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桂从友大使接受瑞典媒体专访:想了解西藏新疆为何不亲自去看
9月19日,桂从友大使就媒体交流和中瑞关系在使馆接受瑞典《记者报》记者隆德奎斯特专访。全文如下。
桂大使说,欢迎你们来使馆做客。你们去过中国吗?
记者说,没有,但我觉得一定要去中国。
桂大使说,现在没去过中国的人不多了。坦率地讲,我们找你们不容易。上周你们提出要采访我,我同意了。我更愿意把今天的见面当做一次友好交流。我来瑞典工作1年1个月,发现一些瑞典人士对中国有这样那样的看法,有些看法很深、很偏。对于这样的人士,我们建议他们在发表针对中国很深、很偏的看法前,先去中国走走、看看,对现实的中国进行全面、客观的了解,然后再发表看法。我和我的同事也愿与他们随时交流。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就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一样,不接触、不交流就容易产生误解、误会、隔阂。我们的任务就是向瑞典民众介绍一个现实、客观、全面的中国,同时也向中国民众介绍一个现实、客观、全面的瑞典,从而促进中瑞友好交流与合作,推动中瑞两国共同为世界和平、安全、稳定、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问:您提到的对中国很深、很偏的看法具体指哪些?
答:你作为瑞典记者应该比我更了解。瑞典一些媒体对中国批评、指责、谩骂,甚至恶意攻击、抹黑,一些人经常在你们《记者报》上发表针对中国的负面言论。这些言论与现实中的中国完全对不上号。比如,瑞典一些媒体指责中国不讲人权、不讲民主、不尊重新闻自由。但如果你去中国看一看就知道,中国人民生活得很幸福,无论是物质还是精神生活,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而且还在不断提高。中国共产党把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党章,作为执政党的重要奋斗目标。中国宪法也明确写入尊重和保障人权。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7.6亿人稳定脱贫,过上了小康生活。中国人民的各项政治、社会、公民权利的保障水平不断改善和提高。人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瑞典人权保障达到了一定水平,但也不是没有改善的空间,不是不需要进一步提高。中瑞两国在尊重和保障人权方面各有成就、各有优势,完全可以开展人权对话,相互交流好的做法,互学互鉴,共同提高本国的人权保障水平,共同为世界人权事业发展作出贡献。人权交流合作完全可以成为中瑞友好交流合作的一个亮点,而不是像有些瑞典人士无视中国人权事业的历史性成就,天天指责谩骂中国,导致人权问题成为两国关系发展的障碍。
问:您能否具体说明《记者报》上针对中国的谎言指的是什么?
答:对于瑞典媒体的不实涉华报道,我们都在使馆网站上做了回应。比如瑞典一些媒体称中国在西藏“侵犯人权、迫害藏族”。瑞典一些人士渴望了解西藏,我们对此表示欢迎,但建议他们去中国看一看,而不是听信极少数图谋将西藏从中国分裂出去的人的谣言。又比如有瑞典媒体称中国“在新疆迫害维族”。他们的信息从何而来?他们天天跟极少数意图将新疆从中国分裂出去的人交往,听信他们的谣言。瑞典人士如果想了解西藏、新疆,为什么不与我们交流、不亲自去中国看看?中国有句古话,兼听则明,偏听则暗。我和我的同事非常愿意与瑞典媒体接触,进行友好交流。但我们的会面请求大部分都被拒绝了。我们写了客观介绍中国的文章,希望瑞典媒体刊登,多数情况下也被拒绝了。今天是你们来找我。我不知道如果将来我和我的同事要找《记者报》交流,你们是积极安排还是拒绝?
