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江千里点螺漆艺、周制挂屏…… 跨越历史 14件明清漆器将复制

江千里点螺漆艺、周制挂屏…… 跨越历史 14件明清漆器将复制
2018年04月12日 08:23 扬州晚报

    江千里漆盘

    当古代文物遇见非遗技艺,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昨日,扬州博物馆和扬州漆器厂签署授权合作协议,将通过对漆木器类文物的复制,让更多人了解明清时期扬州人的生活。

    博物馆与漆器厂携手

    14件明清漆器用品将复制

    文物,是活生生的历史。扬州博物馆中有一大批珍贵的历史文物,特别是漆器,在所有馆藏文物中占有一定的比例。“漆器髹饰技艺是一门古老的传统工艺,本次提供的文物样品以扬州明清漆器生活用品为主,共14件(套),包括了骨石镶嵌、刻漆、点螺等制品。”扬州博物馆保管部主任庄志军介绍,漆器必须在恒温恒湿的条件下保存,因此,这批文物没有对外正式展出过。

    庄志军介绍,他们希望通过扬州漆器厂的工艺改良,复制这批文物进行展出,让更多人了解明清时期扬州人的生活。值得一提的是,在庄志军看来,对木胎漆器的复制,不仅是简单的“整旧如新”,而是读懂古代漆器背后蕴含的扬州文化。

    均属古代工艺珍品

    包含江千里点螺漆艺等

    扬州工艺美术集团副总经理程浩告诉记者,此次挑选的漆器,其所使用的材料之丰富、髹饰技艺之繁多、制器手法之多样、制作工艺之精良以及漆器用途之广泛,使用性能之卓越,文化内涵之丰富,令人叹为观止。“他们见证了历史,记录着人与自然源远流长的文化脉络。”

    那么都有哪些漆器文物呢?庄志军表示,这14件(套)文物,主要以明末清初的点螺工艺和百宝镶嵌工艺漆艺为主。“复制的作品中,包含了多件明末清初的制漆名匠江千里的精妙制作。”他表示,包括“江千里”的点螺草虫碟、小姐书生盘、点螺方盒和点螺圆漆盘等,这些文物以黑漆髹底,以软螺表现人物和自然的场景。此外,山石花木错落有致,人物形态婉丽清秀,银粉磨显出淡淡行云皓月,软螺随光变幻,极具神奇之感。

    值得一提的是,复制的作品还有多件清代百宝嵌“周制”挂屏等。庄志军解释,百宝镶嵌工艺创制于明代,因能工巧匠周翥而得名,又称周制或周铸。“这些留存下来的文物,均由扬州古代的能工巧匠所制作,基本属于古代工艺珍品。”

    漆器大师跨越历史

    研究恢复已失传的技艺

    这些古代漆器历史悠久,扬州雕漆技艺是否能复制它们?对此,程浩表示,早在2015年,扬州漆器厂试制了扬州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元代霁蓝釉白龙纹梅瓶。扬州的漆艺大师们利用秸秆成本低、易成型等特点,改变一直使用的木胎为主的制作方式,将该梅瓶规格在馆藏梅瓶的基础上按比例缩小,并作为城庆礼品发售。“这一次是我们第二次合作,我们有理由相信,双方充分发挥所长,一定能够在漆器文物活化等方面取得新的业绩。”

    扬州漆器厂厂长谢世强告诉记者,考虑到漆器保存的问题,他们请大师专门到博物馆进行研究,对其造型和装饰技艺进行研发。“跨越历史,一些技艺已经失传,但是扬州的漆器大师们一直在不断研究。”他举例,如点螺技艺曾于清中期失传,上世纪70年代经由扬州漆器厂组织技艺人员费时六载,终于研制恢复了这一失传200多年的技艺,成为国内一绝。此外,一度失传的“挖嵌”技艺,目前也已得到了恢复,并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

    通讯员 孙卫华

    记者 邱凌 文/图

    【业内声音】

    复刻+文创  让文物“活”起来

    “自古以来,漆艺是扬州最具竞争力的手工艺产业。”扬州漆器厂副调研员袁美玲表示,博物馆里珍藏的漆器文物则是对这一历史的有力证明。下一步,他们计划以双博馆珍藏的其他漆器文物为蓝本,在“原汁原味”复刻的同时研发独具扬州地方特色的文化产品。

    她表示,用独具特色的漆器文创,让博物馆的漆器文物“活”起来,让观众们“把博物馆带回家”。据悉,这些复刻精品有望6月份亮相展出。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新闻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图片故事

新浪新闻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690-0000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675637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1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