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东方周刊》记者吕爽/上海报道
随着感染人数的上升,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在人与人之间的传播情况被印证。
韩国保健福祉部6月3日通报,6月2日韩国新增5例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确诊病例,至此,韩国MERS确诊患者增至30人。韩国教育部长黄祐吕6月3日宣布,为预防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疫情传播,韩国209所学校当天停课。
根据中国国家卫生计生委通报,广东省惠州市出现首例输入性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确诊病例。中国首例输入性MERS患者为韩国人,是韩国MERS病例的密切接触者,目前患者仍在定点医疗机构进行隔离治疗。
新病毒MERS来袭,全球公共卫生领域再次经受考验。
MERS:病死率高,传播率低,无疫苗
MERS病毒、SARS病毒,以及引起普通感冒的病毒等,均属于冠状病毒。2012年9月,MERS病毒首次威胁到人类的生命。
由荷兰国立公共卫生和环境研究所、荷兰鹿特丹伊拉兹马斯医学中心、德国波恩大学医学中心等共同开展的病毒来源研究表明:单峰骆驼可能为MERS 病毒传染源。
在调查了MERS冠状病毒的感染途径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感染与免疫中心以及沙特阿拉伯国王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也认为,骆驼可能是这种病毒传播的源头。研究人员估计,沙特阿拉伯国内大约四分之三的骆驼都带有这种病毒。
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的知名感染专家卢洪洲教授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表示,MERS虽然病死率高于非典(即SARS),但是该病毒传播率却比非典低,而且可控可防,市民不必过度恐慌。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信息,针对MERS病毒,目前尚无可用的疫苗或特异性治疗方法。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李华茵向本刊记者介绍,目前的治疗方法是基于病人临床状况的支持对症治疗(即维持及帮助机体功能的治疗),并非特定的抗病毒治疗。
2013年,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姜世勃教授团队研究发现一种可抵抗MERS病毒的高效多肽抑制剂,研究成果于2014年1月发表在国际权威杂志《自然通讯》上。
但是实验室成果离临床应用还有一定的距离。“从实验室成果到临床应用之间,还要经过临床试验,通过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批才能投入生产。”李华茵说,“但如果MERS大规模流行的时候,可能会开通绿色通道,快速用于病人的救治。”
传染病病毒为何突然多起来
从多方面来看,MERS病毒的故事并不陌生,它只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众多病原体中的最新品种之一,这些品种可让人或动植物感染疾病。
继SARS之后、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甲型流感(H1N1)、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人感染禽流感(H7N9)等疾病此起彼伏,不断进入公众视野。
但传染病的发生并非无根无源,其越来越多与病原体的不断变异有关。
与包括艾滋病(HIV)、SARS、H5N1(禽流感)和H1N1(猪流感)在内的近三分之二新型疾病一样,MERS也被认为是通过动物传染病或是一些巧合事件,从动物传到人类身上,开始给人类带来困扰。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研究员谭文杰曾指出,迄今为止,全球超过半数的新发和突发传染病,均为动物源性的病毒性传染病,这一比例还有增大趋势。
“环境变化巨大,病毒对环境不断适应,不断产生新的变异。除此以外,人们的活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接触各种病原体的机会增多。”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防治所急性传染病防治科副主任陈健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虽然老百姓感觉近十年的传染病病毒突然多起来,但其实并非如此。”陈健说,传染病监测体系的日益完善,以及基于互联网的报告信息系统等,都使新发传染病的发现和报告更加敏感。
“PCR等检测技术的发展和各级疾病控制机构检测能力的提升,让我们易于发现新型的病原体。” PCR是现在实验室常用的技术手段之一,一般用于病原的检测,分子机制中各基因的检测以及与遗传相关的检测。PCR在医学检验学中最有价值的应用领域就是对感染性疾病的诊断。
人口流动得越多、越快,病原体传播也越快捷、越方便。500多年以前,鼠疫菌“坐在”商人和士兵的船上,从一个国家传到另一个国家,再到引发一次世界大流行,往往要花几年工夫。“现在,病毒“坐上”飞机,十几个小时就能飞到地球的另一端。”陈健说,“对于不断出现的新发传染病,需要联合全球的力量进行防控。”
抵抗新病毒
“因为没有抗体,对于新型呼吸道传染病而言,所有人都是易感人群。”李华茵说,“但是根据个人状况,感染后的轻重程度是不一样的。”
据她介绍,相对来讲,免疫力较差的儿童、老人以及患有基础性疾病,如冠心病、慢性气管炎、糖尿病等人群更加高危。同时,一线的医护人员也是高危人群。
对新型呼吸道感染病,除了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个人的防护也非常重要。
“手卫生非常重要,勤洗手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措施。免疫力差的人尽量少去动物养殖场所,尽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以减少可能与患病人群的接触机会。”李华茵建议。
此外,“良好的‘咳嗽礼仪’也很重要。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甚至是衣袖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喷嚏后洗手,尽量避免触摸眼睛、鼻或口。”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