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山西朔州:黄土地书写绿色传奇

山西朔州:黄土地书写绿色传奇
2018年07月15日 02:23 中国经济网
原标题:山西朔州:黄土地书写绿色传奇

  走进山西朔州右玉县马头山,只见这里天高云淡,绿波翻涌,满目葱茏。然而在几年前,这里还是一片黄土蔽地、乱石丛生的景象。这里的改变与今年63岁的李云生密不可分。

  2002年4月,李云生与李达窑乡签订了马头山50年的承包合同。16年来,李云生带着十几个家人,以山为家,开始进行荒山绿化,他们靠着坚韧的毅力,克服了地方偏远、环境恶劣、交通不便等诸多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植树300万株,把荒山变成了绿洲。

  马头山从荒山变成绿洲仅是右玉县的一个缩影。地处山西省西北端的右玉,是晋内蒙古交界的风口,距离毛乌素沙漠不到100公里,全县1969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世纪50年代仅有5.3平方公里残林,森林覆盖率只有0.26%。新中国成立以来,右玉县干部群众坚持不懈植树造林、久久为功改善生态,林木覆盖率飞速增加到54%,高出全国平均水平近33个百分点,把昔日的“不毛之地”变成了“塞上绿洲”,孕育了宝贵的“右玉精神”。

  右玉县交出了生态系统修复、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的“两份答卷”。

  2017年全县GDP与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增幅全部超过全市、全省、全国平均水平,贫困发生率降至0.46%。2011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5次对“右玉精神”作出重要指示:“‘右玉精神’是宝贵财富,一定要大力学习和弘扬。”在全国第一批13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和首批46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中,右玉县同时获得两项殊荣。

  来到朔州市平鲁区平朔安太堡露天煤矿,只见蓝天白云,草木葱茏,鸟雀虫鸣,湖水悠悠……让人难以想象这里是一个大型矿区。平朔安太堡露天煤矿(现为中煤平朔集团公司)是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第一个中外大型合作项目,也从此拉开了中国对外开放的序幕。

  经过3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中煤平朔集团已成为我国主要的动力煤基地和国家确立的晋西北亿吨级煤炭生产基地,截至2017年底,累计生产原煤14亿吨。中煤平朔集团执行董事、党委书记王祥生说:“平朔集团注重煤炭开采与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相协调,将生态的重建再生、循环利用与生态文化作为打造绿色矿山的重要内容和推动区域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支撑,促进了绿色矿山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机结合。”

  记者了解到,平朔集团累计投入20亿元用于生态治理修复。其中复垦土地4万余亩,治理井工塌陷面积2万余亩,在矿区周边造林6万多亩。近几年又建成了1.6万平方米的智能温室、300座日光温室及博物馆和人工湖。如今,一个集生态恢复、现代农业、工业旅游为一体的生态园区已初具规模。

  类似右玉县的荒山荒地绿化、平朔矿区的绿色复垦等典型事例,已在朔州市遍地开花结果。朔州作为京津冀的重要生态屏障,在修复生态环境上,统筹全市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下大力气开展了全域绿化行动,在煤炭企业中推行“一企一矿治理一山一沟”“挖一吨煤栽一棵树”,在乡村绿化上实施每年“一乡一条路、一村一片林、人均五棵树”做法,久久为功,全市森林面积达到391.4万亩,森林覆盖率24.54%,从过去的“不毛之地”变成了“塞上绿洲”。

  近年来,市财政每年筹集造林绿化资金8亿元,形成了以政府投入为主导、社会筹资为补充的造林绿化长效投入机制。今年,市县两级筹措林业建设资金9.93亿元,其中财政预算投资5.68亿元,同比增长154%。朔州市委书记陈振亮说:“朔州把保护生态环境作为朔州高质量发展的根本立足点,大力学习和弘扬‘右玉精神’,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大力实施‘生态立市、稳煤促新’战略,打造践行‘两山’理论的示范区,加快建设塞上绿洲、美丽朔州,走出一条资源型地区绿色发展、转型发展的新路子,努力把幸福家园奉献给人民群众,把绿水青山留给子孙后代。”(经济日报记者 刘存瑞 通讯员 石永杰)

右玉马头山朔州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新闻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图片故事

新浪新闻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690-0000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675637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1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