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指出,开发商要配合成渝经济圈的发展,找准自己的位置。比如在产城融合、城乡融合、城市群合理布局,以及空间布局优化、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都面临着发展机会。
新年伊始,成渝地区迎来新年“大礼包”。1月3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明确提出,要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这意味着,除了东部沿海的三大城市群之外,成渝双城经济圈,被视作为带动中国发展的新增长极。
事实上,这已不是中央首次为成渝地区发展“把脉”。那么,“双城经济圈”的全新定位,对成渝两地来说意味着什么?两地又该如何抓住这一重大历史机遇,共同唱好“双城记”?当地房地产又将迎来哪些利好?
成渝城市群有望成第四大经济增长极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明确提出,要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使成渝地区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打造西部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
问题在于,为何中央要提出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其背后究竟体现了什么深意?
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任徐洪才指出,这是国家层面上的整体布局,重庆和成都双方要从大局出发,找准位置,形成统一市场,让资源、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并破除体制、机制障碍,迎接新一轮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然后跟国际市场对接。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使西部地区亟需发展起来和东部沿海城市群的量级相匹配的城市群。”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刘璐指出,目前,包括人口和资金以及重大基础设施在内的各种社会资源和生活、生产要素过于集中在沿海的三大都市圈中。在当前沿海发达城市的地价、人工等生产要素价格已普遍较高,以及不动产价格高企情况下,把更多社会资源投向生产要素价格相对较低的西部地区,显然在同等条件下可能会获得更高的回报、产量等。
刘璐指出,从“一般均衡”的视角看,这也有利于减少我国经济发展中东西部发展的不平衡问题,促使各种要素和商品的合理流动在全国范围内获得更优化配置。于是,在我国西部地区拥有最好自然条件和基础设施水平的成都和重庆这两座城市,就肩负起西部崛起这一“挑大梁”的重任了。
“如若成渝的发展能连成片,那么,完全有可能形成和我国其他三大城市群相同量级的经济规模。”刘璐表示。
“未来,成渝城市群有望成为我国继京津冀、长三角和粤港澳之后的第四大经济增长极。”58安居客房产研究院首席分析师张波指出,再以成渝城市群为支点,成渝城市群的发展核心就是围绕成都、重庆两个都市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首次提出正是聚焦于此,预计随着双城未来发展,有望带动整个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推动成渝城市群成为西部发展地图上的重要锚点。
成渝如何唱好“双城记”?
新京报记者了解到,成都和重庆之间相距约305公里,直线距离约260公里,走高速公路乘车需要约3个半小时。这一空间距离比其他三大城市群的距离要远一些,这也是之前成渝城市群(带)被人诟病的地方,有业内人士认为,这一核心城市间的距离过远,对于发展特大型城市群有不利之处。
不过,随着高铁开通,两地的通勤时间已缩短至约1个半小时。“进入高铁时代之后,成渝之间的空间距离分割,已不再构成发展特大型都市圈的阻碍。”刘璐表示。
事实上,四川、重庆山水相连、人文相亲、产业相近。自西部大开发以来,川渝两地的合作就在不断深化。早在2018年下半年,关于成都东进和重庆西拓之间协调关系的话题就曾引起广泛关注。
那么,成渝双方如何协同发展,挑起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的重担?
“发展成渝双城经济圈,需要充分发挥成都、重庆核心城市优势,推进资源要素的圈域整合,加快与周边地区的一体化进程,引导产业分工协作,打造引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的双引擎。”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城镇发展室主任、研究员欧阳慧表示,“成渝双城经济圈”中,重庆经济圈要加快推进重庆主城区与周边城市的同城化发展,大力促进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和市场体系建设的一体化进程,打造吸引人口和生产要素集聚的大平台,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和辐射带动作用;而成都经济圈要支持成都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强化成都对周边地区的资源整合,共同打造带动全省、辐射西部、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化经济圈。
徐洪才也指出,重庆是“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连结点。重庆制造业发展较快,特别是高端制造业,且成为对外开放前沿阵地,自贸区跟新加坡的合作也卓有成效,再加上江北金融中心的地位逐步上升,可辐射整个西南地区。而成都在电子科技方面有其基础,此外在旅游、文化、教育等方面也有优势。因此,重庆和成都可资源互补、协同发展。
徐洪才进一步表示,成都和重庆不仅可在文化旅游、物流、商贸、基础设施等方面互联互通,还可以在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金融服务业,以及健康、养老等方面协同发展。
徐洪才还强调,这两个中心城市都有辐射及外溢效应,因此,可推动周边城市群、城镇化的发展,“西部地区农村城镇化任务还很繁重,中心城市跟周边卫星城市,以及广大的农村地区,发展不平衡尤为突出。双城携手可增强整个西南地区经济发展的竞争力,对整个西南地区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业内:率先利好“1小时经济圈”内楼市
“两地的产业发展要避免‘抢项目’,要侧重优势互补和打造完整产业链,形成互补。”刘璐同时提醒道,大力发展“成渝双城经济圈”其最大困难不在于成都和重庆两座城市,而在于两城之间“穷兄弟”太多。如何以成渝两城作为发展极,加速带动两城之间中小城市的发展,是发展成渝双城经济圈的真正挑战。
那么,成渝双城经济圈对当地房地产企业而言,又带来了哪些影响?徐洪才指出,开发商需配合成渝经济圈的发展,找准自己的位置。比如在产城融合、城乡融合、城市群合理布局,以及空间布局优化、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都面临着发展机会。
实际上,在此前成都的东进和重庆的西拓中,都涉及了新城建设。在刘璐看来,在这一过程中,房企可逐渐从单一发展模式,扩展到多元开发模式,即房地产开发融入产业发展。不过,这也考验着企业的资源。
“不能片面发展房地产。”徐洪才表示,这些年,一些地区发展特色小镇,由于相关产业没有发展起来,导致特色小镇没什么特色,造成新的资源浪费,形成新的空城、“鬼城”,这亦是成渝双城经济圈发展中需要警惕的。
蓝光发展投资发展中心总经理张岩指出,推动成渝双城经济圈的建设,将使全国其他地区的产业迁移,以及这一区域对人才、资本的吸引力都得到促进、提升,进而对房地产投资、置业需求等带来明显利好。“短期内将对成都、重庆主城1小时经济圈内的房地产市场产生积极带动作用,尤其是成都主城以东(天府新区东部片区)、重庆主城以西(科学城、重庆高新区)有较明显利好。而从中长期来看,对于成渝城市群内关键节点城市(如南充、泸州、永川等)具有利好带动作用。
“目前成都、重庆房地产市场发展水平,较东部中心城市(南京、杭州等)有明显差距,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将继续提升成都、重庆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的地位,有利于成都、重庆中心城区价值得以提升。”张岩表示。
新京报记者 张晓兰
编辑 武新 制图 李禾炜 校对 吴兴发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推荐新闻
- 【 新闻 】 关键时刻 四通国际电话打向北京
- 【 军事 】 阿尔及利亚采购苏-57对我外贸军机的启...
- 【 财经 】 金凤奖评选出炉:航空公司TOP10是他们
- 【 体育 】 意甲-C罗帽子戏法+助攻 尤文4-0完胜
- 【 娱乐 】 胞兄带妻儿轻生 密友曝明道情绪崩溃
- 【 科技 】 12306十年:春运抢票难,难于上青天
- 【 教育 】 家长=保姆?72所院校新设家政专业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520066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