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7年08月11日09:45 大洋网

分享

自主研发的多器官功能修复系统

中山一院,医生在进行“不中断血流”肝移植手术。

大洋网讯 记者昨日获悉,由广州医生团队操刀的全球首例“不中断血流”肝移植手术,近日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成功完成。

器官移植技术问世63年以来,志愿者捐献的器官要经过“灌洗、低温保存、再灌注”的技术处理,才能移植到受捐患者的体内,这已经成为“医学常识”,也被写入医学教科书。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器官移植团队另辟蹊径,于7月23日在为一名肝硬化合并小肝癌的患者进行肝脏移植时,创造了“不中断血流”的新纪录,并于8月8日成功开展了第二例同类手术。这一创新成功破解了器官移植的世界性难题,有望改写世界器官移植事业的历史,推动我国成为器官移植这项医学尖端技术的领跑者。

全球首例“不中断血流”人体肝移植术的发明者,是我国著名器官移植专家、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以下简称中山一院)副院长、器官移植科学术带头人何晓顺教授。昨日下午,在接受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专访时,何晓顺指出,采用这项移植新技术,捐献的器官不需要灌洗,也不需要放在冷藏箱保存,让捐献者转赠的“生命礼物”少受损伤,最大限度地保护了器官的功能,使器官以更“鲜活”的状态在受捐患者的体内立即“工作”,从而极大地避免了器官移植的常见并发症。

“这项技术是对现有器官移植技术颠覆性创新,更是我国学者对整个器官移植领域的重大贡献。”著名器官移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学浩“点赞”这项新技术。他指出,该项技术将使器官功能得到最大的保护,器官的损伤将降至最低,甚至有可能降低排斥反应的发生,将能极大改善器官移植受体的疗效。“更令人振奋的是,该理念完全有可能拓展至其他器官的移植。”王学浩表示,这项技术有望颠覆传统的器官移植理论与实践,将器官移植学科的发展带入一个全新的时代。

传统“灌注冷藏”术器官难免受到损伤

何晓顺介绍,传统器官移植技术包括“三部曲”,也就是器官获取、保存及植入等环节。

简单来说,医生将肝脏从捐献者体内摘除过程中,先用保护性的化学溶液进行灌洗、降温。随即,因缺血而颜色发白的肝脏被放入0℃~4℃的器官保存液中保存,再植入移植受体的腹腔。随着血液流入新肝,原本冰凉的肝脏重新变得温热,表面变为鲜红色。当胆管有金黄色的胆汁流出时,移植成功。

在这个过程中,器官一旦离开捐献者体内,便处于“无血流供应”状态从数小时至数十小时不等,不可避免地遭受缺血、冷保存及再灌注的损伤,导致肝功能受损。而这些不利因素,正是影响移植疗效乃至导致移植失败的最主要原因。

“供肝的质量和保存的时间长短,是保证换肝成败的关键因素。”何晓顺说,肝脏缺血15~30分钟就会坏死,无法移植。而在传统移植模式下,受到损伤的肝脏移入患者体内,肝功能多少都会“打折扣”。

“我们用转氨酶来评估肝功能受损的程度。换肝的病人术后转氨酶高达数百乃至数千,都是挺常见的情况。”移植医生赵强说,新肝植入病人体内,重新恢复血液供应,医学上称为“再灌注”,这一过程也会发生险情。

由于供肝要用低温的灌注液冲洗、保存,原来残存在肝脏内的灌注液可能在血液恢复供应的一瞬间,“冲入”患者的体内。这一冷热交织的巨大冲击,会导致患者血压低、心率加快甚至心脏停跳,医生称为“灌注后综合征”。若手术时麻醉技术不够精湛,或情况过于严重,就有可能危及患者生命。然而,这种“不中断血流”的肝移植技术,可以将这些传统手术遇到的难题迎刃而解。

自主研发新设备

模拟人体对器官供血

“器官移植医生的职责,是将捐献者送出的‘生命礼物’完好传递给病人,我们希望让这份珍贵的礼物少受损伤,最大效率地发挥作用。”何晓顺说,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多年来,他带领团队一直在思考和探索。

何晓顺大胆假设,如果在移植过程中始终保持器官的血液供应,器官就能以最鲜活的状态移植给患者,上述难题将迎刃而解。然而,这个设想最大的困难在于:肝脏离体后,谁来为其提供血液供应?

