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脱贫故事:纳家村的美丽日子越来越近

脱贫故事:纳家村的美丽日子越来越近
2018年06月05日 09:22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站
原标题:脱贫故事:纳家村的美丽日子越来越近

  初夏时节,互助土族自治县纳家村里,75岁的王永胜老汉带着小孙子进了扶贫工作队的办公室,一边寒暄着,一边从上衣的兜里掏出来两把蚕豆,哗啦啦地放在办公桌上。

  炒好的蚕豆嘎嘣脆,老汉心里的歌谣张口就来:“党中央派下来扶贫团,组建了老年乐队真喜欢,胡胡儿拉,弦弦儿弹……”

  去年,王永胜老汉申请到了一笔帮扶资金,儿子娶了媳妇。村里人说,媳妇“干散”,人很利索。老汉觉得这家里的好光景就要来了。

  今年,青海省核工业地质局提供了资金支持,帮衬着村里把社火队又恢复了起来。腊月里,小伙子们就开始排练舞狮了。正月十一,村里的广场上人头攒动,道德模范、优秀老党员、致富能手、五好家庭的代表都领上了大红的证书,划旱船、跳藏舞、扇子舞,百十人的社火队场面热闹,四里八乡的人都来看,纳家村人扬眉吐气了。

  “要是销路再好点儿就好了。”村民郭金凤自己务弄一块儿不大的菜地,自己种自己施肥,去年卖菜收入两千多块钱,菜上市的时候,不巧母亲病了,自己回娘家照顾老人八九天,回来后,好多菜没能上市,都长老了。要是能全部及时卖掉,那不就翻身了?她想着,一下子感觉就有了劲头。

  “我想着能不能搞个大棚,看看这块儿好不好申请扶助资金。你们都肯帮我,我干起来就感觉可有劲儿了。”搭拱形的棚子要购置些钢筋材料,差不多得两万多块钱,郭金凤两口子都打问好了。

  “我问我儿子,‘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是啥意思?他说学会自己钓鱼比吃现成的鱼更有意义,我一下明白习总书记经常说这话的意思了。脱贫致富得靠我们自己,不能光靠着政府给钱给物,建起温室大棚,搞蔬菜种植,以后的日子肯定越过越好。”郭金凤带着满满的期望,“我想着是不是再建个贮藏窖,搞个农产品贮藏业务。”

  “去年当归收成不错,我打算再种几亩当归、黄芪和大葱。当归苗子我都看好了,大葱苗子冬天就压上了。”村民生哥的老父亲说。当归种植在纳家村有一定优势,海拔高,土壤地力适宜,品质和卖相都相当不错。去年,扶贫队把种植能手专门带到甘肃宕昌县和岷县,学习当地的种植和加工技术,考察了市场,年初又请了老师来村里现场讲课,好多农户都开始种当归了。

  “光卖初级产品不行,附加值太低了。”第一书记刘维鹏说,“得有一个人挑头,把深加工厂搞起来,当归的价钱会高很多。”为了让农民种好当归,去年驻村工作队成员带着种植户两下甘肃考察,他很迫切地想让乡亲们在药材种植上尝到甜头。

  扶贫工作队第一书记刘维鹏是土生土长的互助人,对这里的老百姓很有感情。他说:“扶贫工作更重要的是扶志,让老百姓有脱贫奔小康的主动意愿和能力,这才是最重要的。”

  “去年,全村考上学的孩子多了起来,光本科和大专生就有16名。”说起村子里的考学情况,刘维鹏格外激动。这些孩子是纳家村伸手可见的希望。

  “我们培育了7位合作社理事长,这些都是致富带头人,这些人的培训我们得想法子落实。去年,我们还培训了种殖养殖户4名,挖机操作手5名,电工36人,电焊工50人。今年又有21户摘了贫困户的帽子,争取今年整村脱贫。”刘维鹏充满信心地说。

  纳家村离好日子越来越近了。(张柯平)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新闻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图片故事

新浪新闻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690-0000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675637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1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