问:据我所知,您上过瑞典广播电台的“冲突”栏目。
答:我去年8月到瑞典工作后,一直想与瑞典媒体交流,到今年5月瑞典广播电台采访我,这是我到任9个月后第一次有机会与瑞典媒体打交道。今天与你们见面距我到任已经1年1个月了,有点晚,但晚见总比不见好。
问:您刚才说中国非常尊重人权,各方面发展水平很高。我们也很关注中国的出版和言论自由。
答:1954年中国颁布的第一部《宪法》就明确规定中国公民享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的自由。建议你去了解一下,中国全国从中央到地方县市,一共有多少报纸、电视、电台等各类新闻媒体,更不要说自媒体。中国有近14亿人,其中网民超过8亿人,工作、生活都离不开互联网,还有微博、微信公众号等社交媒体。你懂中文吗?
问:抱歉,不懂。
答:你可以让懂中文的同事去查查中国媒体,有什么事不谈、什么事不说?与此同时,我要严肃指出,任何一国的言论自由都不是绝对的,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如果发表的言论违反宪法法律,甚至煽动推翻现行宪法制度,在哪个国家都不会被允许。
问:但现在国际上一些记者组织、新闻媒体、媒体人士和一些国家的政府都说中国的新闻媒体并不是完全自由的。您对此有什么看法?
答:我们不禁要问这些人,他们批评中国的言论自由,依据何在?第一,他们是否遵守了中国的宪法法律和相关法规?就像在瑞典的外国人必须要遵守瑞典的法律法规一样。第二,他们的言论是否以事实为依据?你是专业记者,比我更懂新闻学。新闻从业道德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采访报道必须以事实为依据,用客观事实说话,而且要基于客观事实发表客观评论,而不是带着主观和偏见。第三,从新闻学角度看,记者采访也好,获取信息也好,都应该以诚实的方式进行。这方面你比我懂得更多,我就不班门弄斧了。
问:那您认为这些主张言论自由的团体说错了?
答:如果是你刚才列举的情况,他们当然错了。他们违反了刚才我说的三点。中国欢迎外国记者到中国工作。目前在北京的外国常驻记者就有600多人。其中绝大多数记者都能顺利工作。为什么极少数记者不能和大多数同行一样正常工作呢?恐怕要问问他们到底是出于什么目的了。是为了了解真实、全面、客观的中国,从而为促进中国同外界的联系发挥桥梁作用,还是要损害中国同外界的联系?我非常愿意同记者打交道。坦率地讲,瑞典个别驻华记者发回来的报道全是负面的,让人看了以后觉得中国一无是处。这就令人很难理解了。还有个别媒体天天盯着中国的问题和不足,还拿着放大镜无限放大。我认为这是不客观的。希望你们向瑞典民众介绍一个真实、全面、客观的中国,在中瑞之间架起友好交流合作的桥梁。
问:在中国的中国记者可以报道任何问题吗?
答:在宪法法律范围内,他们可以报道任何他们想报道的东西。我再次建议你和你的同事去中国看看。中国政府鼓励中国记者发现问题,针砭时弊,并提出批评和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但是媒体一定要遵守宪法和相关法律法规,报道必须基于客观事实,客观分析。实际上,中国媒体在中国各领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012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十八大以来,坚定推进反腐败工作,对腐败零容忍。不少腐败分子就是媒体揭露出来的。前不久发生的假疫苗生产事件,也是由媒体揭露出来的。由于媒体曝光,近年来一些官员因渎职、失职、腐败被停职、解职甚至坐牢。中国政府鼓励、支持媒体监督。我们的媒体很好地发挥了这样的作用,我很尊重他们。
问:近期中国使馆网站上发表了一系列批评瑞典媒体的谈话,一些瑞典新闻界人士认为这种行为在瑞典很不常见,还有一些瑞典出版界人士对此严厉批评,认为这是对新闻自由的侵犯。您怎么看?
