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隐士”寺贝通津

2014年10月23日05:39  南方日报 收藏本文

  地方志说

  “津”是码头之意。在广州,则指珠江边码头,广州不少江边小路被冠以“通津”之名,即“通往江边码头”的那条路。广州城区冠以“通津”地名不少,如越秀区较场西路附近的云海通津,东华东路附近的前鉴通津,荔湾区文昌北路附近的幸福通津,以及海珠区工业大道北附近的龙导通津。这些街巷均离珠江不远。

  清末民初,寺贝通津一带不过是广州城大东门外三公里处的人烟稀少、遍野荆棘的山岗群。直到20世纪初,外国传教士进入打破了这里的宁静。1906年,美国基督教浸信会在寺贝通津购得大片土地,开工兴建培道女校和教徒住宅,建立教会传教基地。1909年5月,礼拜堂落成并投入使用。1914年,两广浸信会在寺贝通津创办神道学院。不出十年,寺贝通津便成了美国基督教在南中国传教布道的大本营,大量外国传教士在此居住和生活,被称为“不是租界的租界”。1914年,寺贝通津居民、归侨工程师江顺德之子被匪徒绑架,震动东山,人人自危,当地中外人士于是自筹经费组织“中西保安局”维持治安。中西保安局便设于今保安前街,“保安”街名由此而来。与此同时,教会所开辟的幽静环境也吸引了大批归国华侨前来结庐定居,故此地又被称为“华侨发祥地”。后许多军阀政客也纷纷来此建造别墅公馆,寺贝通津也就逐渐置身于喧嚣繁华之中了。

  广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卢玉华

  沿庙前直街向东至烟墩路入口左转,有一6米宽沥青小巷向北蜿蜒。

  入口处,红墙绿瓦排列巷右,前行数步见一教堂高耸路右,灰白墙壁,气氛霎时变得古朴而又肃穆。过了教堂,巷子东折延伸至达道路终了,一路古木葱郁,有别致洋楼庭院点缀左右,幽深而又静谧。

  这条小巷便是寺贝通津。没有宽阔的马路,没有叫卖的店铺,更没有立林的高楼……数百年来,寺贝通津一直置身繁华之外,仿若都市中的“隐士”,在沧海桑田中闲庭信步,看尽世事兴衰。

  古刹辟通途

  寺贝通津长约628米,宽6米,是名副其实的小巷,却已历数百载。关于寺贝通津的来历,附近街坊大都说不出一二。广州地方志办专家给予的解释是,方言“贝”音同“背”,“寺背”也就是寺庙背后的意思。“通津”则是通途、道路的意思,诸如前鉴通津、筑南通津等,这种叫法大概起源于明代。

  由此推断,寺贝通津也就是寺庙背后通道的意思,其中的寺庙则要追溯到明朝成化年间。据广州市、区地方志记载,明成化十六年(1480年),总镇两广的内官太监韦眷在城正东三里许建成该寺,俗称太监寺。寺庙坐东朝西,大致位于今越秀图书馆区域,背后便是后来的寺贝通津。

  又说,东山地名由来也跟此寺有关。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明宪宗赠寺名“永泰”。至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寺庙一分为二,割前殿为东山庙。于是,同一个寺庙有了“太监”、“永泰”和“东山”三种叫法。而东山之地得名便源于寺庙“东山”的名字。

  不过,曾参与发掘南越王墓的考古学者黄淼章却持有不同看法。在他看来,寺贝通津的叫法以及东山地名的由来的确都与寺庙有关,但该寺庙并非成化年间始建。据黄淼章考证,宋淳熙六年(1179)广州城东便建成一寺,因寺内供奉六祖慧能,故名六祖寺。到了明洪武十四年(1381),六祖寺合并广州城东其它庙宇,改名东山寺。

  “古代庙宇多,破败是常有的事,韦眷可能只是在破败的东山寺基础上进行了重建。这也是为什么东山寺的称呼一直被后人沿用。”黄淼章说,除了寺庙位置在广州城东的原因之外,“东山”的命名或许也跟六祖慧能“开东山法门”(此处“东山”为蕲州黄梅县之黄梅山)的典故有关。如此一来,寺贝通津和东山的由来时间都要往前推算。

  到了清末,东山寺便开始衰败。民国时期香火已断,庙里的神像和香案也被搬走,寺庙被改为“东山区公所”,由地方政府进驻。1949年广州解放,“东山区公所”连同寺庙皆被拆除,原位置上建成东山区委政府大楼。如今,同样的位置又变成了越秀区图书馆。

  在相当长的历史中,东山只是广州大东门外的一片郊野,孤坟杂草随处可见,间有疏疏落落的竹林茅舍。若不是东山寺,寺贝通津这条小路恐怕要被荒草吞没。然世事无常,数百年之后,寺贝通津依旧安静的蜿蜒在东山山冈之上,而古刹却消失得无影无踪。留下的只是零星的记忆碎片,飘散在历史云烟中供后人寻觅和评说。

