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7年12月01日05:43 21世纪经济报道

分享

本报记者 王峰 北京报道

导读

    “我觉得人工智能和互联网技术现在还很难冲击研究性大学,研究性大学有一个特点,它不光教别人创造的知识,也教自己学校教授创造的知识,这个功能我觉得技术要取代的话还是比较难的。另外,那些一对一、一对二教学的教育精致化大学也比较难被技术冲击。”

    

    人工智能的发展,让“个性化学习”“深度学习”成为可能,从而大大提升学习的质效。但同时,人工智能也具有对现有体制的颠覆作用。

    “大学会不会被颠覆?这不是一个耸人听闻的题目。哈佛大学有一位教授预言,20年、30年以后,美国有50%的大学很可能会被人工智能和互联网线上教学的模式颠覆。”在近日由教育机构爱乐奇主办的学习力大会上,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教授黄亚生说。

    黄亚生长期关注教育,尤其是中国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在这场主题为“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升级”的会议上,黄亚生发表了《教育的核心在于创造性思维的养成》的演讲,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就此专访了黄亚生教授。

    规模型大学最容易受到人工智能的冲击

    《21世纪》:为什么说大学可能会被人工智能和互联网技术所颠覆?

    黄亚生:研究表明,人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是不一样的,比如有的人喜欢晚上学习,有的人喜欢早上学习,但现在大学的设置强迫不同学习习惯的人在同一个时间接受教育,这本身是没有效率的。我所在的麻省理工学院做了一个实验:学生可以在教室里上课,也可以在网上听课。实验表明,两种方法的学习效果之间没有明确的统计意义上的差别。也就是说,网上上课的学习效果和在教室上课的效果是差不多的。为什么?这不是因为老师教的不好,而是因为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最佳的学习方式。另外,在线上学习中,老师会得到很快的反馈。

    人工智能和互联网技术可以实现定制式的教育,这种教育不会硬性地要求所有学生向同一个标准看齐。我觉得最好的竞争应该是人和人自己的竞争,就是说今年的我和去年的我竞争,明年的我再和今年的我竞争,是纵向上的竞争,而不是横向上的。我觉得以后通过技术发展,教育应该是帮助自己改善自己。

    《21世纪》:大学已有几百年历史了,以往是否有过能颠覆大学教育的技术,与现在的人工智能和互联网技术相比有何不同?

    黄亚生:我觉得过去几百年里,大学没有面临被颠覆的局面,相反大学的地位一直在提高,而不是降低,因为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对大学培养的人才的需求在增加。大学之所以强大,是因为大学教育很难规模化,在教室里,一名教授不能同时教太多的学生。但现在,大学教育规模化的问题已经解决了,科技打破了空间、时间的界限,我在美国的大学里教书,远在中国、印度的学生都可以听课。从2003年开始,麻省理工学院就开始把课程免费上网,那时技术还只是单方面的,发展到现在,学生已经可以网上提问、考试,技术更加复杂。

    《21世纪》:那你觉得什么样的大学会被人工智能颠覆?

    黄亚生:以美国为例,美国的大学分为三类:一是以研究为主的综合性大学,如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等;二是具有教育规模优势的大学,如很多州立大学;三是所谓教育精致化的学院,如威廉姆斯学院等。

    我觉得最容易受冲击的是规模型大学,很多规模型大学的教学质量和研究质量都不是那么杰出,而美国大部分大学属于这种类型。我觉得人工智能和互联网技术现在还很难冲击研究性大学,研究性大学有一个特点,它不光教别人创造的知识,也教自己学校教授创造的知识,这个功能我觉得技术要取代的话还是比较难的。另外,那些一对一、一对二教学的教育精致化大学也比较难被技术冲击。

    人工智能考验学习的机会成本

    《21世纪》:除了教学内容本身,关于大学的教育制度有没有可能也被技术所颠覆?

    黄亚生:实际上,现在大学的供应链——准备考试、考试、入学——已经开始被颠覆。现在很多的研究表明,那些GRE标准考试得分很高的学生,不一定与他在真正课堂上的表现有很强的正相关关系,所以现在很多美国大学都只是把SAT、GRE成绩作为参考分。

    麻省理工学院最近推出了一个微型硕士学位,学生不需要去考GRE也能获得入学资格,学生先在网上学习麻省理工学院的课,经过集中考试,我们根据他的考试成绩决定是否录取。如果录取以后,学生还是要入学,但在网上学的那些课算作学分,节约了时间成本、精力成本和金钱成本。网上教育虽然没有颠覆大学教育,但是至少颠覆了部分大学录取的过程。

    再比如诞生不久的密涅瓦大学,它完全不按传统模式去录取学生。现在美国大学的录取工作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大工程,里面有客观的、主观的各种标准。密涅瓦大学完全抛开这些东西,只看学生的考试成绩,考试的设计则考虑考生是否有全面的才能等,我觉得是个非常伟大的创举。

    《21世纪》:联想到中国的高考制度,是否也需要考虑到未来技术的冲击?

