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免费邮件用户注册网站地图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父母犯罪孩子无辜 西安好心人北京建起儿童村(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1年04月23日13:16 三秦都市报

张淑琴和北京示范儿童村的孩子们在天安门广场合影

  本报讯 (记者范超) 北京城东北的顺义区赵全营镇板桥村近来名闻遐迩,因为来自西安的张淑琴女士两个月前在这里办起了一家北京示范儿童村,收养了几十个服刑及劳教人员的未成年子女。昨日,已任职中华慈善总会特殊儿童救助工作部主任的张淑琴女士,在接受本报记者独家采访时动情地说:“我有责任保护和教育这些孩子。”因为——

  父母犯罪孩子无辜

  张淑琴今年50出头,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要年轻得多,精明干练里透着一股热情。我对她的采访一直在她忙碌的间隙进行。张淑琴告诉记者,自1986年在陕西省监狱管理局办报纸起,她与大墙内外和服刑及劳教人员子女有许多特殊的接触,她时常能听到有的孩子因父母入狱无人照管而流浪社会甚至沦落犯罪边缘的事情,也听说有个孩子走了3天3夜,渴了喝沟里的臭水,饿了吃别人家的剩饭菜来探望服刑爸爸的经历。而在监狱里,许多犯人由于子女下落不明,不安心改造的事情也时有发生。接待室里父母与孩子们那恐惧、迷茫、渴盼的眼神令张淑琴不忍心看。有个犯人,家里有5个未成年的孩子,张淑琴到他家去看孩子时,发现最大的已经病死了,70多岁的老奶奶坐在连张席子都没有的土炕上咳嗽不止,旁边一床破被下蜷缩着4个孩子。眼前的情形深深刺痛了张淑琴的心。父母犯罪,孩子无辜啊!从那一刻起,张淑琴就暗下决心用自己的一切去帮助这些可怜的孩子。(下转3版)

  1995年张淑琴在西安发起成立了“陕西省回归研究会”,到1998年,她在陕西已建成3个“回归儿童村”。之所以起这个名字,张淑琴解释说是希望犯人顺利回归社会,回归善良人生,特殊儿童回归家庭,回归童真。“儿童村”创办后社会反响极好,各界人士认为此举在全国乃至世界都是首创。这3个儿童村先后替陕西、新疆、甘肃、四川、湖北、宁夏等地上百个罪犯代养了150多个4—15岁的未成年子女。为使关注特殊儿童这一特殊领域被全社会承认,1999年张淑琴带着在陕西试点的经验到了北京,希望能在全国推广。在多方努力下,北京儿童村终于在新世纪初开张了。目前村里已经入住了30多个孩子,谈起他们,张淑琴情难自禁——

  用我浓浓的爱做你暖暖的家

  “北京示范儿童村”是由一个占地7亩,拥有60间平房的卫生院改建而成的。30个孩子里,最大的17岁,最小的只有6岁。有10来名工作人员负责照料他们的生活和学习。

  张淑琴告诉记者,村里的每个孩子身后都有一段揪心的故事。7年前,小洁和小净这对双胞胎出生在北京海淀区的一间平房里,爸爸因抢劫和私藏枪支弹药被判无期徒刑,妈妈由于吸毒而被劳动教养,出狱后下落不明。只有几个月大的她们先由居委会管了3年,后又被送到保定的一个远房亲戚家。住到儿童村后,她们重又找回了失去的母爱,也学会了许多东西,姐妹俩现在一天到晚都兴高采烈,生活过得十分开心。今年元宵节张淑琴带这两个孩子去延庆监狱看望爸爸时。看到爸爸哭了,两个孩子也哭着安慰爸爸:“爸爸你别哭,张奶奶叫我们不要哭,我们一哭你就会哭的。”