  百年教堂钟声远去

  寺贝通津似乎与宗教有着不解之缘,就在东山寺破败之际,西方神学接踵而至。20世纪初,西方教会被寺贝通津清静的环境所吸引,在此购建教堂和学校,赋予了寺贝通津神秘庄重的神学色彩。位于寺贝通津9号的基督教东山堂便于那时建成。如今的东山堂有大批慕道者追随,成为省内四方基督徒的心灵属地。

  基督教东山堂由美南浸信会于1909年建成,为花岗石结构的哥特式建筑风格,大门东开正对寺贝通津,南北长轴布局,北端有一个钟塔。据牧师讲,那里曾放有一口大钟,钟声可远至烈士陵园。

  透过低矮的院墙和大门的铁栅栏可以看见秋叶零落,肃静有声。从上空鸟瞰,整个教堂好像一十字架摆在地面,而教堂内部却是少见的半圆形布局,分上下两层,堂内窗户除西面有一圆形玫瑰花窗外,其余皆为方正的尖拱窗,玻璃色泽朴素。与其他同时期的教堂相比,基督教东山堂显得低调、敦实而又不失庄肃。

  至礼拜日,信徒们手捧圣经和赞美诗,在牧师的带领下诵读经文。唱诗班则身着白衣,手里同样捧着圣经,轻吟低颂,赞美着天国和圣主。此情此景掠过笔者心头,一切躁动都安定了下来,温暖入心。

  寺贝通津还藏着一所百年名校——广州市第七中学,这所学校同样是由美南浸信会创办。1888年,美南浸信会初设妇孺班,校名培道,1958年与七中(原培正中学)合并,改名广州师院附中,1962年改名广州市第七中学。

  校园建筑兼具中西古典风格,清一色的红墙绿瓦,庄严稳重,颇显气派,未进校园已被其势所感染。每至上下学,穿着整齐校服的学生进出校门,青春飞扬,活力四射,仿佛时空交错。不过,有学校老师告诉笔者,以前的许多建筑在学校变迁的过程中已经陆续被拆除,外墙和内部均已重新修葺过,多少令人有些遗憾。

  七中原来还有一侧门,可以直接通往寺贝通津的东山教堂。每逢周日,学校就会响起礼拜的钟声,学生们从侧门走到教堂,颂圣经唱圣诗。如今,学校不再属教会管治,当年的情景早已不复存在。

  庭院锁风情

  红砖墙搭配青石瓦,满洲窗对影圆拱门,三角梅簇拥雕花栏……寺贝通津这条路上也集中了广州早期的楼宇建筑。虽然大多庭院深锁,且残颓不堪,然而一砖一瓦、一草一木皆有别样风情,游客过此,无不驻足投目。

  1919年,广九铁路通车,侨民和本地富商纷纷在东山一带择地而居,以致“地价日增,屋宇日盛”。民国后,一些党政要员亦相中此地的清幽环境,在东山造屋修楼。一时间,龟岗、烟墩岗、寺贝通津、庙前街一带的岗台地开发成街村,带有西式建筑风格的洋楼别墅连成一片。

  据说,这些楼宇别墅的主人不少留过洋,受到良好的教育,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备受瞩目的风华一代,时有“东山少爷、西关小姐”的叫法。又因东山聚集权贵军要,也有“东山贵,西关富”的提法。

  在寺贝通津42号,有一别致楼宇引人驻足。该园大门紧锁,门口挂有红纸灯笼,上书黑色大字“隅园”。从铁门望去,该楼为两层砖木结构、红墙绿瓦的中西合璧洋房建筑。园中残垣断片,花木扶疏,颇有“庭院深深深几许”的意境。

  原来此楼是东山洋楼代表作之一的隅园。隅园大约建成于1932年,其主人是著名的造船专家,时任国民革命海军造船总监的伍景英,该楼由他亲自设计。隅园的整体风格源自英伦,但在各式建筑装饰里融入了本地特色,曾被誉为“西曲中词”。现隅园是私人住宅,外人未被获许进入。

  值得一提的是,隅园与春园、逵园、简园、明园合成东山“新河浦”五大名园。其中“新河浦”是指2006年4月16日被划归市级历史文化保护区的区域。范围大致为东起达道路、西至均益路,北接庙前西街、庙前直街、寺贝通津和广州铁路局用地,南临东华东路、新河浦涌和东山湖公园,面积大概有62.9公顷,合共有493栋历史建筑。

  “新河浦”区域内大部分历史保护建筑为独立式低层住宅,多是仿西洋古典式建筑,以清水红砖墙、民国水刷石、西洋式风格为主要建筑特色,和城西(西关)的西关大屋一样,是广州两处典型的传统民居。而最具代表性的便是上述五大名园。

