善学在位时曾强推“三项整治”,当时一名握有实权的副市长认为拆迁困难,便以生病为由请假。杜善学却以不容商量的语气告知对方:你的关系我知道,但我的关系,你不知道。想让你滚蛋,我说三点,就不四点!

  结果,这位副市长最终还是按照杜善学的指令办事。

  当然,这并非吕梁官场常态。

  前述人士称,山西前省委书记袁纯清初到山西,曾力推干部异地交流,据山西媒体报道,为此袁纯清还亲自为交流干部做动员指导。吕梁某县一名一把手却带头违背了这项规定,“原因很简答,捞钱容易啊。”

  此外,一些本地实力派官员尽管已经退休,但关系影响力还在,他们仍对官场动态了如指掌,并通过各种手段施加影响。“这些实力派是煤老板们绕不开的重要关节点,县官不如现管,他们一句话,可能直接就决定了企业的生死。”前述人士说。

  而据此产生的所谓的“黑金”效应,很大程度上也是煤老板借由这些本地实力派们,再向官场生物链的顶端扩散。

  “吕梁腐败的根子不除,任你把谁放在一把手的位置上,都难逃被同化或孤立的命运。”9日下午,与当地官场打交道多年的一名吕梁籍商人向齐鲁晚报记者表示,“即便你不想贪,别人也会推着你,往那个坑里跳。”

  纠结中的民间期待

  吕梁官场地震延续至今,似乎仍有余震的迹象。而民间对于此次反腐却有着心理上的纠结:一方面是多年来已经形成的“无官不腐”的固有印象,另一方面则受到现实中“反腐”的激励,又有所期待。

  “我们这边早就习惯了腐败,你报道也没用。”初次踏入吕梁,一名当地人曾这样“好心”劝说齐鲁晚报记者。按照他的说法,其他地方对腐败难以容忍的“愤怒”情绪,在吕梁这边早就没了,“见了太多这样的事,麻木了。”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听说中纪委到吕梁了,谁有他们的联系方式?”自传出“中纪委来吕梁查贪官”的消息后,本地贴吧、论坛上便不时出现这样的询问帖子。

  与此同时,一些“揭露”当地官场黑暗或直斥某个官员的帖子,也在这段时间大量出现。

  但媒体关于吕梁的报道中,一则“2009年买卖县长”的旧闻被一再提及,至今未得到当地官方正面回应。

  反腐之风劲吹之下,当地民间情绪似乎找到了发泄口,但另一方面,反腐带给当地的现实冲击,远未结束。

  在新城拆迁的主要集中区域之一的方山县大武镇,齐鲁晚报记者看到,这里约八九成的房屋已被拆迁,残垣断壁与尚未拆完的房子杂相混处,宛如强震刚过。

  随着原市长丁雪峰的落马,被视为吕梁“一号工程”的吕梁新城建设,陷入困顿。

  “实话说,即便丁雪峰不出事,新城的建设也很难进行下去了。”一名当地知情人士告诉齐鲁晚报记者,当年新城规划之时,煤炭价格尚在高位,但在市场价步步走低的形势下,新城建设的资金已经难以为继。

  在大武镇一条道路两边,分布着一些各种形状的简易板房,通向远处几座未完工的大楼。

  尽管当地官方一再承诺,会加速新城建设,但一股不信任情绪,仍在四处扩散。

  “之前说,3年就可以搬进去,现在过去将近两年,才成这个样子。”附近的一名小摊贩告诉齐鲁晚报记者,除了零星几个在建外,剩下的大楼没看出什么动静。

  “政府反腐是好事,但真的不希望反腐让我们住不上房子。”

 

(编辑:SN146)

文章关键词: 反腐 吕梁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王儒林:太原三任书记出问题全国罕见
  • 体育世锦赛女排1-3美国 郎平率队16年后摘银
  • 娱乐曝柴静从央视离职 获前同事邱启明证实
  • 财经垃圾生意链:业内称有收废品的都开奥迪了
  • 科技三星使WiFi提速5倍:每秒传输575MB数据
  • 博客谢娜遭批背后 30年来妓女如何称呼嫖客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川美副教授餐厅骚扰女学生被停职(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