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戚海燕)“你真笨!你真傻!”“你是吃饱了混天黑,吃嘛嘛香,干嘛嘛不行,你真没救了。”“你的孩子我们没法教。”从新学期开始,朝阳区教委整理出有损学生自尊自信,有碍师生关系和教师与家长关系的教师忌语200句,明令将其全部逐出校园。
朝阳教师忌语大致分为四种,一种是禁止教师在恨铁不成钢的情绪支配下,脱口而出:“你想什么呢?榆木脑袋!”“我已经讲了两遍了,你怎么还不懂?”;一种是禁止教师 高高在上随意挖苦学生:“你缺根弦呀,你缺心少肺呀,长脑子干什么的,回家查查,看是不是弱智”;还有禁止教师对学生冷嘲热讽:“不学就回家,玩儿个够吧”;再就是禁止教师训斥学生把家长也捎带上:“瞧你这样你爹妈也好不到哪儿去”。
朝阳区的做法在全市带有普遍性。东城区、宣武区等在中小学教师中持续开展“讲文明用语,禁讲教育忌语”活动。北京小学提出不说明褒暗贬的语言;第一实验小学提出不说“讨厌”等语言;陶然亭小学从学生犯错误时,学生没按老师要求做时,学生学习遇到障碍时,在教育、教学的双边活动时等四个方面提出教师应说什么,忌说什么。181中和62中等学校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家长、学生与家长交流时提出文明用语和忌语。
一些教育专家认为,开展教师忌语活动看似小事,实际上意义重大。全国优秀教师、22中特级教师孙维刚说:“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对于年幼的中小学生来说,是他们心中的第一偶像;教师的一言一行,对于学生一生的追求来说,或者是心潮澎湃的巨大鼓舞,或者是无情打击。”西城区按院小学教师许克莉认为,教师的一句话,可以扼杀一个天才,也可能扶起一个伟人。前门小学校长钱红石认为,好学生是夸出来的,不是训斥出来的。被夸的感觉连大人也会感到美滋滋的,而训斥可能让孩子一蹶不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