  如今,现代化的高楼在寺贝通津周围拔地而起。在钢筋水泥的进逼下,曾经的别致庭院却愈发显得脱俗。

  记者手记

  虽是小路却有“大道”

  陶渊明笔下的“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用来形容寺贝通津再恰当不过。自打成为东山寺身后的一条通途,寺贝通津始终远离尘世繁华。

  后风云突变,东山寺落败,寺贝通津岿然不动,与杂草野雀为伴,静落东山荒岗之上。基督教东山堂落成,百年古径平添几分神秘与厚重。

  建国后,广州历经了几次较大规模的马路改名热潮,人民路、北京路、东风路等为人熟知的马路几番易名,然寺贝通津自始至终名如当初。

  如今,寺贝通津四周的庙前直街、烟墩路、达道路、署前路等早已是车水马龙,行人熙攘,纷繁嘈杂。唯有它依然宁静致远,一如往昔。

  教堂、名校、古木、庭院……走在寺贝通津的小路上、清幽、宁静、脱俗气息扑面而来。虽然是藏匿于繁华都市的一条小路,却处处彰显坚持与信仰的“大道”,令人深省。

  街坊声音

  仿如梦里的桃花源

  “寺贝通津是一个我从来都没刻意去记住,却一直就在心中无法忘怀的地方。”林格量曾在七中读书,记忆中寺贝通津就是他梦里的桃花源。

  1997年,林格量在七中读书。那时,团省委正门对着学校围墙后面有一个破落的小园林。盛夏的中午,林格量都会和同学们跑到这里玩耍,甚至背起书来。“这小园林虽身处校园和闹市之间,但奇怪的是偏偏少人踏足,似乎与世隔绝。《桃花源记》、《卖炭翁》等的古文名篇都是在这小园林里背就的。”

  林格量好像发现世外桃源一般,欣喜不已,乐在其中,成为了这里的常客。一天背到“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他猛然发现,眼前这小小的寺贝通津楼阁雅致、错落有序、芳草青青。如此诗情画意,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的地方。林格量告诉自己:“这不正是梦里的桃花源吗?”

  后来,林格量在位于寺贝通津1号的省团委工作。他告诉记者,每日上班下班行走在寺贝通津这条小路上,总有一种不知从何而来的历史厚重涌上心头。“这里有遮天蔽日的古木;有幽深别致的庭院;有光明通途的美丽传说……”林格量反复念叨着梦里的桃花源。

  让人内心平静的小路

  “还未来到这里,听到寺贝通津的名字,就觉得这一定是一条脱俗又特别的路。”沈国红2004年来到基督教东山堂担任牧师,目前住在教堂牧师楼,打开窗外便能望见寺贝通津。

  在沈国红最初的感受中,寺贝通津的气质就是静。“除了静还是静。这里看不到城市的繁华,没有商店,行人和车辆也很少。”后来,沈国红在闲暇时候也会沿着小路散散步,这才发现家门口的这条路竟有别致的洋楼庭院和惹人怜爱的花草树木,“原来寺贝通津还是一条极具历史厚重和文化底蕴的小路”。

  而沈国红印象中寺贝通津唯一“闹”的时候便是圣诞节。“我刚来的时候广州教堂还比较少,东山堂经过整修成为了寺贝通津的靓丽风景,而且经常举行礼拜活动,吸引了很多教徒。到了圣诞节,基督徒便从东山、海珠四面八方涌到这里,进教堂的队伍都排到了七中门口。人群熙熙攘攘,寺贝通津也就在这个时候才显得热闹起来。”

  当然,沈国红最喜欢寺贝通津静谧的环境,哪怕在这里住了十年,也没有丝毫的厌烦。“这种静不会让人觉得冷落,反而让人内心平静。所以我说寺贝通津的气质与宗教非常吻合。”沈国红说。

  ■分享地名背后的故事

  您是否了解,您身边街道背后不为人们熟知的故事和历史?您是否还记得,这座城市的街巷曾经带给您记忆和感动?写下它们吧,与我们一起分享这份记忆与情怀。

  我们期待您,与我们,与城市,一起分享您的故事。

  请@南方日报或投稿至信箱

  gzdmgs@126.com。

  策划:姜玉龙 黄小晶 谭亦芳 郑佳欣

  统筹:郑佳欣 陈文敏

  撰文:南方日报见习记者 詹鹏飞

  摄影:南方日报记者 李细华

  (原标题:都市“隐士”寺贝通津)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独家制图:法治力量-拯救小明的悲催生活
  • 体育欧冠-C罗破门皇马3-0利物浦 阿森纳2-1
  • 娱乐贾静雯羞认小9岁姐弟恋情 称现在很开心
  • 财经反垄断执法提速 18亿罚单震慑行业巨头
  • 科技微软Lumia将取代诺基亚品牌
  • 博客经纪人:叶璇爱犬咬伤李依晓事件真相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小伙3年10次公考6进面试未录取 国考热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