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北京积分落户制度启动

北京积分落户制度启动
2018年04月12日 00:45 北京商报

  4月11日,北京市人社局等多部门联合召开发布会发布了《北京市积分落户操作管理细则》(试行)(以下简称《细则》),并介绍申报启动有关情况。据市人社局局长徐熙介绍,积分落户政策实行“总量控制+自愿申报”,每年根据实际申请人员积分情况,统筹考虑城市承载能力和人口调控目标要求,合理划定落户分值,确定落户规模。目前相关部门已经完成了2017年全年基础数据的归集工作,4月16日将正式开放在线系统,接受社会申报。

  9大项“采分点”

  根据《细则》,北京积分落户实行年度申报制。4月16日-6月14日两个月内,为首批积分落户申报阶段。在此期间,符合资格条件的申请人及用人单位,需要进入市人社局“积分落户服务专栏”,注册登录“积分落户在线申报系统”,完成积分信息填报。

  徐熙介绍,北京的积分落户申报主要包括4项资格条件,即持有本市居住证、不超过法定退休年龄、在京连续缴纳社会保险七年及以上、无刑事犯罪记录,“今年居住证的持有时间截止到《细则》发布前,即2018年4月10日前向本市公安机关申领《北京市居住证》,无论该证件目前是否有效,都可以参加2017年度的积分”。

  同时,这项制度还包括9项积分指标,涵盖合法稳定就业、合法稳定住所、教育背景、职住区域、创新创业、纳税、年龄、荣誉表彰和守法记录。此外,北京的积分落户还要经过系统注册、积分填报、确认提交、发布及公示等8个经办步骤。

  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还提到,积分落户每年申请一次,当年未达到落户分值的,第二年如果符合4项资格条件,还可重新申请。届时申请人只需登录在线申报系统查看上一年度申报信息,选择更新其中需要变更的内容,未变更的信息将保留上一年度填报的内容,只需点击确认即可。

  值得注意的是,《北京市积分落户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中专门提出了积分落户的职住区域指标及分值,即自《办法》施行之日起,申请人居住地由城六区(东城区、西城区、朝阳区、海淀区、丰台区、石景山区)转移到本市其他行政区域的,每满一年加2分,最高加6分;申请人就业地和居住地均由城六区转移到本市其他行政区域的,每满一年加4分,最高加12分。

  对表首都功能定位

  “《办法》不仅仅是一项单纯的户籍新政,背后更蕴藏了北京对于产业结构、人力资源布局的思路。”户籍专家、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表示。

  举例来说,根据《办法》,申请人在科技、文化领域以及创新创业大赛获得国家级或本市市级奖项的,可获得相应加分;申请人取得国民教育系列及教育部认可的学历(学位)的,可获得相应积分,其中标准最高的持研究生学历并取得博士学位可获得37分。

  而《细则》还在附录中进一步细化了创新创业指标积分标准,比如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等奖项一等奖的所有完成人员可获得12分;在科技部、财政部等部门指导的中国创新创业大赛行业总决赛中获得一等奖,而且在北京地区注册的企业法定代表人或在该企业个人持股比例不低于20%的股东可以获得12分。

  业内表示,积分落户对相关领域的人员予以加分鼓励,体现了城市功能定位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今年3月下旬,市人社局就《北京市引进人才管理办法(试行)》明确提出,现阶段,北京为推动高精尖产业发展,将更开放地引进使用国内外人才,建立高层次国内人才引进“绿色通道”,支持、加大科技创新、文创、金融、医疗、体育等方面符合条件的人才引进,打破“惟学历”、“惟职称”限制,并确定了人才在落户、住房等方面的激励措施。

  户籍制度调整背后的深层改革

  在业内人士看来,积分落户的实施意味着非北京户籍常住人口对于北京户口仍有不小需求,而解决这个根本矛盾的办法,还是将挂靠在户籍背后的福利逐渐脱钩。2014年7月,国务院出台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指出,我国要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除了进一步调整户口迁移政策外,还要统一城乡户口登记制度,全面实施居住证制度,稳步推进义务教育、就业服务、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全部常住人口。

  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副研究员单菁菁进一步表示,早期,在京非本地户籍居民享受的公共服务中,最缺失的就是教育,但近年来这类服务已经得到明显改善,转移人口子女在京享受义务教育也更容易了。

  实际上,2016年10月,本市出台的《北京市“十三五”时期社会基本公共服务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中就将社会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进一步提高放在首要目标中提出。《规划》明确,北京的社会基本公共服务资源布局与城市区域功能和人口分布协调性明显提升,居民获得社会基本公共服务的机会均等,服务水平大体一致。

  李国祥也表示,随着户籍制度改革的加速推进,非京籍人口对于北京户籍的需求也将转型,人们不用再为了追求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均等化而落户,户籍制度将回归更纯粹的人口管理职能,更利于人才资源的合理流动。北京商报记者 蒋梦惟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新闻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图片故事

新浪新闻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690-0000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675637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1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