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2月27日18:13 央视

  据统计,在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中,我国出境游人数达到518.2万人次,又创新高。出国旅游,“购物”在所难免,今年都有什么商品出现在了中国游客的“购物清单”上呢?体积大、重量沉的电饭煲为何受中国游客追捧?

  央视记者对中国游客在各国的购物情况做了一个简单的梳理,发现去欧美的游客比较偏爱名牌包、化妆品。其中,法国的化妆品、德国的刀具,都很受青睐。在亚洲国家当中,去韩国的游客也很愿意为当地的化妆品埋单,而去日本的游客选择最多的却是类似电饭煲这样的小家电。这就有些令人看不懂了,难道国产的电饭煲不具备日本电饭煲的功能吗?为什么众多中国游客会选择大老远从日本拎回十多斤的电饭煲呢?记者用实验对国产电饭煲和日本电饭煲做了一个对比。

  实验:中日电饭煲煲饭大PK

  公平起见,我们在国内和日本分别选择了一款四千元左右的,功能相近的电饭煲进行实验,而这个价位的日本电饭煲也最受中国游客的喜爱。

  实验中,工作人员选择相同的水和米,且严格按照各个品牌电饭煲对水、米比例的要求,做上了两锅米饭。同时,在小区里随机找到了十位烹饪经验丰富的大爷大妈,参加本次试验。他们将试吃这两锅米饭,选出自己认为口感好的一锅。当然,他们并不知道自己试吃的米饭是哪个品牌的锅煮出来的。

  拼外观:国产触屏显示vs日产中规中矩

  从外观上看,同等价位的两款电饭煲,国产的具备触屏显示功能,日本产电饭煲的外观则显得中规中矩一点。据了解,日本也有触屏功能的电饭煲,但是价格要贵上一些。

中日电饭煲PK
中日电饭煲PK中日电饭煲PK、

  拼口感:大爷大妈更爱国产电饭煲煲的饭

  米饭煮好后,工作人员在事先准备好的纸碗上标上了A、B的标识,将日本电饭煲煮出来的饭,盛进了A碗当中,国产电饭煲煮出来的饭盛进了B碗当中。而每位大爷大妈都会分别拿到A、B两个碗,在不知道碗里的米饭是哪个锅煮出来的情况下,选择口感好的。

  结果,在十位参与实验的大爷大妈中,五个人认为B碗里的米饭更好吃,符合自己的口味,也就是国产电饭煲煮出的米饭;三个人认为A碗里的米饭略胜一筹,也就是日本电饭煲煮出的米饭。其他两个人则认为差不多,没太大区别。


中日电饭煲PK
中日电饭煲PK中日电饭煲PK
    拼营养:国产、日产区别不大

  当然,光靠品尝似乎并不能看出两个电饭煲的差别,我们又用这两锅电饭煲做出来的米饭在实验室里进行了一次比对。测试的内容就是两个电饭煲煮出来米饭的糖分、氨基酸等指标。结果显示,并没有太大的差别,在一些指标上,国产电饭煲煮出的米饭甚至更有优势。

  日本专家:两国制造技术差异不大

  日本电饭煲资深专家宫口淳一,从业经验超过40年,曾经在日本东芝等公司从事研发工作,目前在我国的一家电器公司供职。对于两国生产的电饭煲差别究竟在哪的问题,宫口表示,两国在电饭煲制造技术上并没有太多的差异。

  宫口先生带着记者看了几个他正在研究的电饭煲内胆,他说,现在很多国内电饭煲采用的内胆材料、涂层技术并不比日本落后,但这还不是做出一锅好米饭的核心。“在日本,实现全面加热、均匀加热,是每个厂商希望达到目的。因为均匀加热之后的米饭更香甜,各家厂商也是朝这个方向在做宣传。与其说核心技术是锅,还不如说是一种加热方式。”

  加热方式是电饭煲核心技术

  宫口先生告诉记者,一般的电饭煲是通过内胆底部的一块电热铁进行加热的,容易造成加热不均匀。而IH立体电磁加热技术可以实现全方位立体均匀加热方式,并且可以精确地控制热量满足不同烹饪方式的需求。

  “虽然中国在IH方面的发展是晚于日本的,但中国在技术方面的发展较快,现在跟日本的IH技术在控制方面没有什么差别,基本上达到了同样的技术水平。”

  此外,一些国内企业的IH技术还特别在日韩申请了专利,这样的电饭煲在国内基本上不到一千元就可以买到。在宫口先生看来,中国制造在工艺、技术上并不落后,但是日本人似乎更加愿意花时间精力研究更为昂贵、精细的电饭锅,有的电饭煲内胆甚至是全手工打造,这些电饭煲在日本的售价都超过万元人民币,而中国品牌完全没有这样的产品。


中日电饭煲PK中日电饭煲PK
    日本制造究竟强在哪儿?

  “小家电”一度是中国制造的擅长,但是眼下,同样的价格,中国消费者宁可选择日本的中端产品,也不愿意购买国产的高端产品。甚至有人愿意花上万元购买日本的高端电饭煲。这究竟是为什么?日本制造的魅力究竟在哪?

