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7年12月06日14:08 大洋网

分享

人民公园—第一公园旧址

▲美丽的恩宁路骑楼街

大洋网讯 云山珠水、骑楼街巷、祠堂书院、古镇古村……广州是一个座拥有2200多年历史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发祥地、岭南文化中心地、近现代革命策源地和改革开放前沿地。

一直以来,广州扎实开展名城保护工作,不断推动广府文化、岭南文化的传承和复兴。自1982年以来,历版《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都将“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作为广州重要的城市定位,至今走过了35年历程。在实践中牢固树立了“两个建立,一个盘活”的工作思路,即建立保护体系,基本构建了涵盖市域—历史城区—历史名镇名村传统村落—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风貌区—不可移动文物及历史建筑—非物质文化遗产五个层面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建立法规制度,先后出台了涵盖历史文化名城、历史风貌区、历史建筑保护等内容的法规制度。盘活历史资源,结合“海丝”申遗、南粤古驿道,“一江两岸三带”等战略部署,开展历史文化资源合理利用和更新改造,提升环境品质,展现文化魅力。

编制保护规划 确立保护依据

2003年,广州就启动编制《广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是国内首例在整个市域7434平方公里范围内统筹编制保护规划的城市。2014年,《广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经广东省政府批准实施。规划提出的“一山一江一城,八个主题区域”市域保护框架和“一城、二带、多区”的历史城区保护框架已纳入广州市2011-2020版城市总体规划,并成为全社会共识。自2007年获评第一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以来,广州已经完成6个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的编制。从2000年开始,广州26片历史文化街区已全面开展了保护规划编制工作,其中新河浦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荣获2008年世界大都市奖第二名,这是中国城市首次获奖。2014年首次公布历史建筑名单,截至目前已完成了三批共566处历史建筑的挂牌和保护规划编制工作。

完善保护名录 明确保护对象

2015年,广州开展第五次文化遗产普查。通过地毯式的普查和查漏补缺,全面摸清了广州不可移动文物、历史建筑和传统风貌建筑、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的数量分布、产权归属、保存状况等基本情况。依托广州地理空间平台,建立了不可移动文化遗产信息管理系统,落实了文化遗产“预保护”机制。在文化遗产普查基础上,现已形成20.39平方公里的历史城区、26片历史文化街区、19片历史风貌区、1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6个历史文化名村、91个传统村落、3839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566处历史建筑、77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全要素保护名录。

建立法规体系 健全保护机制

2013年以来,先后出台了《广州市历史建筑和历史风貌区保护办法》和《广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系统梳理了历史文化保护对象,创设了普查前置制度、预先保护制度、征而不拆制度,简化修缮程序,强调合理利用措施要求。同时为规范广州的名城保护工作,先后出台了《广州市历史建筑修缮利用技术指引》、《广州市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街区风貌区保护规划编制报批指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文件,进一步保证名城保护工作的有序开展。2016年,又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形成以白云山、珠江和历史城区为历史文化遗产地域的空间框架,重点保护历史城区的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广州古城郭遗存和历史水系、古代近代城市传统中轴线以及各类历史文化遗产,制定不可移动文化遗产修缮普惠计划,完善不可移动文化遗产信息平台。

盘活历史资源 提升名城魅力

广州在注重文物、历史建筑保护的同时,也积极开展活化利用,目前已批复保护和修缮各级文物古迹、工业遗产、历史建筑项目累计121宗,涉及的总建筑面积达17.23万平方米。同时,通过“微改造”,提升历史城区的环境品质。2016年,因地制宜推进十三行周边、大佛寺南广场及珠光街等老城区重点地段的“微改造”工作,塑造特色风貌,延续历史文脉。开展“读懂广州聚焦品质”系列行动,挖掘“广州味道”的城市资源,以“穿越上下两千年,追忆古今羊城事”为主线,策划“古广州年轮、六脉渠途、海丝之路、“一盅两件”广州美食路、工业拾遗、西关寻踪、专业街市井游”等“最广州”系列历史文化步径,讲好广州故事,展现广州魅力。提升“商业+旅游+文化”的融合力度,推动产业升级和旅游发展。制定融合发展工作方案,谋划建设重点功能区,推动老字号一条街、沙面欧陆风情美食园、华林玉器街等特色街区商业转型升级,重点打造北京路文化旅游区、南海神庙文化旅游产业区等一批精品文化旅游项目,不断提升广州文化景区综合品质。

运用新理念引领新发展

深入探索实践名城保护

市国规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将以“把老祖宗留下来的文化遗产精心守护好,让历史文脉更好地传承下去”的重要精神为统揽,对传统文化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继续深入探索实践名城保护工作,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

——在制度建设上,进一步创新土地管理制度,鼓励新产业新业态发展,促进活化利用,进一步完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技术规范体系,着力破解名城保护利用政策障碍。

——在形成合力上,进一步发挥好政府统筹、部门引领、专家服务“三个作用”,调动好社会资本、市民参与“两个积极性”,形成合力推动名城保护,实现文化遗产共建共管共享共评。

——在活化利用上,进一步落实国家文物局《文物建筑开放导则》的最新要求,发挥文物建筑的公共文化属性及社会价值,结合我市作为国家历史建筑保护利用试点的契机,让文物和历史建筑活起来,为社会提供更加多样化的公共文化服务。

——在考核机制上,进一步完善保护联动机制,构建与广州名城发展定位相适应、可考核、可监督的名城指标体系,建立相应的评估、维护、考核监督机制,使名城保护成为城市治理的重要平台,提高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

面向未来,广州将以历史保护为基础,以品质提升为抓手,遵循新时期新理念,为历史文化资源注入新活力,为历史文脉传承展现新魅力,大力推进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

(文/广报记者杜娟)

相关阅读

领导没大格局,团队定一塌糊涂

跟格局小的人打交道,就像被缩骨伞夹住脑袋一样不痛快。

特朗普上任两周签8条行政命令

号外号外,特朗普又出行政命令啦!行政命令有多强,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是XX你就坚持60秒!

解读《西游记》官场文化

吴承恩的人生经历,决定了《西游记》背后必然影射着中国特色的官场文化。

村民为何自掏腰包改造小镇?

没有石油的生活,可能比如今这种依赖石油的生活更加有趣和充实。

  • 王兴和刘强东为啥还要再组一场晚宴
  • “口袋婆婆”:她弄哭了整个朋友圈
  • 为什么老有朝代要定都南京?
  • 短篇小说:阿傻的日子在寨门边开始了
  • 悬疑烧脑:《端脑》足以击穿你的脑洞
  • 怎样调教情商低的男朋友?
  • 这个"打"出来的武术乡,名字响遍世界
  • 新浪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