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中国日记·4月5日 | 搬出来的心满意足

中国日记·4月5日 | 搬出来的心满意足
2020年04月05日 09:13 上海市纪委监委网站
原标题:中国日记·4月5日 | 搬出来的心满意足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虽然搬进新居已经一年多了,但张建益仍时常会有种不真实的感觉。从南宁市马山县林圩镇七贤村村民,到马山县板伏安置点小区居民,这个转变张建益做梦都没想到。

  张建益说,自己常常会想起七贤村的老家。跟新居比起来,那里真是彻彻底底的“老破小”:一家五口挤在三间屋子的土瓦房里,总共五六十平,因年久失修,每逢下雨,家里就得摆上十几个盆盆罐罐,接着漏下来的雨水。“现在想想,那会儿的日子真是太难了。”

  七贤村位于马山县林圩镇西南部,距离县城三十多公里,四面环山,耕地匮乏,十分贫穷。“九分石头一分土”是当地的真实写照。一亩水田里种上稻谷,山上种些玉米,这就是张建益家的全部收入来源。“我们一家五口人肯定不够吃。但在这山窝窝里,有劲也没处使。”

  不只张建益家面临着这种困境。马山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滇桂黔石漠化治理重点片区县、广西深度贫困县。2015年精准识别建档立卡贫困村75个,贫困人口14.96万人,贫困发生率为20.22%。县里以山区丘陵为主,耕地资源匮乏,脱贫任务艰巨。

  当扶贫遇到“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该怎么办?异地扶贫搬迁成为一项重要抓手。以广西为例,“十三五”以来,广西举全自治区之力,“挪穷窝”与“换穷业”并举,安居与乐业并重,将群众从贫瘠的山区迁出。张建益所在的马山县先后建成合作、板伏、苏博、金钗、加方、里当6个集中安置点,帮助2万多当地困难群众摆脱困境。听说自己符合搬迁条件时,“做梦都想换新房”的张建益第一时间报了名。2018年底,一家人高高兴兴搬进了117平的新居。

  但异地扶贫搬迁不是简单的人口空间“大挪移”,“搬”的任务完成后,还有大量后续工作要跟进。贫困群众如何实现自我发展,留得下并能致富?如何让他们住得稳、住得惯等等一系列涉及就业、医疗、教育的问题随之而来。

  对于这些问题,当地政府也在努力解决。为了帮助搬迁户实现就业,马山县积极引进服装加工、皮具加工、电子产品加工等劳动力密集型企业进驻安置点扶贫车间,带动周边群众及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就业1000多人,其中易地扶贫搬迁400多人。同时,县里还积极开发乡村保洁员、护林员等公益性岗位,优先安排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劳动力就业。

  “县里的扶贫产业园再招工时,你们就回来得了。”看到周围亲朋好友在扶贫车间干得起劲,张建益也忍不住建议儿子回来工作。搬到新房后,老两口平时出去打打零工,基本够自己日常开销。家里的二儿子和小儿子就去广东打工了,由于年轻肯干,收入还不错。一家人的生活也慢慢有了起色。不过张建益还是希望俩儿子能回来。虽然收入可能会比在广东少点,但毕竟离家近,也稳定。“再干一两年,攒点积蓄后做点小生意,可以早点成家立业。”张建益盘算着。

  1月22日,张建益一直心心念念的房屋不动产权证书领到手,心里的一块石头总算落了地,这套4房2卫的房子彻底是自己的了。这也是马山县首批发放的500本安置房不动产权证书之一。“给安置房办理不动产权证书,意味着从法律上将房子交到搬迁群众手中,从根本上保障搬迁群众的合法权益,解决搬迁户的后顾之忧,给他们吃上一颗定心丸。”马山县有关负责人说。

  如今,一切都今非昔比,张建益说家里的笑声都比以往多了不少,“日子真是越过越有盼头了!”(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邢婷婷 文字 王婵 设计 通讯员 南宁市纪委监委 刘梦云 摄影陆丽红)

中央纪委七贤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新闻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图片故事

新浪新闻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520066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