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2019“三公”经费再压减3%左右 各级政府过紧日子

2019“三公”经费再压减3%左右 各级政府过紧日子
2019年03月06日 01:32 北京青年报

  原标题:今年将实施更大规模减税降费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日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2019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其中“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6.5%”。

  李克强说,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6.5%;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4.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国际收支基本平衡,进出口稳中提质;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金融财政风险有效防控;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000万以上,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

  “上述主要预期目标,体现了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求,符合我国发展实际,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相衔接,是积极稳妥的。实现这些目标,需要付出艰苦努力。”李克强说。

  李克强表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拥有足够的韧性、巨大的潜力和不断迸发的创新活力,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十分强烈。我们有战胜各种困难挑战的坚定意志和能力,经济长期向好趋势没有也不会改变。

  “给政府做减法,给市场做加法。”这是李克强自就任总理以来一以贯之的施政理念。他常说:“要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政府就要过紧日子。”就此,北京青年报记者梳理了李克强总理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又做了哪些“加减法”。

  政府工作报告展望2019

  制造业等行业现行税率降至13%

  报告说:2019年要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普惠性减税与结构性减税并举,重点降低制造业和小微企业税收负担。

  深化增值税改革,将制造业等行业现行16%的税率降至13%,将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等行业现行10%的税率降至9%,确保主要行业税负明显降低;保持6%一档的税率不变,但通过采取对生产、生活性服务业增加税收抵扣等配套措施,确保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继续向推进税率三档并两档、税制简化方向迈进。抓好年初出台的小微企业普惠性减税政策落实。

  这次减税,着眼“放水养鱼”、增强发展后劲并考虑财政可持续,是减轻企业负担、激发市场活力的重大举措,是完善税制、优化收入分配格局的重要改革,是宏观政策支持稳增长、保就业、调结构的重大抉择。

  小微企业社保缴费负担有实质性下降

  报告说:下调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各地可降至16%。

  各地在征收体制改革过程中不得采取增加小微企业实际缴费负担的做法,不得自行对历史欠费进行集中清缴。

  继续执行阶段性降低失业和工伤保险费率政策。

  今年务必使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社保缴费负担有实质性下降。加快推进养老保险省级统筹改革,继续提高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比例、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

  “我们既要减轻企业缴费负担,又要保障职工社保待遇不变、养老金合理增长并按时足额发放,使社保基金可持续、企业与职工同受益。”

  解读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将“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下调至16%”,从20%到19%再到16%,相当于给企业降低了4个百分点的负担。对很多民营企业小微企业来说,人工成本往往是其中最主要的成本。降低社保缴费比例将有利企业提高竞争力,优化营商环境。

  同时,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到今年务必使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社保缴费负担有实质性下降。既要减轻企业缴费负担,又要保障职工社保待遇不变、养老金合理增长并按时足额发放,使社保基金可持续、企业与职工同受益。这也体现了对中小企业职工利益的保护。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政协副主席、市工商联主席燕瑛表示,这些系列措施对广大民营企业家是强有力的鼓舞,有利于民营企业干实业谋创新。这些措施将实实在在支持民营经济发展。

  进一步缩减市场准入负面清单

  报告说:市场配置资源是最有效率的形式。要进一步缩减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推动“非禁即入”普遍落实。政府要坚决把不该管的事项交给市场,最大限度减少对资源的直接配置,审批事项应减尽减,确需审批的要简化流程和环节,让企业多用时间跑市场、少费功夫跑审批。

  今年,要对所有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实行“证照分离”改革,使企业更便捷拿到营业执照并尽快正常运营,坚决克服“准入不准营”的现象;在全国推开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使全流程审批时间大幅缩短。推行网上审批和服务,加快实现一网通办、异地可办,使更多事项不见面办理,确需到现场办的要“一窗受理、限时办结”,“最多跑一次”。持续开展“减证便民”改革行动,不能让繁琐证明来回折腾企业和群众。建立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服务绩效由企业和群众来评判。政府部门做好服务是本分,服务不好是失职。

  两年内基本取消全国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

  报告说:深化电力市场化改革,清理电价附加收费,降低制造业用电成本,一般工商业平均电价再降低10%。深化收费公路制度改革,推动降低过路过桥费用,治理对客货运车辆不合理审批和乱收费、乱罚款。

  两年内基本取消全国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实现不停车快捷收费,减少拥堵、便利群众。取消或降低一批铁路、港口收费。专项治理中介服务收费。继续清理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加快收费清单“一张网”建设,让收费公开透明,让乱收费无处藏身。

