綦河碧水映蓝天。 (綦江区委宣传部供图)
12月15日清晨,天边还未露出鱼肚白,綦江市民陈勇一如往常起早出门,挎着渔具来到清溪河边,伴着清脆悦耳的鸟鸣声,享受垂钓之乐。
这几年,綦河及其支流的水又变得清澈起来,让陈勇重拾了钓鱼的习惯。并且,随着钓友越来越多,綦江还成立了钓鱼协会,陈勇被推选为副会长,经常约着一帮钓友四处比赛。
要想美,先治水,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加快水污染防治”的要求。近年来,綦江区围绕着“条条河有鱼虾,片片坡披绿装”这一目标,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兴修污水处理设施、实施水土保持项目等,在水资源保护上持续发力,收效显著。
一个系统化的治理思路
綦江因河得名、因水而兴、因河而美,綦河在境内蜿蜒穿流上百公里,被当地人视为母亲河。
33岁的陈勇,从小在河边长大,与水结下了不解之缘,“小时候常常下河游泳,还跟着大人们在岸边钓鱼,那时河水很清澈。”
但后来,綦河的水质越来越差,不但鱼虾没了踪影,一些河段还散发出恶臭,曾让人亲近的水体却被敬而远之,让人莫名地感到悲哀。
相关数据显示,氮、磷是綦河水质污染的主要污染物。 (下转2版)
(上接1版)追根溯源:煤矿、铁矿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基本未经处理直排河中;场镇和工矿垃圾大量露天堆积,经雨淋后,含污染物浓度很高的渗沥液流入河中;畜禽粪便未得到较好利用,养殖废水及粪便大多直排河中——三大因素,严重影响了綦河的水质,一些河段甚至丧失了使用功能。
綦江人对綦河有着深厚的感情,綦河水质变差后,他们通过各种渠道反映情况。“其实,政府哪能不知,只是在十几年前,对于还没有形成产业体系,工业粗放式发展,环保理念跟不上,考核又唯GDP的大环境下,政府一边发展一边治水,效果不好。”该区一名退休干部坦言。
近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被党中央放到了日益突出的战略位置上,于是加大綦河及其支流的治理成为綦江区委、区政府的重点工作之一。
“水是美丽之源,更是生命之源,尤其是对于水资源总量偏少、人均占有量偏低的綦江而言,宁可发展稳一些,也一定要把水环境保护好。”綦江区委书记潘毅琴表示,水污染问题表现在水中,根子在岸上,只治河、只治水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必须以系统性的思路、综合性的手段,坚持问题导向、长短结合、综合施策,才能断根。
于是,一场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新发展理念的现代治水实践在綦江拉开。
一场现代治水实践
“我们首先把重心放在了产业转型上。”潘毅琴告诉重庆日报记者,一旦那些高排放高污染的产业被绿色产业代替,污染源就会相应大幅度减少。
近日,綦江最后一家化工企业,华强化肥厂申请实施转型重组、环保搬迁,除产业结构不合理外,环境容量无法容纳亦是重要因素。
事实上,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今天,像华强化肥厂这样的企业,的确到了转型升级发展的时候。翻看该区的经济数据,重庆日报记者发现高端铝精深加工新材料、新能源汽车整车及核心零部件、装配式建筑产业现代化等三大产业已经彻底取代了“傻大黑粗”的制造业和煤炭业,成为了该区工业的主导。
“引进这些企业时,我们对环评卡得很严,引进后也一直监测,一旦有问题立即整改。”綦江工业园区管委会财务总监何晓兵表示。
另一方面,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觉醒,这些企业也对自身提出了更高要求。以綦江工业园区北渡组团的旗能电铝为例,该公司的废水、废渣、废气等大多在循环过程中就地消化,并转化为下游的材料来源,剩下的少量污水通过污水处理厂处理后达标排放。
当然,对违法排污行为必须祭出重拳。去年初,綦江区环保局接到举报,位于赶水镇的洋渡河污染严重。环保局工作人员明察暗访发现,是当地的绍年矸石场随意排污造成的。于是,为了抓现行,几名执法队员从下午到晚上一直蹲守在树林里,终于在半夜发现了其悄悄排污的证据,人赃并获,绍年矸石场被勒令关停,还了洋渡河一汪碧水。
工业如此,农业也是如此。这几天,三角镇徐家村村民熊键闷闷不乐,不为别的,就因为他的养猪场靠近堰塘扁河,被环保关停。“没办法,他的养猪场距离河流太近,一遇涨水、暴雨什么的就有高污染风险,必须关停。”綦江区农委相关人士解释。
从2015年以来,綦江区累计对246家畜禽养殖场实施了干湿分离、雨污分离、沼液处理和管网回填,累计关停35家养殖场,减少了上万头生猪养殖,按照每头猪每天产生7.5公斤粪水计算,每年减少2.7万余吨粪水排放,保障了河流沿线的饮水安全。
“这些年来,我们还投资近3亿元修建了16座街镇污水处理厂和36座老乡场污水处理站,确保城乡的生活污水得到有效处理,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农村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水的情况。”綦江区环保局负责人介绍。
一个山清水秀的美好愿景
秉承着系统治水的理念,綦江还把重心放在了坡岸绿化上。
该区河长办负责人侯光毅坦言,綦江许多乡镇属于喀斯特地貌,前些年煤矿横生,破坏了地下水系和地表植物,水土流失加剧,沙土流入河中,自然弄浑了河水,必须实施水土保持项目。
12月15日,重庆日报记者来到位于綦江城区的沙溪河公园,但见河水潺潺、树影婆娑,河道两岸的边坡上也覆盖了绿植——这条曾经脏乱的河沟,如今已成为恢复生态湿地多样性的典范。
资料表明,近年来綦江区累计投入4500万元,通过实施经济果林、水土保持林、封禁治理、保土耕作等生态措施,以及坡改梯、植物护坎、坡面水系等工程措施,治理水土流失面积98平方公里,对河流内的浑水进行了有效防治。
一系列措施,让綦河的水质大为改善:污染最严重时,綦河及其支流某些河段的水质曾低至劣V类,而今普遍达到了Ⅲ类以上。
“这只是万里长征迈出了第一步,”潘毅琴表示,“十九大报告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结合到綦江实际,我们提出,力争用3年时间让境内118条河流实现‘条条河有鱼虾,片片坡披绿装’。”
具体而言,该区境内的所有河流、水库的水质都要达到Ⅲ类甚至Ⅱ类以上,让游客们可以钓鱼虾、捉螃蟹。同时,河道岸线和水库岸坡也要进行全面绿化。
“山水林田库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山水綦江拒绝污染。”潘毅琴说,綦江将加强区域统筹,整合政策资金项目,同步推进河岸绿化、河道治理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努力让河道成为绿色的生态线和美丽的风景线,绘就一幅绿水长流、青山常在、江河安澜的美丽“风景画”。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推荐新闻
- 【 新闻 】 罗援:美在台海问题上已触动中国底线
- 【 军事 】 大陆未做过激行动 我军少将:等台湾觉...
- 【 财经 】 贾跃亭以老赖第一人身份登上纽约时报
- 【 体育 】 C罗压梅西内马尔蝉联金球奖 平梅西纪...
- 【 娱乐 】 2017日本年度最受关注女星名单出炉
- 【 科技 】 中消协约谈7家共享单车企业:建议免收...
- 【 教育 】 决战就业季 用人单位开价80万抢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675637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17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