  还有一个来自北京朝阳区小红门乡的男孩,他的父亲把母亲杀了被判无期徒刑。这个男孩因此产生了逆反心理,动不动就要拿刀杀人,拿砖头砸人。到儿童村后就逃走过4次。有一次他看到电视上一档关于儿童村的“爱心专题”后,哭着打电话给张淑琴:“张奶奶,我要回来”,张淑琴说:“你回来可以,但你必须读书。”孩子回来后,老师从他身上发现了一些闪光点,比如他爱劳动,有荣誉感,老师就特地安排他当了个头儿,这样在儿童村呆了两个月后,这孩子已经变得拥有一定劳动、生活技能和爱学习了。

  按照张淑琴的计划,儿童村最终将接收100名左右4岁到16岁的特殊儿童。今后孩子和工作人员也要达到5:1。孩子们将免费在儿童村里生活到家长刑释或解教。家长刑期比较长的可以生活到18岁。他们将获得生活上的指导和职业技能的培训,由儿童村和有关政府部门共同妥善安置,学龄儿童将被安排到附近学校插班就读。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张淑琴的手机响个不停,陕西、北京两地4个儿童村够她忙活得了。她笑说自己随时随地都在办公。虽然明知不容易,但她依然步履执著,坚信——

  再苦再累也定要走到底

  因为我对孩子爱得深沉

  张淑琴既不是主管儿童工作的妇女干部,也不是腰缠万贯的富翁,她说自己做这件别人想都没想过的事儿一开始就不被理解。有人说她爱出风头,也有人说她“不务正业”,但张淑琴认定自己做这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做多大牺牲和努力都值得。一个人童年时期的遭遇将会影响其一生,如果因为家长犯罪孩子被遗弃而走上歧途,那么极有可能出现第二代罪犯。强烈的使命感令张淑琴不能坐视不管,熟视无睹,她已将感知升华为一种理念,“再困难,我也要把孩子带下去!”

  为了筹款,张淑琴几乎天天奔在一些公司、个人、国外慈善机构之间奔走游说,她用自己真诚无私的人格魅力打消着别人的怀疑和顾虑,她用自己对孩子们命运倾注的一腔深爱感召着普天下善良的人们走进儿童村,开始为这项特殊事业呐喊出力。中华慈善总会阎明复会长对儿童村的创建给予了大力支持。而在儿童村所在地,板桥中心小学和板桥中学全部免费接收了儿童村的孩子们,一位企业家以10年期限无偿提供了儿童村的7亩地,北京一位何女士自愿每周一至周四到儿童村做义工,辅导孩子们英语……说到这些,张淑琴每每眼圈泛红十分动情。她告诉记者:“我是‘老三届’,当过了知青,13年医务工作者,近20年来又从事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工作,我这一代人有责任感和自觉担负苦难的意识,能吃苦,也知道怎样照顾别人。当然,我首先是母亲,最知道母亲在孩子生命成长中意味着什么。有这么多好心人的关注和支持,儿童村不是孤岛,我也不孤单,我坚信这项善举一定会成功的,我会竭尽全力做得更好。”在她的影响下,广西桂林等地也在筹建这样的儿童村了,张淑琴用爱心播下的种子,正在中华大地上开花结果。


发表评论】【时事论坛】 【关闭窗口

新 闻 查 询


 相关链接
为了这些孩子--访儿童村创办者张淑琴女士 (2001/04/02 14:46)
SOS儿童村昨天接受捐赠 (2001/04/01 18:02)
3月5日《午间一小时》将关注罪犯子女生活的儿童村 (2001/03/05 10:43)
京城一禽兽父亲残害亲女 苦女获救住进儿童村 (2001/02/26 18:27)
 新浪推荐
直击歌坛盛事--《音乐风云榜》完全获奖名单
美军侦察机撞毁中国战机事件
同学们在等你呢! 快来新浪同学会
新浪网网友个人专辑全新改版
乐坛群星闪耀5-1工体 新浪网与你同申奥
中国队第7次冲击世界杯
GlobalEnglish 三个月练就流利口语
第一届新浪全国妈妈宝宝五一大聚会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 网站律师

Copyright © 1996 - 2001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