  解读

  北京工业大学城市交通学院院长陈艳艳表示,过去很多省界收费站会导致车辆排队,降低运输效率,增加物流成本。

  陈艳艳称,取消这些收费站,将提高人与货周转效率,提高道路使用效率,降低物流成本,让更多老百姓享受基础设施红利。

  此外,取消省界收费站也有利于促进区域之间经济交流,有利于跨行政区域城市群的发展。

  陈艳艳表示, 据了解,去年5月,国务院作出推动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的决策部署,交通运输部试点在去年年底取消了江苏和山东、重庆和四川之间的15个省界收费站。

  中央财政 “三公”经费再压减3%左右

  报告说:减税降费直击当前市场主体的痛点和难点,是既公平又有效率的政策。全年减轻企业税收和社保缴费负担近2万亿元,这会给各级财政带来很大压力,为支持企业减负,各级政府要过紧日子,想方设法筹集资金。

  中央财政要开源节流,增加特定国有金融机构和央企上缴利润,一般性支出压减5%以上、“三公”经费再压减3%左右,长期沉淀资金一律收回。

  同时,地方政府也要主动挖潜,大力优化支出结构,多渠道盘活各类资金和资产。

  我们要切实让市场主体特别是小微企业有明显的减税降费感受,坚决兑现对企业和社会的承诺,困难再多也一定要把这件大事办成办好。

  综合融资成本必须有明显降低

  报告说:改革完善货币信贷投放机制,适时运用存款准备金率、利率等数量和价格手段,引导金融机构扩大信贷投放、降低贷款成本,精准有效支持实体经济,不能让资金空转或脱实向虚。加大对中小银行定向降准力度,释放的资金全部用于民营和小微企业贷款。支持大型商业银行多渠道补充资本,增强信贷投放能力,鼓励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和信用贷款。今年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小微企业贷款要增长30%以上。清理规范银行及中介服务收费。完善金融机构内部考核机制,激励加强普惠金融服务,切实使中小微企业融资紧张状况有明显改善,综合融资成本必须有明显降低。

  解读

  全国政协委员、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日前在接受北青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有赖于通过金融改革进一步提升市场化程度;而融资贵的问题,则与信息不对称有关。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通过金融科技的发展来解决,现实中已经有过成功的案例。为中小微企业贷款,事实上并不是想象中的成本大、风险高。

  今年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工商联副主席周桐宇和全国政协委员、新华联董事局主席傅军都带来了关于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提案,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小微企业贷款要增长30%以上,无疑呼应了政协委员的提案。

  傅军建议,国务院派出专门督查巡视组进行专项督查。尽快建立融资政策执行督查机制,严肃查处不作为乱作为的机构与人员,了解“不敢贷、不愿贷、不能贷”的真实情况。要消除所有制歧视的顽疾。维护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平等的市场主体地位。

  全国实现“携号转网”

  报告说:促进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集群,壮大数字经济。坚持包容审慎监管,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发展,促进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健康成长。加快在各行业各领域推进“互联网+”。持续推动网络提速降费。开展城市千兆宽带入户示范,改造提升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网络,推动移动网络基站扩容升级,让用户切实感受到网速更快更稳定。

  今年中小企业宽带平均资费再降低15%,移动网络流量平均资费再降低20%以上,在全国实行“携号转网”,规范套餐设置,使降费实实在在、消费者明明白白。

  解读

  浙江传媒学院互联网与社会研究院院长方兴东表示,我国的手机费用占居民收入的比例较高,随着技术进步,资费的下降是趋势,政府工作报告能提出一个明确目标,有助于推动运营商下决心降低资费。这个降幅应该是经过测算的,应该可以实现。他认为,电信服务不再局限于通讯领域,越来越成为整个社会的基础设施,经济、娱乐、生活都依赖于这个基础设施,如果进入的成本和门槛太高,就会变成社会发展的阻力。降低资费,影响广泛,会让以网络为基础设施的各方面都有更好的发展,大家也都会从中受益。

  重点地区PM2.5浓度继续下降

  报告说:巩固扩大蓝天保卫战成果,今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要下降3%,重点地区细颗粒物(PM2.5)浓度继续下降。持续开展京津冀及周边、长三角、汾渭平原大气污染治理攻坚,加强工业、燃煤、机动车三大污染源治理。做好北方地区清洁取暖工作,确保群众温暖过冬。强化水、土壤污染防治,今年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要下降2%。

  加快治理黑臭水体,推进重点流域和近岸海域综合整治。加强固体废弃物和城市垃圾分类处置。企业作为污染防治主体,必须依法履行环保责任。 

  改革创新环境治理方式,对需要达标整改的企业给予合理过渡期,避免处置措施简单粗暴、一关了之。

  文/本报记者 孟亚旭 高语阳 朱开云 董鑫 蒋若静 李泽伟 赵萌 张小妹 李岩

责任编辑:余鹏飞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新闻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图片故事

新浪新闻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690-0000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675637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1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