  在日本,上万元人民币的电饭煲并不在少数。印象、虎牌、松下等家电公司都有自己的明星电饭煲,价格也是高的惊人,甚至出现价值人民币四万元的电饭煲,而有些厂家更是生产了全手工铁质内胆。宫口先生表示,在日本的每个厂商竞争都很激烈,各自有着自己的路线,一般不会去模仿别人的东西,所以他们各自为营,拥有自己的核心内锅技术。

  事实上,不仅仅是电饭煲,高端产品成了每个日本品牌不可缺少的布局,即便是向来以“便宜”著称的日本车也不例外。日本汽车品牌本田、尼桑日产、丰田,价位都比较亲民,但是这三家车企都同时拥有自己的高端品牌讴歌、雷克萨斯、英菲尼迪。专家指出,这就是所谓的顶层设计,占领了制高点。而对于高端产品的战略布局,实际上是对质量、技术能力的体现,消费者自然更加信任他们。

  董明珠吐槽国产空调:弄虚作假骗补贴

  格力公司董事长董明珠表示,中国制造技术必须升级,以空调行业为例,日本在1995年就全部是变频时代。

  早在上个世纪,日本就实行了所谓的“领跑者”计划,采取针对先进节能空调产品的补贴措施,不断更新补贴的技术门槛,拉动技术进步。如今日本国内99%的空调都是变频空调,而在我国变频空调的份额只有10%。

  提到眼下的中国市场情况,董明珠更是打开了话匣子:“我们中国到现在为止还依然有大量的定频产品,因为你允许他生产,定频和变频相差一千块钱,消费者当然就要买便宜的。”

  在董明珠看来,日本不断提高补贴的技术门槛,在执行力度上确实值得中国电器行业学习。“你监控的手段不到,无形之中就导致了一个不好的现象,就是大家不研究技术了,偷工减料、弄虚作假,就能即时获利,谁还去研究呢?特别是我们为了打造百年企业的品牌,这样的意识可能问题更严重。在我印象当中,很多没有空调的企业,突然冒出来很多,都在做空调,而且一做就是有能效等级,达到了可以补贴的标准。”

  价廉物美 让中国制造“丢西瓜捡芝麻”

  中国制造一直想着做大做强,但是小家电在国人眼中,常年来都是一直是“薄利多销”的代名词,看着并不起眼的“小家电”在邻国卖到了上万元,而且为此埋单的还是本土市场的消费者,这样的情形多少都会让中国制造有些“脸红”。那么中国制造究竟出了什么问题呢?

  记者走访了国内的一些家电卖场,发现价格促销,已经成为大多数产品的首选。

  销售人员表示,大部分消费者看中的还是价格、性价比。

  长期以来,中国制造主要靠价格优势取胜,“价廉物美”让中国制造到处开疆辟土,但是也带来了不少的烦恼,在国外的商场里,很多产品实际上都是“中国制造”,一旦印上“洋品牌”,价格立即水涨船高。但是,你根本无法清楚了解,是哪家中国企业在背后默默付出。就连国人也对“中国制造”颇有微词。

  价格战的后遗症之一,就是技术研发上投入不够,一部分企业乐于靠“山寨”外国货抢占市场,一部分企业想投入研发却不具备实力。久而久之,形成了恶性循环,就在“中国制造”通过低价,为外国货代工,在海外市场上攻城略地时,外国公司却靠他们售价不菲的产品将中国客人牢牢攥在手里。除了质量、技术,卖的更是信誉。

  央视微评:中国企业需要脚踏实地

  有人说,去国外买家电,一定程度上,是消费者的不理性、难逃崇洋媚外之嫌,而事实上,这反应的确实中国人生活水平提高,国民购买力提高,物美价廉的“便宜货”,已经不能满足一部分消费者的需要了,为了更加优质的产品,更加有信誉的品牌,他们不惜花上更多的钱,而这也切切实实,戳痛了习惯靠“便宜”走天下的“中国制造”。

  在某些程度上,中国制造还很年轻,技不如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有一天,即便是出现了技术过硬的中国制造,也会被长期以来“廉价”、“质量低下”的刻板印象所拖累。看来,中国制造未来的集体形象确实需要这一代乃至下一代的中国企业脚踏实地,好好塑造。

相关阅读

“马桶盖”与大学生创业

在传统的“面子就业”、“精英就业”观念影响下,大学毕业生就业存在地域集中、行业集中、岗位集中的问题,一旦“偏离”大家定位的行业、职业,就会遭遇教育浪费和人才浪费的质疑,如此一来,那么多大学毕业生究竟到哪里就业?改造我国传统行业的力量来自哪里?

27岁研究员何时不再"特聘"

与27岁博导不协调的也从来不是她的年龄问题,而是当下我国的职称评价制度。这个制度,根本无法为青年才俊实现学术梦想搭建理想的平台,甚至会打击相当一部分人的进取心和工作积极性。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讲,我国绝大部分高校中的青年教师也没有一个合理的职业上升通道。

如何理解“适量饮酒”?

简而言之,指南的准确意思是:如果是有饮酒习惯的成年人,那么应该把饮酒量控制到“适量”;如果本身不饮酒,那么不要为了“可能对身体有益”而去饮酒。

日地产商把PM2.5拒于宅外

日本人比较喜欢的独栋住宅,因为四周相对空旷,一旦遭遇PM2.5等污染物袭击,往往是防不胜防。开发商为这部分住户也量身打造了空气过滤系统,能有效防止PM2.5及花粉、灰尘、黄沙进入室内。

  • 科普:这条裙子是白金还是蓝黑色(图)
  • 为了公平正义法院将有哪些变化
  • 雍正继位那天发生的诡异事件
  • 鲁迅的韧性从哪里来?
  • 张伟平“十宗罪”虚实剖析
  • 木子美:想要性匹配的炮友就别当特工
  • 伊朗一夫三妻家庭的爱恨情仇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