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工作人员对返回器进行现场检测新华社发 11月1日,工作人员对返回器进行现场检测新华社发

  法制晚报讯(记者 李文姬) 记者从国防科工局获悉,今晨6时42分,在地月间飞行了8天的嫦娥五号试验器已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顺利着陆,这意味着我国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获得圆满成功。

  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器于10月24日在中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进入地月转移轨道。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精确控制下,试验器成功实施2次轨道修正,于27日飞抵月球引力影响球,开始月球近旁转向飞行。28日晚,试验器完成月球近旁转向飞行,进入月地转移轨道。30日再次成功实施1次轨道修正后重返地球。

  据记者了解,科研人员将对回收后的返回器及此次再入返回飞行试验获得的数据进行深入研究,为优化完善嫦娥五号任务设计提供技术支撑。试验器服务舱将继续在太空飞行,并开展一系列拓展试验。

  试验器 提前“踩点”着陆场

  今晨,完成返回试验的嫦娥五号试验器顺利着陆于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据记者了解,我国的神舟系列飞船均在设置于内蒙古四子王旗的主着陆场回收。而未来承担我国探月工程第三步任务“回”的嫦娥五号也将带着采集的月球土壤在此着陆。

  因为返回方式不同,航天器并不能在发射场着陆。为使航天器安全着陆、回收,必须建设着陆场。着陆场或是一片广袤的草原,或是无际的大海。而将着陆场选在何处需要经过精密计算,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才可选定。例如,着陆场要便于综合使用本国航天测控与通信网,且场地面积要足够大,以适应较大落点偏差。着陆场对通信能力也有较高要求。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着陆场系统主任设计师安振华表示,着陆场必须具有测控、通信、气象等多方位保障。在执行神舟任务时,飞船返回舱距地面40公里以后的测控是着陆场的任务,目的是测出返回舱的落点,指挥各区域的搜救力量前往搜救。当航天器进入着陆状态时,必须与地面系统通信,地面人员需迅速估计,并测量出着陆点,以便在航天器落地后及时赶到那里,对返回舱内的有效载荷进行处置。

  据四子王旗民政局局长巴特尔介绍,四子王旗北与蒙古国交界,边境线全长104公里,全境由东南向西北倾斜,总面积达2.5万平方公里,人口只有21万。此外,全旗草原面积3214万亩,主要是缺水型草场,地势平坦,视野开阔,人烟稀少,便于观测以及陆地搜寻车队大规模行进。同时,着陆场组建了直升机分队和地面搜索分队,配备了跟踪、通信、运输、救护等设施。

  5000公里高空“跳跃式返回”

  今天凌晨5时许,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通过地面测控站向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器注入导航参数。 5时53分,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器服务舱与返回器在距地面高约5000公里处正常分离。

  6时13分,返回器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进入大气层,实施初次气动减速。下降至预定高度后一跃而起跳出大气层,到达跳出最高点后开始逐渐下降再次进入大气层,实施二次气动减速,一气呵成完成了被称为“打水漂”的“跳跃式再入返回”。

  在降至距地面约10公里高度时,返回器降落伞顺利开伞,在预定区域顺利着陆。担负搜索回收任务的搜索分队及时发现目标,迅速到达返回器着陆现场实施回收。

  绕月探测工程、嫦娥一号卫星系统总指挥兼总设计师叶培建表示,过去神舟飞船的返回都是直接返回,这一次为了解决落点的问题,为了解决载陆角以调整冲击力的问题,分离进入大气层到60公里时将再跳回到宇宙当中去,再跳回大气层,然后再回来。

  “距离越长,走的时间越长,我们可以得到很多好处。这个办法可以减少发热,减小载陆角等等,所以这种返回方式也是我们的第一次试验。”而嫦娥五号试验器的成功返航无疑是首尝“螃蟹”,为嫦五先行探路,以验证能否返回、能否落到预定区域。文/记者 李文姬

(原标题:探月8天 “嫦娥”今晨回家 清晨6点42分 嫦娥五号试验器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着陆 将对返回器进行研究)

相关阅读

最新
close
0条评论|0人参与我有话说
分享到微博
发布
最热评论 刷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