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7年11月23日07:00 中国经济网

分享

  核心观点: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李宁认为,要想调控房地产市场,就应切实采取措施防范房地产风险,积极构建房地产调控的长效机制,引导房地产市场预期以推动市场健康发展。

  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土资源部、中国人民银行21日在湖北武汉召开部分省市房地产工作座谈会,部署近期房地产工作,要求进一步落实地方调控主体责任,坚持调控目标不动摇、力度不放松,切实防范化解房地产风险。(11月22日《经济日报》)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三部委现在向社会释放坚持房地产调控的目标信号,就是落实十九大报告提出的让住房回归居住属性的重要举措。

  首先,要想调控房地产市场,就应切实采取措施防范房地产风险。目前,我国房地产市场上产能过剩、风险较大的基本局面没有根本性改变。在这种情况下,调控如果稍有松动,就会引发新的反弹,市场的投机行为就会卷土重来,引发新一轮的房价上涨,房地产市场过热局面将加剧。同时,我国房屋空置率较高,一旦房价反弹,一方面一些开发商会举债开发,形成更多的过剩产能,另一方面一些炒房者也会冒风险进行投资,比如通过银行贷款购房,这样就会进一步放大房地产市场的债务风险。因此,现阶段我国房地产市场必须坚持调控力度,绝不能“喘口气、歇歇脚”。

  其次,应积极构建房地产调控的长效机制。近期,一些地方加大共有产权房屋建设力度,密集出台租售同权等措施,加快房地产租赁市场发展。财政部长肖捷也撰文提到,房地产税收改革正在加快,可能将按照房屋评估价值征收。房地产税收也是房地产调控的长效机制之一,对于化解产能过剩具有重要意义。在长效机制推进的过程中,短期调控措施,如限购、限贷等仍需坚持,而且二者要相互配合,做好政策衔接。长效机制一旦建立起来,那么短期的房地产调控措施不仅不会伤及刚需,同时还有助于逐渐转变居民的购房观念,尤其是在购租并举等措施落实之后,或许还可以逐步满足大众不断增长的购房新需求。笔者认为,这也是房地产市场调控目前不能“喘口气、歇歇脚”的又一重要原因。

  最后,推动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需要引导房地产市场预期。十九大对民生问题的解决思路是: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所以,推动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实现人民住有所居,必须适应国家发展的水平,脚踏实地,按部就班地完成预期目标。

  坚持房地产调控的目标不动摇、不放松,切实防范化解房地产风险,既是当务之急,也是今后工作的重中之重。如果放松调控,让风险无限扩大,那么今后建立长效调控机制将举步维艰,更遑论实现大众“住有所居”的美好期待。(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 李宁)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投稿,原创评论、理论文章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文章:期待监管补位为房地产长效机制清障

     楼市的平衡格局正在逐步形成

相关阅读

领导没大格局,团队定一塌糊涂

跟格局小的人打交道,就像被缩骨伞夹住脑袋一样不痛快。

特朗普上任两周签8条行政命令

号外号外,特朗普又出行政命令啦!行政命令有多强,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是XX你就坚持60秒!

解读《西游记》官场文化

吴承恩的人生经历,决定了《西游记》背后必然影射着中国特色的官场文化。

村民为何自掏腰包改造小镇?

没有石油的生活,可能比如今这种依赖石油的生活更加有趣和充实。

  • 陪孩子写作业致郁?外国家长怎么做
  • 搏击手狂殴妻子致死,悲剧本不该发生
  • 乱世奸雄史思明也曾遭遇“间谍门”
  • 散文:月真正的未来与真相是什么
  • 电影不错但别叫它中国版《杀人回忆》
  • 年轻人为什么越来越懒?
  • 比基尼美女,冰海跳水,南极到底有多美
  • 新浪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