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十年影像 | 羌文化保护传承开新篇

十年影像 | 羌文化保护传承开新篇
2018年05月08日 14:48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原标题:十年影像 | 羌文化保护传承开新篇

每逢节假日,理县桃坪羌寨羌族同胞陈连兵一家都会郑重升起国旗。

川报观察记者 尹钢 摄影报道

今年是“5·12”汶川特大地震10年,本报记者重返汶川县、北川县、茂县、理县等地震灾区,用镜头记录灾区翻天覆地的变化,用影像见证羌族文化的保护传承与振兴。

羌历新年,羌族同胞在汶川县鹰嘴岩上为远方的亲人祈福。

分布在羌寨中的羌绣传习所已成为羌文化非遗保护研究、活态传承、宣传展示的重要载体和平台。

四川是我国最大的羌族聚居区,也是羌族文化保存最完整的区域。汶川特大地震后,羌族文化及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遭到严重损毁。恢复重建中,为抢救保护羌族文化,国家相关部门设立了国家级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系统整理和挖掘羌族文化资源,羌寨重建更加突出羌文化元素表达,羌绣与多个世界知名时尚品牌形成良好合作,“羌文化+旅游”“羌文化+创意”等业态模式不断涌现,羌族文化生态呈现出勃勃生机。

理县羌族群众着传统盛装,欢度传统的古羌“夬儒节”。

桃坪羌寨成为羌文化走廊上的旅游热点,吸引了众多省内外游客。

如今,茂县古羌城、北川巴拿恰羌族风情一条街等一批具有浓郁羌族民族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基础设施建筑拔地而起;汶川县萝卜寨、理县桃坪羌寨、茂县黑虎羌寨等一大批羌寨修葺一新;一批具有羌文化特色的魅力乡镇、旅游精品村寨和幸福美丽家园成为羌文化走廊上一道亮丽的人文风景;羌绣、卡斯达温、博巴森根、羌族口弦、古羌漆器等一批传习中心,已成为羌文化非遗保护研究、活态传承、宣传展示的重要载体和平台。

茂县高山羌寨的羌族妇女传唱古老的羌族民谣。

北川巴拿恰羌族风情一条街,羌族同胞生意越做越红火。

10年来,国家级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古老的羌族传统文化登上时代大舞台。

理县的羌族民间艺人吹奏已有2000多年历史的羌笛。

茂县高山羌寨的羌族妇女相互整理头饰。

来源:川报观察

责编:封阳阳、
羌族理县茂县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新闻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图片故事

新浪新闻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690-0000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675637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1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