    黄亚生:我觉得高考制度一定要改革,高考制度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应试教育在中国成为教育的全部,这是不可取的。我在和从事计算机工程研究的人聊天时,问他们教育的环节中,哪些最容易被人工智能所取代?他们回答的第一个就是高考。

    这就引申出两个问题,第一个是高考本身会被人工智能取代,但更深远的问题是,如果你让16-18岁的学生,花两三年时间准备高考,而这个高考又最容易被人工智能取代的话,那怎么衡量付出的成本?这其中包括实际成本,就是每天学习花费的时间、金钱,更重要的是机会成本,就是在这么长的时间里,为了准备高考,肯定就没办法准备别的东西,而没准备的那些东西可能恰恰是最重要的东西。

    所以我觉得,高考改革呼吁了这么多年,这种呼吁到现在为止都是理论上、观念上的,最有效的其实是技术上的冲击。现在一些高考的内容,我觉得特别没有意义,将来都是可以被机器学习所代替的,如果一个学生对这些内容感兴趣,我觉得他应该去学习,但如果仅仅是为了应试去学习,我觉得就要深刻考虑这个问题了。对中国来讲,不是说要把考试取消,而是要把考试当作教育中一个方面的内容,而且所占比例应该越来越低。

    人工智能会不会是人类的解放?

    《21世纪》:那么在你看来,在面临被技术颠覆的背景下,大学怎样才能继续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

    黄亚生:除了一般意义上的培养人才和创造知识,大学更应该通过破坏性创新和培养颠覆性人才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美国的顶级大学不光培养了很好的计算机工程师、金融分析师,还培养了很多破坏性的创新人才,比如比尔·盖茨、乔布斯、马斯克、扎克伯格,这些人才至少没有被美国的大学所扼杀。

    灵活性是非常重要的,比如比尔·盖茨跟哈佛大学提出要去创业,哈佛大学保留了他的学籍,如果创业不成功随时可以回来。创业有风险,从微观角度来讲是正确的,但是从社会制度设计上来讲,我们应该降低创新和创业的风险。

    中国大学的专业设置是非常专的,学某个专业,差不多所有的课都和这个专业有关系,我觉得应该打破这种局面,中国大学应该更多地发展通识教育。但目前的教育制度要求学生在17岁的时候就要决定他的专业,而且不同的专业有不同的录取分数线,这个我觉得也是不对的。

    另外,我认为应该给学生更多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假期应该更多一些。

    《21世纪》:技术被寄望于带来好的改变,但在实施之中有没有可能走偏?比如慕课就出现了完课率低、在商业模式竞争中不再受资本青睐等问题。

    黄亚生:在我看来,教育一部分可以是营利的,但大部分、主流还应该是非营利的。到现在为止,至少在美国传统的教育体制中,营利的模式都是不成功的。好的大学都是非营利的。比如慕课,一个是哈佛、麻省理工学院的Edx,这是非营利的,另一个是出自斯坦福的Coursera,是营利的。我看好的是Edx,但是总体上也没关系,应该让各种模式去充分竞争,最终的教育质量高低,靠竞争去判定。

    如果传统教育的完成率很低的话,这是一个问题,但线上教育的成本很低,完成率只要不是0,就是一个社会贡献,因为没有网上教育之前,这些人是没法接触到这些课程的。另外,慕课学生的基数很大,即使完课率低,相比于传统招生,还是扩大了教育覆盖。此外,那些没有完成课程的人,也接触了课程,也学到了一些东西。

    《21世纪》:人工智能隐藏的颠覆力量也让学生焦虑,因为很多职业将可能被人工智能所取代,这对学生如何选择专业带来挑战,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黄亚生:应该让学生确确实实按照自己的兴趣去学习。今天大家都在讨论:人工智能时代到来了,医生、律师……都会被替代,大家以后应该学什么才不被淘汰?我觉得这个问题的提出就很有意思,反映出人工智能增加了我们对未来的焦虑。但是我们可不可以换位思考,人工智能会不会是人类的一种解放?就是说,反正你也搞不清楚你的未来是什么样,那就按你自己的兴趣去学习。

    当然这里面有非常深远的经济、社会、政治制度设置的问题。在人、技术、制度三者之间,我们目前的讨论是:技术发展了、制度不变、人来适应,将来能不能变成:技术发展了,人还是追求自己的理想和兴趣,让制度去做调整?

    人们一般认为工作与生活成正比,挣钱多就可以享受更好的生活,但现在有的经济学家提出Universal Living Wage,就是指与工作贡献脱节的收入。是不是将来可以想象一种制度,把两者分开,为什么要把人的贡献与他的生存永久地联系在一起?能否实现暂且不谈,但我觉得现在应该去讨论这个问题。

相关阅读

领导没大格局,团队定一塌糊涂

跟格局小的人打交道,就像被缩骨伞夹住脑袋一样不痛快。

特朗普上任两周签8条行政命令

号外号外,特朗普又出行政命令啦!行政命令有多强,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是XX你就坚持60秒!

解读《西游记》官场文化

吴承恩的人生经历,决定了《西游记》背后必然影射着中国特色的官场文化。

村民为何自掏腰包改造小镇?

没有石油的生活,可能比如今这种依赖石油的生活更加有趣和充实。

  • 中国男性须知:秃顶是场绝症(图)
  • 撞死女童找人顶包,凭啥能免于起诉?
  • 东来顺涮羊肉的非遗技术:一天两万刀
  • 散文:沉默的湖水无法诉说伤痛
  • 这部恐怖神剧要把我吓出中年阴影了!
  • 他可能只是一时无聊撩我,我却走了心
  • 去日本10多回,也未必知道这个好地方
  • 新浪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