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卢义杰 王亦君 实习生 谢亚乔

  3月15日上午9时20分,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在人民大会堂接受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代表们的表决。

  媒体席上,摄像机、照相机齐刷刷对准了主席台两侧的电子显示屏,当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的表决结果出现时,快门声连连响起。

  显示屏上出现了清晰的数字: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赞成票2619,反对票213,弃权票44;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赞成票2529,反对票284,弃权票61。这两组数据意味着两高报告双双获得10年来最高的赞成率。

  多年来,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各个表决事项中,两高工作报告的赞成率一直处于“洼地”,低于政府工作报告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

  自2006年开始,两高报告的赞成率从未超过85%,其中最高法报告赞成率只有3年高于80%。今年,它们双双突破85%,最高法工作报告达到91%,最高检工作报告也有87.9%,成为10年来收获的最好成绩单。

  “我做法律这行40多年了,只看事实,不看其他。”全国人大代表、《广州律师》杂志主编陈舒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说:“今天两高表决的高通过率说明,只要工作做得好,得票自然也多。”

  全国政协委员、成都国浩律师集团合伙人施杰表示,两高报告的高赞成率在他的意料之中,“最打动公众的就是两高对于错判案件的回应态度”。

  两高报告中都对冤假错案进行了反思,最高法用的是“自责”,最高检用的是“反省”。两高报告中都用较大篇幅讲了自身的反腐,最高法工作报告中说“以零容忍态度坚决惩治司法腐败”;最高检工作报告说“依法查办职务犯罪,保持惩治腐败犯罪高压态势”。

  为回应公众关切,两高报告都用大篇幅提到了民生,最高法报告中称“坚持问题导向,践行司法为民,以司法手段保障民生”;最高检报告说“充分发挥检察职能,服务改革保障民生”。

  “从这些表述中可以看到两高努力回归司法公平、社会正义的本质要义。”施杰说。

  全国政协委员、南开大学法学院副院长侯欣一清楚记得“1317件”这个数字。最高法工作报告提及,各级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再审改判刑事案件1317件,其中纠正一批重大冤假错案。

  呼格吉勒图案写入两高报告、念斌案等多个冤错案件的平反同样给全国政协委员、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副会长朱征夫留下深刻印象。他说,冤错案可能发生在每个人的身上,如果不吸取教训,每个人都可能成为冤错案的牺牲品。两高努力纠错,就是要把法律作为保障公民权利的底线。

  陈舒认为,今年的两高报告文字简洁,清晰明了,对其中提到的每一个涉及的案件和法律用语都有详细解释,代表能听得清楚,看得明白。“两高报告高票通过,确实因为两高工作有很多亮点,尤其是对司法公开大家比较满意。”陈舒说。

  近年来,两高不断加强与代表委员的联系。在全国两会前都会派出负责人,在各个省份与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座谈,听取他们对过去一年工作的建议。

  今年1月中旬,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新乡市糖业烟酒有限公司董事长买世蕊在郑州参加了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出席的一个座谈会,和十多名全国人大代表一起,与曹建明面对面,给检察院工作提意见建议。

  “当时曹检察长的态度很真诚,我们谈的很放得开,许多问题讲起来不留情面。”买世蕊当时提了加强人大代表对检察机关工作的监督问题,曹建明当即表示,检察机关一直很重视人大代表的监督作用,今后将创造条件提供便利。

  最高法获得最多的反对票出现在2013年,总共有605票,最高检则在2008年获得514票反对票。今年两高报告的反对票数量虽然为10年来最低,但反对票的存在依然有意义。

  朱征夫说,全国人大代表有权力表达反对意见,“反对票的存在正说明两高工作还有努力的空间”,这说明大家对司法公正、社会治理、大力反腐还有更大期盼。他希望,司法改革能进一步向去行政化、去地方化推进,形成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为法官创造良好的判案环境。

  “司法的每一个进步,老百姓都是受益人。”朱征夫说。

  本报北京3月15日电

(原标题:两高报告表决通过 赞成率创十年新高)

相关阅读

仇和曾经这样铁腕反腐

在主政沭阳初期,仇和搞得当地“官不聊生”,加上他的“大胆改革”,当地的面貌逐渐改变。他不仅在当地官场获得了绝对权威,也因为城市面貌的改善,治安的好转,官员被震慑,而在当地民间获得了不错的口碑。

除开枪中国还能对缅甸做什么

尽管外交部在第一时间作出回应并严厉谴责,外交部副部长更是在深夜召见缅甸驻华大使当面申饬,然而更多网民关心的是:我们除了开口说之外,还能做些什么?

徐才厚死了,谁该感谢他?

他的死,在2015年3月16日这一天,使得多少人得到了自我救赎。我相信,将来,有一天,终究会有人在他的墓前,给他送一朵小花,默默的对他说:“你那天终于死了,要不我们可怎么办啊。”

哪里楼高就买哪里

正视城市未来,必须告别“摩天大楼诅咒”。摩天大楼诅咒是一种将经济衰退与摩天大楼关联的奇怪现象,首先提出这一看法的是德意志银行研究主管劳伦斯,他认为“摩天大楼立项之时,是经济过热时期;而摩天大楼建成之日,即是经济衰退之时”。

  • 西方媒体抹黑解放军有五大伎俩
  • 缅甸招惹中国对自己能有什么好处
  • 一张处方暴露紫禁城宫女的隐私
  • 毛姆注定要与一场八卦风暴紧紧相连
  • 成龙接小龙女回家只是网友一厢情愿
  • 男同母亲与某同妻推心置腹的私信交流
  • 养生才不是炖点银耳煲点参汤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