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是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当天上午10时,国家公祭仪式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中新社记者 廖攀 摄   12月13日是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当天上午10时,国家公祭仪式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中新社记者 廖攀 摄
12月13日是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当天出席在南京举行的国家公祭仪式并讲话指出,南京大屠杀惨案铁证如山、不容篡改。中新社记者 廖攀 摄   12月13日是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当天出席在南京举行的国家公祭仪式并讲话指出,南京大屠杀惨案铁证如山、不容篡改。中新社记者 廖攀 摄

  中新网12月13日电 综合报道,13日上午10时,中国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举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仪式并发表重要讲话。对此国际舆论高度关注,评论普遍认为中国隆重纪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意在铭记历史,但与外媒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日本主流媒体安静异常,鲜有相关报道。

  法新社报道了本次公祭仪式的主要流程,并援引了习近平的讲话:“历史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改变。任何人要否认南京大屠杀惨案这一事实,历史不会答应,30万无辜死难者的亡灵不会答应,13亿中国人民不会答应,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与正义的人民都不会答应。”

  法新社指出,中日关系因历史问题等持续紧张,今年2月,中国以立法形式确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以及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但日本仍不承认30万人在南京大屠杀中被害,此举引发中国对其历史观的强烈指责。

  美联社称,中国今年提高了相关纪念活动的规格,并以此铭记重要的战时事件,与此同时,中日关系持续低迷。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其他领导人出席纪念仪式,也说明中国正致力唤醒对日本当年野蛮侵略行径的记忆。

  路透社也发表评论,指出在过去的一年中,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参拜晋国神社一度引发中日关系紧张,今年中国高调举行南京大屠杀纪念日,是要深刻凸显这一象征性标志。

  德国全球新闻12日发表的文章称,1937年12月13日“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一天”。南京大屠杀被认为是与奥斯威辛集中营和广岛轰炸并列的事件,所谓二战中的三大悲剧,或称“亚洲的奥斯威辛”。而日方往往回避这一历史事实。中国今年首次举行国家公祭,希望能铭记历史,并对国民进行教育。

  与欧美媒体形成对比的是,日本国内媒体此次显得安静异常。公祭日前一天(12月12日),日本六大主流报纸关于南京大屠杀和中国国家公祭日几乎没有报道。日本国内互联网媒体也只有引自中国媒体的报道,基本看不到本土媒体评论。

  日本早稻田大学的一位政治学者分析称,近年来,日本教科书上对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或只字不提或模糊处理,民众知之甚少。与众所周知的慰安妇等问题不同,南京大虐杀在日本国民心中没有形成概念。而且日本某些势力也开始转换策略。他们认为,一再大肆否认反而挑起民众对这一问题的关注,还不如绝口不提,彻底让这段历史在日本消失。日本左翼媒体对这一事件掌握的资料不多,右翼媒体又故意抹杀,因此就出现了日本媒体对“南京大虐杀”纪念日、中国国家公祭日冷淡处置的奇怪现象。

(原标题:外媒关注中国国家公祭日 日本媒体鲜有报道)

编辑:SN117

相关阅读

用国家公祭将历史刻在人心

谴责那些否认和篡改历史的丑陋行为,是一次表态。对不断抬头的日本右翼势力,对于他们不断否认历史的行径,需要用国家公祭这种形式来表达中国立场。相信日本的年轻人也会关注中国的国家公祭日,他们有权利知道这段历史,避免被日本右翼扭曲和篡改的历史所蒙蔽。

日媒在国家公祭日安静异常

12月12日记者翻遍了当天日本六大主流报纸,关于南京大屠杀和中国国家公祭日,竟再无只字片语。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即使在日本互联网上也只有引自中国媒体的报道,基本看不到本土媒体的评论,好像“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完全是另一个国家的事,与日本没有半点关系。

垃圾短信为什么会躲着高官走

本来以为垃圾短信是每个人共同的烦恼,没想到这里面,我们的领导也有特权——只要你是一定级别的官员,就可以不必受到垃圾短信的骚扰。这样的“国家机密”,不是媒体扒粪扒出来的,是运营商自己说的。

意味深长的“少年不可欺”

假如大家都提防着自己的创新思想被偷走,何来创新火花的碰撞?我国要成就为创新大国、强国,就必须重视每一个创新的微光。

  • 美国教授与川菜馆老板的4美金纠纷
  • 大学生休学创业需要时间而非褒贬
  • 古代女人来月经用什么
  • 贤君刘备与奸臣曹操谁更“奸”
  • 《奔跑吧兄弟》蛇精病们现原形了
  • 离婚尽量做到散买卖不散交情
  • 宝岛台湾邂逅世界最美地铁站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