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斩断伸向热水墓群的黑手

斩断伸向热水墓群的黑手
2018年08月20日 04:10 大洋网-广州日报
原标题:斩断伸向热水墓群的黑手
  据新华社电 镶嵌绿松石的金牌、雕刻精美花纹的马鞍金饰、造型别致的金瓶和玛瑙碗……一件件从盗墓分子手中追回、见证了唐代早期东西方民族文化交流融合的珍贵文物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公安局物证室静静陈列。

  在公安部指挥协调下,经文物部门全力配合,青海省公安厅牵头的专案组经过数月的艰苦侦办,青海都兰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案近日宣告侦破,抓获犯罪嫌疑人26人,追缴文物646件,经文物鉴定机构鉴定,其中国家一级文物14组16件。

  柴达木盆地东南端的都兰县,作为曾经的古丝绸之路南路重镇,这里曾是吐谷浑古国、吐蕃王朝的统辖地,县境内的热水乡血渭草场共有封土墓300余座,其中,热水血渭一号大墓结构独特,被民间称为“九层妖塔”,其封土堆高大雄伟,被誉为“东方金字塔”。

  青海省公安厅刑警总队副总队长马永明介绍,2017年底,青海省文物管理局向公安机关提供了都兰县被盗掘出土的文物将被倒卖的线索。2018年3月15日,青海省公安厅成立专案组展开侦查。

  从3月到7月,涉及实施盗掘、幕后出资、联系销赃、倒卖文物等各个环节的26名犯罪嫌疑人被“一网打尽”,646件被盗文物也陆续追回。

  公安机关介绍,这一系列案件中,山东、河南等外省人出资、出“技术”、找销路,青海本地人出力、保障“后勤”。他们彼此勾结又相对独立,形成了盗贩文物的黑色链条。

  在热水墓群血渭一号墓东侧一平台处,记者看到了被盗掘的探坑。海西州公安局刑警支队支队长卢成章说,盗墓坑现已被填埋,盗墓分子曾在这里“忙活”了2个晚上,盗洞开口长120厘米,宽65厘米,盗洞深度达9.2米。

  “出资人”孙某林交代,这个大坑就是他看着挖掘的,挖到“货”后就在接近洞口的地方做个隔挡,上部用土将盗洞回填,探坑填埋。周边都是无人区,大墓被盗后很难被人发现。

  盗墓分子之间用绰号联系,反侦查能力也越来越强。“外省的犯罪嫌疑人来青海作案时,先到西宁租车再到都兰,互相不知道姓名,以绰号相称。”青海省公安厅刑警总队侵财案件侦查支队支队长吴延帮说,为避免警方追踪,他们不断变更交易地点,在都兰活动时吃住均在同伙家中,尽量不用身份证登记酒店,以免留下线索,引起警方注意。

  国家文物局督察司负责人表示,这个案件的发生,暴露出在案发前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文物安全主体责任尚需强化。“对墓群的重要价值和意义没有认识到位,古墓葬安全尚未引起足够重视,打击盗墓行为不彻底,安全防护措施还不得力。”

  点多、线长、面广——这是都兰县文物保护依然面临的严峻形势。“下一步,我们将不断健全田野文物安全责任体系,夯实田野文物安全基础条件,加强文物执法队伍和文保员队伍的建设,加大田野文物安全巡查督察,不断提高田野文物保护工作的能力和水平。”青海省文物管理局局长牛军认为,除了重视人防、物防,正在继续加大科技手段的应用,通过技防手段的支撑和覆盖,提升田野文物安全防范能力。

  (王大千、施雨岑)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新闻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图片故事

新浪新闻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690-0000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675637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1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