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这个非洲国家将国家级荣誉授予中国“神草”专家

这个非洲国家将国家级荣誉授予中国“神草”专家
2019年12月03日 08:00 新华国际

  原标题:他们将这份国家级荣誉授予中国“神草”专家

  菌草,是一种具有“特异功能”的草,可用来代替树木栽培食用菌、药用菌。这种“以草代木”的养菇技术由中国专家发明,从根本上解决发展菌业需大量砍树的“菌林矛盾”。

  除作为蘑菇培养基外,菌草株型大、产量高、适应力强,可大面积种植防止水土流失,或用作牲畜饲料、有机肥料、生物质能源等,在海外有“神草”之称。

2019年12月1日,在中非共和国首都班吉,中非共和国总统图瓦德拉(前左)为菌草技术发明人林占熺(前右)颁授指挥官勋章。新华社发(田雨童摄)  2019年12月1日,在中非共和国首都班吉,中非共和国总统图瓦德拉(前左)为菌草技术发明人林占熺(前右)颁授指挥官勋章。新华社发(田雨童摄)

  当地时间12月1日,在庆祝中非共和国成立61周年典礼上,6名中国菌草技术专家备受瞩目。

  他们从总统图瓦德拉手中接过国家感谢勋章,领衔之人正是中国“菌草之父”林占熺。

  这个非洲内陆国家以如此厚重的国家荣誉,表彰和感谢中国专家、中国技术、中国方案为当地农业发展所作贡献。

  “今夜我难入眠,泪不止”

  当天共有19人受勋,其中的6名中国专家均来自福建农林大学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菌草技术发明人林占熺获指挥官勋章,其他2名专家获军官勋章,3名专家获骑士勋章。

2019年6月19日,福建农林大学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林占熺在福建三明市将乐县的菌草灵芝示范基地查看村民利用菌草种植培育的灵芝。新华社记者林善传摄  2019年6月19日,福建农林大学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林占熺在福建三明市将乐县的菌草灵芝示范基地查看村民利用菌草种植培育的灵芝。新华社记者林善传摄

  “今夜我难入眠,泪不止,脑海里七十多年风风雨雨,宛如昨天才发生……”受勋当天,林占熺向家庭微信群里发回大段文字。

  这位76周岁的老人动情回忆起“为穷人做事,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也回忆起团队成员曾在巴布亚新几内亚、南非等地备尝艰辛,才走出“一条中国菌草技术援外的新路”。

2019年6月20日,福建农林大学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林占熺(前中)在福建三明市泰宁县大田乡垒际村向外国客人介绍菌草的种植情况。新华社记者林善传摄  2019年6月20日,福建农林大学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林占熺(前中)在福建三明市泰宁县大田乡垒际村向外国客人介绍菌草的种植情况。新华社记者林善传摄

  谈及此次受勋,林占熺对新华社记者说,这体现了“中非政府与人民对我们发展新型菌草产业与扶贫的期待与厚望”。

  他还说,菌草技术团队“将继续艰苦奋斗,加快菌草技术国际型人才培养,继续推动菌草技术在众多发展中国家规模化产业化发展”。

2019年7月25日,一位工作人员在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一处沙滩的菌草林中介绍用菌草技术治理风沙的情况。 新华社记者林善传摄  2019年7月25日,一位工作人员在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一处沙滩的菌草林中介绍用菌草技术治理风沙的情况。 新华社记者林善传摄

  中非总统赞不绝口

  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成功举办以来,中国和中非共和国双边合作迈进“快车道”。为落实峰会“八大行动”,中国援中非菌草技术项目今年3月落地。

  中非是全球最贫困的国家之一,国内不时发生饥荒,中国方案的到来为当地提高粮食安全带来新的希望。

  当时,林占熺率领工作组到访首都班吉,亲手实施中国援中非菌草技术项目。访问期间,工作组举办了菌草技术研讨会,展示了近期在班吉培育出的多个菌菇品种,并现场烹饪。

图为中国援中非菌草技术项目组合影。新华社发(田雨童摄)图为中国援中非菌草技术项目组合影。新华社发(田雨童摄)

  总统图瓦德拉品尝后赞不绝口,并表示期待更多中非民众在未来品尝到两国菌草合作的成果。

  图瓦德拉还评价说,中国工作组来到中非传授菌草技术,为该国农业发展开辟一条全新的道路,将有力促进减贫就业,增强食品安全,提高人民收入。

  中国专家在中非农业研究所、班吉大学,向科研工作者和一线农户传授菌草种植方法,受到当地民众热烈欢迎,培训时长和受训人数远超预期。

2019年9月11日,中非共和国总统图瓦德拉(右1)参观由福建农林大学菌草专家指导建立的中非首条菌草种菇技术生产线。新华社发  2019年9月11日,中非共和国总统图瓦德拉(右1)参观由福建农林大学菌草专家指导建立的中非首条菌草种菇技术生产线。新华社发

  9个月来,在中国专家帮助下,菌草菌袋生产线已初步建成,参与项目的中非学员已成功在当地栽培平菇、草菇、竹荪等品种。

  “给全世界的礼物”

  菌草技术可谓中国“减贫”方案中的一支“奇兵”,为众多发展中国家及地区带去可持续发展的希望。

2019年4月18日,在位于纽约的联合国总部,菌草技术发明人、福建农林大学研究员林占熺(前排中)在“菌草技术:‘一带一路’倡议对促进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实质性贡献”专题研讨会上发言。新华社记者李木子摄  2019年4月18日,在位于纽约的联合国总部,菌草技术发明人、福建农林大学研究员林占熺(前排中)在“菌草技术:‘一带一路’倡议对促进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实质性贡献”专题研讨会上发言。新华社记者李木子摄

  上世纪80年代,福建农民大量消耗木材生产香菇、木耳等食用菌,“菌林矛盾”日益突出,林占熺开始尝试用草来代替木头养菇。这成为他发明菌草技术的缘起。

  90年代后期,林占熺带着菌草到宁夏帮助农民种菇致富。从那时起,菌草技术被推广至全国31个省份500多个县区,成千上万农民增加了收入。

这是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一处沙滩上栽种的用于防风固沙的菌草(2019年7月25日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林善传摄  这是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一处沙滩上栽种的用于防风固沙的菌草(2019年7月25日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林善传摄

  与此同时,菌草技术也从国内扶贫走向海外。

  1996年,林占熺团队远赴太平洋岛国巴布亚新几内亚,在东高地省推广菌草技术。困难重重,甚至有生命危险,但中国团队因陋就简,因地制宜,使菌草落地生根。

  同一年,在首届菌草技术国际研讨会上,林占熺正式为菌草确定英文名“Juncao”。有人担心外国人不明此为何物,但林占熺解释说,“我就是想让世界知道,这是中国人的一个发明。”

2018年6月12日,在斐济楠迪,中国专家和当地雇员检查菌菇生长情况。新华社记者张永兴摄2018年6月12日,在斐济楠迪,中国专家和当地雇员检查菌菇生长情况。新华社记者张永兴摄

  从巴新、斐济到中非、卢旺达……如今,菌草技术已经推广至106个国家,有13个国家建立了菌草技术示范基地。

  菌草技术也从最早的“以草代木”养菌,拓展到菌草生态治理、菌草菌物饲料、生物质能源与新材料开发等领域。

  2017年,时任斐济常驻联合国代表团临时代办达乌尼瓦鲁这样称赞道,菌草技术真正帮助改变了普通人的生活,这是一个“给全世界的礼物”。

责任编辑:张建利

中非班吉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新闻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图片故事

新浪新闻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675637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1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