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协会长汪道涵文章:历史的昭示与未来的抉择 | |||||||||
---|---|---|---|---|---|---|---|---|---|
http://www.sina.com.cn 2001年04月27日16:23 新华网 | |||||||||
新华网北京4月27日电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 汪道涵)八年前举行的“汪辜会谈”,是1949年以来海峡两岸最高层级的会谈,标志着两岸关系进程中历史性的重要一步。八年来,“汪辜会谈”及海协与台湾海基会的一系列商谈与对话,成为促进两岸交往、改善两岸关系的重要标志。 “汪辜会谈”之所以成功举行,取决于双方以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的历史责任
“汪辜会谈”的历史性意义,在于它充分体现了海峡两岸同属于一个中国的客观现实。我与辜先生数度握手,凝结的是中国人的民族认同和民族情感,昭示的是两岸虽然尚未统一、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没有分割。它具体地说明,“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双方在长达四十多年的时间里共同的态度。在这样的态度下,双方可以以求同存异的精神解决一些政治问题,可以暂时搁置一些政治争议,也可以就政治分歧坦诚地进行对话,这才是两岸中国人平等协商的具体写照。江泽民主席多次指出,“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什么问题都可以谈”。1998年10月我对辜振甫先生讲的关于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86个字,去年以来钱其琛副总理多次阐述的“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于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都是“汪辜会谈”历史精神的体现。我念兹在兹的,就是一个中国、平等协商、共议统一。 八年的风风雨雨将两岸关系送入新的世纪。在经历了“两国论”的分裂逆流和台湾政局重大演变后,“汪辜会谈”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能昭示它对两岸关系发展的启示意义。当前,两岸同胞强烈要求稳定和改善两岸关系,关心两会何时恢复商谈。我们也同台湾同胞一样,由衷地希望两会尽快在1992年共识的基础上谈起来。但是一年多来,台湾当局新领导人始终不承认一个中国原则,一再否认1992年两会共识。在此情况下,两会对话与商谈难以在“汪辜会谈”的框架内继续进行。需要指出的是,我们珍视1992年两会共识,并要求在此基础上重开谈判,维护的是“汪辜会谈”的既有协商基础和丰富成果,没有对两会复谈提出任何新的、超出“汪辜会谈”之外的要求。而台湾当局一方面表示尊重“汪辜会谈”、希望重开对话,另一方面却以各种借口否定、歪曲两会共识。他们实际上是给两会重开谈判提出了一个无理要求,即“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不必承认,两岸商谈不必在“大陆和台湾同属于一个中国”的框架内进行。这种企图改变“汪辜会谈”和两会商谈基础的做法,给两岸重开谈判设置了严重障碍。这不是什么“搁置争议”、寻求和解,而是制造麻烦、制造紧张。以什么为基础重开谈判的问题,是关系到是维护中国主权与领土完整、还是搞“台独”分裂的民族大义问题。我相信台湾同胞对此是看得很清楚的。 历史昭示着未来。坚持1992年两会共识,以恢复两会协商基础,才能真正接续“汪辜会谈”开创的对话与商谈机制,才能在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实事求是、求同存异的精神下,增强互信,积累共识,使两岸关系尽早得以改善和发展。台湾当局如果真有对话的诚意,就应该承认一个中国原则,承认1992年两会共识,以实际行动为重开两会对话做出自己的努力。(完) 相关专题:汪道涵逝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