现代医学的发展,有规律可循:技术创新必须有坚实的技术储备,以及恰到好处的“灵光一现”。对技术瓶颈的突破,往往离不开设备的创新;而创新者“灵光一现”的背后,则是经年累月的潜心钻研和屡败屡战。

器官移植技术的新突破,便完美体现了这一规律。中山一院从数年前开始致力于自主研发“多器官功能修复系统”。这种系统可在手术前模拟人体的机制,为器官提供血液。在研发的过程中,何晓顺进一步提出了“科学假设”:只需对“多器官功能修复系统”稍加改进,并重新设计移植手术,就可解决器官移植中的缺血损伤问题。

成功将肝脏以“最鲜活”状态移植给患者

5年来,何晓顺团队在大动物身上进行了近百例移植实验,并获得了一系列技术创新。“如何做到断离血管、接入机器的同步性,这是最棘手的。”何晓顺解释说,每个肝都有四根维持肝活力的管道———肝动脉、门静脉、肝静脉和胆管,这些管道就像树枝一样会有分支,医生在切除供体肝时,精心挑选了血管的“三岔路口”。“路口”的两端连接肝脏和动脉,维系着血液供应,第三个端口则可接入机器。

摘取器官前,医生先将连接肝脏的血管接入“多器官功能修复系统”,在断掉原有血液供应的同时,由“多器官功能修复系统”替代人体的供血机制,从而实现平稳过渡。供肝植入移植受体时,将受体的血管接入“多器官功能修复系统”,在由受体的血液循环系统“接管”器官的同时,将机器撤离。在这个过程中,肝脏里的“血一直是热的”。

7月23日,中山一院何晓顺团队成功地实现了全球首例“血流不中断”人体肝移植术,将肝脏以“最鲜活”的状态移植给了患者。据何晓顺介绍,手术过程比常规肝移植更平顺,术后肝功能指标明显优于传统肝移植手术。

据何晓顺介绍,8月8日,该团队成功开展了第二例同类手术,今天将开展第3例手术。作为国内器官移植重镇,该院将常规开展这一新型移植手术。

首现器官“离体状态”下长时间保持活力

记者获悉,“不中断血流”器官移植理念的成功实践,除了从根本上避免了传统器官移植技术的先天缺陷之外,另一个重要成果是成功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多器官功能修复系统”。

据何晓顺介绍,受制于器官捐献的质量和保存条件,捐献的器官并非100%移植成功。“作为器官移植医生,看到这种情况感到非常可惜,希望‘多器官修复系统’未来会发挥巨大作用。”

“多器官功能修复系统”的问世,是医学研究史上首次实现器官在“离体状态”下长时间保持功能与活力。这将为研究器官功能、器官离体治疗、器官功能修复等临床应用提供新的技术平台,为我国临床医学研究实现多学科、多层次的突破提供了可能。

该研究平台为生命科学的相关学科,如生理学、病理学、毒理学、药学、病原学、肿瘤学、生物工程学等,提供了崭新的科学研究平台,具有巨大的研究潜力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系统是怎样工作的?

摘取器官前,医生先将连接肝脏的血管接入“多器官功能修复系统”,在断掉原有血液供应的同时,由“多器官功能修复系统”替代人体的供血机制,实现平稳过渡。

供肝植入移植受体时,将受体的血管接入“多器官功能修复系统”,在由受体的血液循环系统“接管”器官的同时,将机器撤离。在这个过程中,肝脏里的“血一直是热的”。

院士“点赞”新技术

“这项技术是对现有器官移植技术颠覆性创新,更是我国学者对器官移植领域的重大贡献。”著名器官移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学浩“点赞”这项新技术。他指出,该项技术将使器官功能得到最大的保护,器官的损伤将降至最低,甚至有可能降低排斥反应的发生,将能极大改善器官移植受体的疗效。

文/广报全媒体记者 任珊珊 实习生 何碧媚

图/广报全媒体记者 邱伟荣

相关阅读

领导没大格局,团队定一塌糊涂

跟格局小的人打交道,就像被缩骨伞夹住脑袋一样不痛快。

特朗普上任两周签8条行政命令

号外号外,特朗普又出行政命令啦!行政命令有多强,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是XX你就坚持60秒!

解读《西游记》官场文化

吴承恩的人生经历,决定了《西游记》背后必然影射着中国特色的官场文化。

村民为何自掏腰包改造小镇?

没有石油的生活,可能比如今这种依赖石油的生活更加有趣和充实。

  • 九寨沟的九个生死故事(图)
  • 印度朝鲜都不消停,战争火药味渐浓
  • 明朝的廷杖:打屁股也有套路
  • 《莺莺传》:这就是个始乱终弃的故事
  • 这些电影的片名,我保证你听都没听过
  • 一个母亲最心酸的一年
  • 危险!在叙利亚跟当地女孩搭讪要小心
  • 新浪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