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魏海波)在路边小店买啤酒可要悠着点,市技术监督局稽查大队昨天在西丽镇光前村捣毁一个“名牌啤酒生产基地”。该“基地”先用几毛钱一瓶的价格买来低档啤酒,然后撬下瓶盖揭下标签,再用名牌外衣重新包装后出售。这个“基地”有9个工人,但一天却能“生产”一大卡车“青岛”或“金威”啤酒。
昨天下午4时许,当执法人员来到光前村这个“名牌啤酒生产基地”时,还没进门老远 就闻见一股浓浓的啤酒味,有9名工人在不停地忙碌着。两间10余平方米的小屋内堆满了啤酒和“金威”及“青岛”的空酒瓶。现场的啤酒主要有两种:“好爽”和“利达”,其商标上的产地是福建。
虽然仅有9名工人,但这个“基地”的产量却不可小视。每天都能生产100多箱“金威”或“青岛”啤酒,足足装满一大卡车。执法人员在现场查封“名牌”啤酒的生产原料“好爽”和“利达”牌的啤酒4000余瓶,造好的“金威 ”有2954瓶,而查获的金威啤酒商标多达6000多套,“青岛”啤酒的商标也多达5000多套。
市技术监督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近来在深圳查获了多宗类似案件,其共同特点是将低档啤酒“包装”成知名品牌;这些“加工点”看似规模小其实产量惊人;另外这些低档啤酒经过开瓶或换瓶等程序后,其卫生状况已得不到保障。(南方都市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