答:首先,我倒要问问这些人,他们天天批评、谩骂、指责中国,难道就不允许我们客观介绍中国吗?!他们天天批评别人,就不允许别人批评一下他们吗?!他们惯于对别人品头论足、指手画脚、说三道四,就不允许别人评论一下他们吗?!况且他们说的是错的。他们不是讲民主、讲新闻自由吗?为什么只允许他们批评别人,不允许别人批评他们?对此我难以理解,只能认为这些人是专制、暴政。对这些人,我们并不是要同他们针锋相对,而是向他们介绍中国的客观情况,并向他们发出了对话邀请。他们为什么不接受邀请与我们对话呢?他们长期习惯于批评别人,不容别人提一点批评意见,我不理解这种逻辑,只能认为这是傲慢、习惯于以教师爷自居、对别人指手画脚。他们哪来的这种优越感?如果这些人对我们的做法不理解、不习惯,那我们奉劝他们放下教师爷心态,以平等的态度看待中国。我们在使馆网站上针对这些人不实、充满偏见的言论予以澄清,目的只有一个——客观。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国土面积第三的国家和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绝不会对别的国家指手画脚。无论中国发展多么强大,我们都对别的国家平等相待。同时我们也要求别的国家,无论大小,平等对待中国。如果你有机会,可以问问这些天天批评中国的人,是不是以平等的心态对待中国?人人生而平等,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也要基于平等。中国人对外打交道,首先关注的是是否受到平等相待。为什么?自从1840年英国用炮舰打开中国的国门、发动鸦片战争以后,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西方列强一直侵略、奴役、割占中国,在中国建“国中之国”。在这110年里,中国人民处于被歧视、被奴役、被欺负的不平等处境。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28年的英勇斗争,终于在1949年赶走了侵略者,赢得了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建立了属于中国人民自己的国家。这样悲惨的经历,使中国在对外交往中将是否受到平等对待作为天大的事,把平等作为中国与外国交往的首要前提。所以中国外交的基本原则就是在平等相待、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发展国与国之间关系。瑞典一些人没有经历过中国这样惨痛的历史,可能理解不了中国人对平等相待的渴望。希望他们在观察中国时,首先要从中国110年受西方列强侵略、霸占、奴役、分割的历史中去认识中国、理解中国。如果还把现在的中国当作过去那个受列强侵略、处于半殖民地状态的中国,那就大错特错了。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面对数十万集会群众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为什么说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因为11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奴役、割占中国,强迫中国人跪在他们面前。我要郑重强调,如果现在还有人想让中国人民在他面前跪下,那是痴心妄想,白日做梦!
问:如果我理解的没错,以后如果中国使馆发现瑞典媒体错误的报道,你们会继续采取这样的做法。
答:当然。如果有瑞典媒体仍然发表错误的涉华报道,我们当然会继续这样做。新闻要以客观事实为依据,进行客观分析,而不是基于主观臆测,甚至是故意抹黑。
问:中国是一个经济强国,在海外市场扩张很快。中国对瑞典一些媒体的看法是否会对中国同瑞典乃至欧盟的经贸合作甚至整体关系造成影响?
答:首先,我要纠正你一个错误,中国是经济大国,还不是经济强国。我们在经济发展方面与包括瑞典在内的西方发达国家还有不小差距。总不能说一个人均GDP还不到1万美元的国家是经济强国吧?瑞典人均GDP超过5万美元。中国党和政府的首要任务是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促进经济发展,使中国由经济大国迈向经济强国,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让全中国人民过上美好生活。在去年10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到本世纪中叶,把中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强国。我们离这个目标还差三十余年。
我还要纠正你一个错误,中国从不搞政治、经济、军事扩张。中国40年来经济发展之所以这么快,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敞开国门搞建设,吸收西方发达国家的资金、技术和现代化管理经验。十九大报告强调,中国要进一步敞开大门搞建设,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在全球化时代,我们希望进一步扩大与世界各国的全面务实互利共赢合作,共同实现更好更快地发展。中国的开放发展不仅让中国受益,也惠及全世界。去年中瑞双边贸易额达150亿美元,比40年前增长了十多倍。今年1至7月,双边贸易额已达80多亿美元,同比增长30%,全年有望再创新高。去年,瑞典25年来首次实现对华贸易顺差,达9亿美元。这说明瑞典的高质量产品和消费品越来越受中国民众的欢迎。中国共产党和政府要让全体中国人民过上美好的生活,其中就包括要让人民享受更多来自包括瑞典在内世界各国的高质量产品。今年11月中国将举办首届国际进口博览会。过去,世界各国都举办出口博览会,中国将在世界经济合作史上第一次举办进口博览会。我们欢迎外国政府和企业把高质量、符合中国民众需求和中国经济发展需要的产品拿到展览会上,向中国出口。瑞典政府早已确定将参加政府展,30多家瑞典企业将参加企业展。我们表示欢迎。
问:中瑞双方对新闻和记者的不同看法,会影响两国关系吗?
