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四川布拖县博作村蹲点采访报道 革除旧习俗脱贫路更宽

四川布拖县博作村蹲点采访报道 革除旧习俗脱贫路更宽
2020年05月18日 10:49 四川省纪委监委网站

  原标题:四川布拖县博作村蹲点采访报道 革除旧习俗脱贫路更宽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四川省布拖县觉撒乡博作村海拔2500米,地貌复杂、自然环境差,在当地有着“三个坝子四片坡,立体气候灾害多”的说法。该村在脱贫之前,全村239户中贫困户就有104户,贫困人口479人,人均年收入不足3000元。

  在当地党委政府和帮扶企业的扶持下,通过发展牛、羊、黑猪、花椒等特色养殖业、种植业,村民们搬出了土坯房、吃上了大米、白面,全村也在2018年底顺利通过脱贫验收。但是,在觉撒乡党委副书记杨永林看来,虽然村民们的日子一天天好起来了,生活中的一些陈规陋习却一直是村民增收致富路上的阻碍。

  “最严重的一个问题就是大操大办。”据杨永林介绍,长期以来,薄养厚葬的观念在彝区农村根深蒂固,办一次丧事要杀几十头牛和猪宴请邻里,花费往往要数十万元,这成为许多家庭致贫或者重新返贫的重要原因。

  按彝族旧例,老人去世后,家中子女都要出钱买牛,做成传统的坨坨宴招待前来吊唁的宾客,而且买的牛必须全部杀掉,不能留存或退回。由于讲排场、好攀比,在杀牛越多越有面子等心理影响下,死者的亲属都加入到买牛杀牛的队伍中。“一般家里都要杀20多头牛,家族大的甚至杀到上百头,没钱也要去借,欠的债几代都还不清。”

  2019年3月19日,博作村原村支部书记吉连拉日因病去世。他的家人正准备办丧事,杨永林想借此做个尝试,推动村里改变大操大办的风气。为了得到吉连拉日家人的支持,杨永林同村干部组成吊丧小组前往吉连拉日家中慰问,同时动员其子吉连也拉丧事新办。经过多番劝说,吉连也拉同意按照村里的提议来操办。

  为了打消吉连也拉对丧事新办“招待不好”“没有面子”等顾虑,村里不仅专门从普格县聘请了坝坝宴厨师团队,通过桌餐的方式精心准备了品种丰富的汉族菜肴,也为宾客们提供了彝族传统菜。

  丧宴现场,杨永林在帮忙接待客人的同时,还将1000元“移风易俗带头奖”交到吉连也拉手中。“非常感谢杨书记和村‘两委’,丧宴办下来,开销少了很多。”吉连也拉说。

  就这样,博作村村民看到了丧事新办的好处。于是,杨永林和村干部们趁热打铁,在村民大会等多个场合继续宣传红白事新办简办的理念。“现在村里的红白事已经全部采用桌餐,我们还加购了20套桌椅,方便村民随时借用。”杨永林表示。

  在杨永林看来,不仅是红白事,博作村村民身上许多过去不太好的习气都在这两年悄然发生着变化。

  2018年,为了改善博作村人居环境、打造旅游产业,对口帮扶该村的神华四川能源有限公司投入200余万元,在村里修建了休闲凉亭、运动器械等设备。但没想到才建好没多久,有的运动器械就遭到一些村民私自拆卸破坏。

  为了刹住这股不良风气,作为该村的定点帮扶单位,布拖县纪委监委决定和神华四川能源有限公司进行合作,通过“清廉文化+移风易俗”的方式,引导村民们转变落后观念、养成守规矩的习惯。

  “就在那年,该村村会计因偷盗问题受到处理。针对这件事,县纪委监委的驻村干部在村里反复进行教育提醒,让大家认识到小偷小摸不仅不光彩,还会受到法律的惩处。”博作村党支部书记且沙小红回忆道。

  在通过案例开展警示教育的基础上,布拖县纪委监委出资在村里修建了村史馆。馆里不仅陈列着村民捐赠的民族服饰、传统器具,还将彝族传统教育经典《玛牧特依》中“不贪一日钱、要挣一世钱”等教诲与“廉洁”“修德”等元素装点在村史馆走廊两侧。“既让村民们了解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也教育引导他们知廉耻、守规矩。”该县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县监委代主任李劲松表示。

  改掉坏习惯,当地群众是最直接的受益者。“过去牛羊去山上吃草,家里必须要有人跟着。现在我们都是让牲口自己出去,不用担心被人偷走了。”62岁的村民莫什拉黑笑着对记者说。

  如今,走在干净整洁的博作村,不仅可以领略彝乡风情,还可以听浪戏鱼、观景赏花。今年7月,连通乌科乡即将竣工通车的7公里柏油路村道、沿路种植的万亩索玛花海将为博作村开发旅游资源提供重要基础。“把日子过好、欣赏优美风景,大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都是一样的。”李劲松说。

新浪新闻客户端
新浪新闻客户端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更多精彩内容随你看。(官方微博:新浪新闻

图片故事

新浪新闻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520066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