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西藏的“粮仓”,青稞主产区日喀则市深化农业供给侧改革助力脱贫攻坚,大力发展种养加产业。日喀则藏研食品有限公司已将加工能力10万吨的青稞加工厂落户江孜县。这不仅将直接增加青稞种植户的收益,还能解决当地300多贫困人口就业。图为工人正在该加工厂的一号工厂工作。本报记者 代 玲摄
雪域高原令人向往,然而西藏也是全国最大的集中连片贫困地区,西藏自治区2015年建档立卡贫困人口59万人,贫困发生率达19%。
如何摆脱挥之不去的贫困,让高原长久富足?西藏给出的答案是:激活内生动力,大兴特色产业,在绿水青山中安家乐业。2016年,西藏全区14.7万贫困人口脱贫,1008个贫困村居达到退出标准,10个贫困县区达到脱贫摘帽标准。
“造血”培育内生动力
说起西藏的贫困特点,西藏自治区扶贫办副主任普珍用了几个词概括:大分散、小集中,贫困发生率高、致贫因素多、返贫压力大。
错综复杂的贫困状况增加了精准识别的难度,西藏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一看房,二看牛羊粮,三看劳动力强不强,四看有没有读书郎,五看思想状况。同时对贫困户的确定制定了严格的程序。
普珍告诉记者,针对59万人致贫的不同原因,西藏分类推进扶贫举措:对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实行易地搬迁,森林草原的农牧民得到生态补偿,有产业基础的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对缺乏劳动技能的实施技能培训和转移就业;对因病致贫的提供医疗救助保障等。
“扶贫不养懒汉,不能靠在墙根晒太阳,伸着手来要救济。”普珍说,各种扶贫举措重在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动力,帮助其实现长远稳定致富。
拉萨市曲水县三有村村民尼玛家有6口人,丈夫残疾,一家人的生计就靠着尼玛和家里的3亩多地。2015年,尼玛一家全部被认定为贫困人口,全家还享受低保。“但只‘输血’不‘造血’,尼玛家以后咋办?”派驻三有村工作队队长央宗说,村里商议后,鼓励尼玛去村里养牛合作社打工,有了工资收入。此外,尼玛家还替合作社养了几头牛。
一家贫困户一个劳动力有一技之长就能实现脱贫,西藏重视各项就业技能培训。江孜雪域阳光民族传统职业技术培训学校免费为有就业需求的贫困户开设厨师、电焊、缝纫、机修等课程,自2016年以来,已培训贫困人口178人,其中22人自行成功创业,转移就业156人。
发展特色产业拔穷根
“结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西藏找准特色发展产业,让贫困户在家门口稳定增收,拔掉穷根。”西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丁业现说。
在白朗县彭仓村,家家户户的地里架起蔬菜大棚种植各种蔬菜,两层高的藏式小洋楼成排而立。而在10多年前,藏土豆、牛羊肉和青稞面还是彭仓村农牧民餐桌上不变的“老三样”,彭仓村则是远近有名的贫穷村。
变化始于蔬菜产业的培育,在山东援藏干部的帮助下,白朗县引进蔬菜种植技术,彭仓村成为蔬菜大棚技术推广示范村。
为鼓励大家种菜,老支书边巴顿珠和几个村干部带头种,头年收入就大大高出种青稞。村民们看到甜头后,逐渐开始大规模种植。到2016年,在蔬菜产业拉动下,彭仓村村民年人均收入1.05万元,成为白朗县第一个“万元村”。白朗县也成为名副其实的“蔬菜大县”,全县共有3000多户农户种植了5460个蔬菜大棚,产值过亿元。
“发展产业是促进西藏群众持续增收、摆脱贫穷最有效途径。”丁业现说,近几年,西藏持续推进特色扶贫产业体系建设,形成以日喀则市为主的优质马铃薯生产基地,以阿里为主的藏西北绒山羊生产基地,以拉萨、山南为主的无公害反季节蔬菜生产示范基地,以林芝为主的藏猪养殖基地等,实现群众增收10亿多元,受益群众160多万人。
高原村民吃上“生态饭”
日喀则市桑珠孜区聂日雄乡格地村索朗次仁家是贫困户,因为已故父亲生前患病,全家借债20多万元。2016年,乡政府给家里5个劳动力安排了生态补偿就业岗位,在桑珠孜区木村2000亩树林当护林员。
“去年,我们一共拿到了1.5万元的生态补偿岗位资金。”索朗次仁说,他把这笔钱当做启动资金,购置了糌粑磨和面粉磨,打算再做点副业,早点还债脱贫。
西藏还有很多像索朗次仁这样受益于生态保护的贫困户。普珍说,西藏是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自治区让广大贫困农牧民参与公益林管护、湿地保护等,每人每年补助3000元。
实施生态保护还让更多的村因为生态旅游而脱贫致富。坐拥丰富自然风光的雪域高原,每年吸引着成千上万游客,也为贫困户带去了脱贫机遇。
定日县,一个居于边境的小县城,以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屹立在其境内而闻名。定日县副县长杨富量介绍,近几年,依托珠穆朗玛峰,定日在旅游上大做文章,延伸产业链,精细旅游服务,拉动更多贫困户脱贫致富。
从定日去往珠穆朗玛峰、紧挨扎西宗乡的公路边上,一座拥有29间房的两层家庭旅馆正准备向游客敞开大门。杨富量说,这座由县政府引导投资的旅馆为脱贫而生,今年将以每年15万元的价格对外出租,届时扎西宗乡22户贫困户每年都能得到1500元分红。
在珠峰大本营,有的贫困户已经得到了旅游带来的实惠。今年36岁的措珍供着上大学的妹妹读书,家里经济拮据,几年前,她到珠峰大本营经营一家帐篷旅馆,同时卖点简单的藏餐,一年的纯收入2万至3万元。(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李华林 代 玲)
责任编辑:张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