答: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有不同观点、不同看法,这很正常。我们有不同看法,不是要相互指责、隔空喊话,而是应坐下来交流。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正是因为有不同,才有交流,才有合作。大家通过平等交流,相互理解,共同完善。中国的处世哲学讲求求同存异。而瑞典一些人恰恰相反,是求异存同,这样的做法必然导致双方争吵、隔阂,必然妨碍双方的交流与合作。
问:我想问一个具体问题,这也是瑞典外交大臣多次在外交场合提到的,那就是桂敏海案。桂敏海为什么会被关押?
答:我们与瑞典政府及相关人士就桂敏海案保持着密切沟通。桂敏海在中国犯下严重罪行,中国主管部门依法对其采取强制措施。该案正在依法依程序审理中。
问:那他将来会被审判吗?
答:我已经说了,中方主管部门会依法依程序办事。
问:有一些人说,桂敏海在中国电视上认罪,看起来像是设计的。
答:我不知道这些人的说法有何依据。你用“看起来”这个词本身就说明了这种说法站不住脚。仅仅是“看起来”而已,而不是客观事实。
问:所以您认为他是自愿认罪。
答:在中国,没有人强迫他。中国全面依法治国。谁能强迫他电视认罪?强迫本身就是违法的。他自己能同意被强迫吗?
问:您说中方就此案与瑞典各界保持着沟通,您觉得此案是一个麻烦吗?
答:这个案子实际上是依法办事的问题。一个瑞典籍华人在中国严重违法,中国主管部门依法办事。我认为这不应成为中瑞关系的麻烦。但瑞典有人指责中国,压中国立即释放桂敏海。这严重违反了法治原则,侵犯了中国司法主权,这就成了麻烦。我还是希望这些人对中国平等相待,尊重中国人民经过110年流血奋斗争得的国家主权,不要指望这样粗暴干涉中国司法主权的事情会得逞。中国被西方列强侵略、奴役、割占的历史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问:最后一个问题。今年夏天,你们使馆给联署要求释放桂敏海声明的瑞典媒体出版界人士都写了信。为什么这么做?
答:很简单,他们被极少数别有用心的人裹挟发表这种粗暴干涉中国司法主权的声明,我们绝对不能接受。我们写信就是要向他们介绍客观事实,仅此而已。
问:感谢大使先生。
答:欢迎你再来使馆做客,我愿意回答任何有关中国的问题。
来源:中国驻瑞典大使馆微信公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推荐新闻
- 【 新闻 】 美方称中方企图干涉美中期选举 外交部...
- 【 军事 】 出鞘:中俄东方2018军演能互相学到什么
- 【 财经 】 清华教授:居民负债是否恶化取决房地...
- 【 体育 】 欧足联官方:对C罗红牌展开调查 本月2...
- 【 娱乐 】 朱旭生前最后亮相:把做人融入到演戏...
- 【 科技 】 美团点评9月20日正式在香港挂牌上市
- 【 教育 】 上传题目就有答案?家长怒斥“作业神...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675637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1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