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检查组一走污水直排 地方治污“两副面孔”怎么改

检查组一走污水直排 地方治污“两副面孔”怎么改
2019年06月01日 07:01 央视

  原标题:央视财经评论丨检查组来,说改就改!检查组走,污水直排!“两副面孔”怎么改?

  近期,生态环境部2019年第一轮统筹强化监督在全国25个省份展开,在今年首轮监督中,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是重中之重。而记者在暗访中却发现,一些地方在专家组检查的时候,治污一切正常,专家组一走,就出现污水直排、环保设施形同虚设的情况;还有一些地方则出现一边治污、一边排污的奇怪场景。

  按照中央要求,2019年是“基层减负年”。生态环境部也大幅调整了环保监督检查考核方式,将原有的27项监督检查考核减少为两项,同时统筹污染防治攻坚战中重点任务,以减少对地方的干扰。

  环保监督流程简化,效果怎样才能强化?环保治理,又该如何建立长效机制?5月31日晚,《央视财经评论》邀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环所副所长常纪文和央视财经评论员刘戈,深度解析。

  环保整改 为何出现“两副面孔”?

  刘 戈:“两副面孔”的后面有两种心态

  央视财经评论员 刘戈:在环保越来越成为共识的当下,这种现象应该更多基于瞒天过海的侥幸,还有力不从心的无奈。

  为什么这么说?现在很多地方都能看到非常漂亮的污水处理厂,非常现代化,处理水平也很好,但很可能城市污水排放管网还欠账很多,检查的时候不排,不检查的时候,那些没有能力搜集到污水处理厂的污水,就依然故我。瞒天过海的背后,也有力不从心,因为确实没有能力配套,而且运营也要花钱。不过不管怎么样,也不能够两副面孔,这是一个原则问题。

  环保治理 如何建立长效机制?

  新闻链接:

  生态环境部《统筹规范强化实施方案(试行)》要点:

  1、强化监督每年一次;

  2、一个省份只派驻一个生态环保工作组;

  3、一个地市、一个区县只有一个小组开展工作;

  4、一次检查多项任务;

  5、进驻时间减少80%左右。

  常纪文:稳中求进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环所副所长 常纪文:中央环保督察组回头看前一段时间反馈,中西部地区污水处理设施、污水管网建设严重欠债,加上污水处理是薄利行业,社会资本不愿意进入。这一块的短板是必须要补齐的。

  另外,缺钱之外还缺强制性的一些手段,比如我们说垃圾分类,如果环卫机构收垃圾,把老百姓分类好的垃圾又收在一起,这就要严惩。2020年底之前环保攻坚的许多重点任务,包括农村污水设施建设、雨污分流、提高污水处理率等,都需要通过监管加投资并重的手段予以解决。

  刘  戈:环保治理 需要广开财路

  央视财经评论员 刘戈:监督需要长效机制,我们不可能有那么多的督察组,一趟一趟跑到地方,顺着河去看,顺着路去检查。这需要新的机制,也包括技术手段的使用,比如让物联网和环境监测结合在一起,每一个排污口都有足够的监测设施等等。

  但这和污染治理的基础设施欠账一样,都需要钱。我们的污染治理,长期以来主要靠财政,也许还有一些专项基金补充,还有排污费,但对很多地方来说,并不足以解决问题,所以不少地方也在尝试更多的市场化商业模式。

  常纪文:保护环境要有战略定力 不应松懈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环所副所长 常纪文:今年是基层减负年,但环保监督的流程简化并不意味着给环保要求松绑,而是在优化监督方式,通过综合性监督,使地方进行系统的污染治理。

  最终目的就是增强他们的战略定力,咬紧牙关,不能松懈。

  刘  戈:保护环境是千秋大业 需要智慧和耐心

  央视财经评论员 刘戈:在环保攻坚阶段,尤其需要智慧,比如完全靠财政的机制可能不一定能够筹措足够资金,就需要寻找新的机制。

  从更长远来看,有些违规的产业关掉就行了,有一些长期的污染则可能是发展当中必须会出现的,这就需要付出更多耐心,在不可能一蹴而就的情况下,通过技术攻关,通过设置总体目标、科学设置时间表、路线图,来最终解决。

责任编辑:余鹏飞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新闻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图片故事

新浪新闻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675637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1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