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单仁平:反对盲目自信,同时切不可散布恐美
时局认识以及中国自我的国情认识一直是一个根本性问题,而不让这些认识偏离客观实际,尤其是不让这种偏离导致严重政治后果,有时会成为重大挑战。今天,问题集中在对于中国是否有能力对抗美国全面贸易战的分析和判断上。
准确评估中美实力差距以及这种差距的国际政治含义是不容易的。当中美关系呈现出战略性紧张苗头时,则容易出现两种思想倾向,一种是过度自信,一种是恐美的不安。
清华大学教授胡鞍钢2017年4月在一次演讲中宣称中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已经完成对美国的超越,断言到2016年它们分别是美国的1.15倍、1.31倍和1.36倍。这一演讲1月之后开始在互联网上发酵,对他的猛烈抨击和嘲笑一直持续到今天,胡鞍钢为此付出沉重声誉代价。舆论场对胡的批判反映出,过度的实力自信在中国没有市场,中国社会对这样的傲慢有很高警惕。
现在还有一种观点认为,美国对华开展贸易战等遏制行动,是中国对本国成就高调宣传导致的。这种认识贸易战的原因显然过于简单,但它同样反映了中国社会对反思的偏好,对任何疑似自我高估的表现都持反对态度。
但是在另一个方向上,对于中美差距的描述和对危机感的宣扬,无论它们有多夸张,舆论场也容易给予宽容。互联网上流传着各种各样的“盛世危言”,其中不少都受到追捧。
最新的一例是经济学家高善文表达对中美关系恶化的严重担忧,其中有一个意思说,如果中美关系全面恶化,那么30岁以下年轻人的这一辈子就可以洗洗睡了。高事后表示他没有说这句话,但不管这句话是不是别人安给他的,它能火起来,很说明问题。
当中国面对美国和西方时,社会思潮中的不自信实为更加普遍。这个倾向同时受到西方价值观在中国社会传播的支持,常常会被舆论场当成一种政治正确性来推崇。它一旦围绕某一具体事件形成发作,舆论场内在的扳正力往往很弱。比如,宣扬中国在对美贸易战中“必输”的人,他们会觉得自己自带了“理性”的光环。
换句话说,过度自信在中国社会中有天花板,因此它走不远。但是不自信却可能面临无底洞,一旦被激活会出现自由落体般的下坠。
在当前情况下,中国没有主动与美开展贸易战的意愿,我们在进行战略上的被迫应战。对贸易战发生的原因,社会上存在多元认识,它们作为不同方向的反思都值得归纳总结。但是迎击美国的打压需要全社会的团结与信心,这个时候不自信甚至恐美就有可能直接负面影响中美贸易战的战况。
膜拜西方和恐美在中国有着自近代以来长期的历史根源,它们在一些较有社会影响和话语权较重的人群中尤其显得突出,进而会在一些重要节点上对整个社会产生影响。可以预期,恐美情绪不仅会在中美贸易战全过程中不时出现,它还会伴随中国更长时间,这个病中国只能在不断发展壮大中慢慢自愈。
一些影响力大的知识分子应当审时度势,在警惕中国社会傲慢自大的同时,也应为帮助这个国家克服恐美症、鼓舞抵制美国霸权主义的斗争做出贡献。随着美国对华施压不断变本加厉,后者应逐渐成为中国舆论动员的主方向。
中国必须对外开放,但开放的过程少不了对霸权主义的斗争。一个爱国的人,无论他推崇什么样的价值观,都不应客观上做中国社会团结起来抵制霸权主义的瓦解者。(作者是环球时报评论员)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推荐新闻
- 【 新闻 】 赶走华为后这个国家“抓瞎”了
- 【 军事 】 新浪、中国军迷与中日海军的二十年巨...
- 【 财经 】 北京日报:明星天价片酬搞乱了人们思...
- 【 体育 】 索9戴帽比埃拉双响 国安6-3大胜华夏
- 【 娱乐 】 卓伟爆料赵丽颖确已怀孕:不足3月不可...
- 【 科技 】 美国集体诉讼会给拼多多带来什么?
- 【 教育 】 全国考研大数据出炉:女生成主力!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675637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1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