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文明风景线:文明清风逐浪行

文明风景线:文明清风逐浪行
2018年05月24日 08:37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站
原标题:文明风景线:文明清风逐浪行

  移风易俗汇聚乡村正能量

  “以前村里有人办丧事摆酒席,少则八九桌多则十几桌,一摆就是三四天。吹唢呐、划酒拳,办完事之后还要答谢帮忙的人。农村人好面子,连丧事都是‘比着办’,这家办了几百元一桌的白事宴,那家再办事时只能层层加码。”贵德县河阴镇童家村的党支部书记杨忠深回忆起曾经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的陋习一再叹气摇头。

  但话锋一转,谈起现如今的村风变化,杨忠深的言语里颇感欣慰:“自从开展村风文明建设以来,我们通过制定村规民约、召开村民大会、成立红白理事会等方式,对村民们进行开导与监督。打破陈规陋习,丧事简办成了村里的‘隐形条约’。浪费和攀比现象少了,省去的大笔开支让村民们的日子过的更顺畅。”

  婚丧喜庆活动大操大办、人情债、攀比炫富等不良风气,是农民致富路上的“绊脚石”,而厚养薄葬、婚事俭办的新风尚却已经在贵德县常牧镇拉德村扎根已久。

  “以简朴节约为荣的思想早就渗透进我们村的家家户户,还没制定村规民约时,结婚彩礼控制在5000元以内、黄金首饰不得超过12克、烟酒不上桌、摆放食品不超过三样等规矩便已经在村民心中约定成俗。”包村干部文昌太说起拉德村移风易俗的新风尚,脸上洋溢出一股自豪。

  恪守村规民约,摒弃陋习旧俗已经在贵德县生根发芽,切实把农民群众的人情负担减下来也变成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的新目标。2017年,贵德县尕让乡二连村村民杨庭寿家有人过世,由于家中属于低保户,没有多余钱财可以办丧事。村委会听说后,立刻安排治丧理事会处理,一切都以最简易的方式来安排。这一套丧事简办的流程走下来,花费不到千元,而这些钱绝大部分都由村委会出资。

  尕让乡二连村二社社长王佐成作为红白理事会的一员,对此深有感触。“过去的陋习让老百姓们有苦不能说,‘因婚致贫’大有人在。而现在一切都以标准行事。白事喜事如何操办、花费多少钱、甚至宴席上的菜品都要由理事会把关,这一切真的解决了老百姓的心头负担。”

  铸造美丽乡村,弘扬移风易俗;让正能量带走陈规陋习,让新风尚吹遍贵德大地……

  乡风文明谱写乡村新篇章

  乡村之美不仅仅是青山绿水等外延之美,更是让乡村充满无限魅力、吸引力和助推力的“乡风文明”内涵之美。

  “一碗饭同吃,一件事同甘共苦”是贵德县河西镇团结村的“座右铭”,团结友爱的民风向来是团结村的一张“金名片”。

  2016年,团结村村民田吉雷发生意外脑出血,村委立即组织村民将他送进医院。由于田吉雷是低保户,面对高额的费用,家人对于手术再三犹豫。但是在场的村民们却自发决定捐赠医疗费,前前后后共捐了三万多元……

  “当时情况紧急,医生说生还率很低,手术很有可能不成功,到时候可能既花完了钱又没了人。但在场的村民们都没有犹豫,立刻决定凑钱手术。这种团结友爱的风气已经渗到我们每个人的心里了,不管是老人还是小孩,邻里之间有什么事大家都会互相帮衬。授人玫瑰手留香嘛!”村委书记羊壮太说起村里淳朴的民风,眼睛里闪烁着一份动容。

  民风家风是乡风文明的基石,更是乡村振兴之“魂”。

  通往贵德县拉德村的道路崎岖而漫长,66公里的道路两旁没有一片生活垃圾,垃圾自发捡拾已经成了拉德村村民的日常习惯,每年冬天村民们还会自发清理道路积雪,与己方便的同时也让来往的过路人不再烦忧。提及村风文明,包村干部文昌太打开了话匣:“村里有一位年近80岁的孤寡老人名叫索巴,村民们都争相去赡养老人,隔一段时间索巴老人就被轮流接到不同村民家里生活。大家都是自发照顾,不收一分钱,就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村里60岁以上的老人遇到困难,村民们都会尽自己所能去帮助。这样的民风已经传承多年。”

  建设美丽乡村的同时,还需不忘保护各类乡村文化遗产,淳化民风民俗,使农民有情结可安放,有乡愁可寄托。

  贵德县尕让乡二连村处于黄河湿地公园内,丹山碧水之下的村落仿佛身在江南。鳞次栉比的民房由竹篱分隔、道路两旁的梨花碧桃争相吐艳;村里小桥流水、楼台亭榭、花海果园一应俱全;青山、绿树、文化墙等乡村美景令人目不暇接;文化大院、休闲广场、健身器材等文体设施应有尽有。农村旧貌换新颜,村民们的幸福指数也节节攀升。

  “2017年开春,我们组织了一次村史展览,村民们自发拿来家里的老物件供大家欣赏。这不仅为村里的老年人们带来了美好的回忆,更让年轻人记住了优良的传统民俗。”二连村党支部书记刘文玉翻看着手机里的照片,向记者介绍说:“我们村从2011年开始,每年的重阳节都会举办敬老孝老的活动,全村人围坐在广场上一起观看由村民们排练的节目,那种温馨的气氛真的令人感动。过年期间我们还会组织百家宴,村民们把拿手好菜都搬上桌台,大家热热闹闹一起过大年。”

  “万民之风,旦暮利之。”乡风文明是维系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纽带,是传承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更是标榜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标志。越过清清黄河、看遍七彩峰从……发展中的贵德大地,乡风文明建设正浓,为实现乡村振兴目标发光发热。(王珺)

村民贵德县逐浪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新闻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图片故事

新浪新闻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690-0000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675637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1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