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斌
吐鲁番日报记者 阿部都秀库尔·斯马义
10月25日,辛亥革命元勋黄兴诞辰140周年纪念日。上午,秋日的暖阳把长沙岳麓山照耀得格外美丽。
临近11时,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民革中央副主席修福金,湖南省政协副主席刘晓,黄兴后裔、辛亥革命先驱后裔等与社会各界一道,来到岳麓山上祭扫黄兴墓。
半山腰上,黄兴墓坐西向东,苍松翠柏,掩映其间。大家走上近百级石砌台阶,缓缓步入墓地。只见高约10米的塔形碑柱,正面嵌铜制墓碑,上镌“黄公克强之墓”,墓表四周以石基柱围护栏杆。140年前的今天,黄兴诞生于长沙,他怀着一颗赤子之心,一生致力于推翻封建帝制、创建民主共和国,立下千古不朽的历史功勋。
“先祖父黄兴一生不朽光辉,尤其他的爱国、‘笃实’、‘无我’三种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后人景仰和学习。”黄兴长孙、民革湖南省委原副主委黄伟民激动不已,“今天看到先祖父一生所追求和奋斗的理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得以实现,感到无上的荣光和自豪。作为子孙后裔,我们将秉持先祖父家训,继承先辈遗志,奋发有为,报效国家!”
“现场这么多乡亲前来祭扫,感到非常高兴。”从美国专程赶回来参加祭扫的黄兴孙女黄仪庄手持一朵黄菊,缓缓放在祖父的墓碑前。这些年,她心系家乡湖南发展,先后到资兴等地开展过捐资助学。
黄仪庄告诉记者,自己刚刚腰部动了手术,行动十分不便,但坚持回国祭扫:“ ‘笃实’、‘无我’的家训,还有祖父的爱国精神,时刻激励我们。在今天追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候,我们仍然需要继承这些精神,敢为天下先。”
黄儆是黄兴的孙子,出生于台湾,第一次踏上故乡的土地,他十分高兴。他表示,将继承和发扬祖父的精神风范,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作出自己的努力。
一朵朵黄菊,诉说着无尽的思念。现场市民们也纷纷加入祭扫的行列,感叹今天生活的来之不易,表示要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努力报效祖国、建设祖国。
“无公则无民国,有史必有斯人”……午时将至,祭扫活动结束,孙中山、章太炎等革命先贤为黄兴撰写的石刻挽联,在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黄兴墓下,这片久经沧桑的土地,如今正焕发着勃勃生机。
(原标题:“无公则无民国,有史必有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