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滩、南京路、大世界……30年代的上海,不仅成为全国的经济、文化和金融中心,也是一座著名的国际都市。然而,在这繁华的背后,却是主权的丧失、人民的水深火热。上海城市历史发展陈列馆栩栩如生地再现了这段繁华背后的历史。
繁华背后的历史
1、多媒体电视《包身工》
“十里洋场”展馆内,在繁华的“南京路”展点对面,是一处破烂不堪的草棚——这里便是“包身工”的住所。设计者采用多媒体电视技术,根据夏衍的名著《包身工》,改编了一部约3分钟的短片《包身工》,再现旧社会人们被剥削、奴役的悲惨命运。
2、蜡像《公审公廨》
公堂上坐着两个主审官,其中一人穿着清朝的官服,而另一人却穿西装、打领带——分明是个外国人。被审的是两个中国人,其中一人跪着……这组蜡像再现的就是公审公廨。会审公廨是中国政府设在租界里,由中外审判官组成、负责审理华人为被告的民、刑案件等的审判机构。这是一种畸形的司法制度,外国领事团一度几乎将其变成一家“外国法庭”了。
3、模型《外滩》
陈列馆内有一座30年代的外滩模型。海关钟楼、有轨电车……当时上海的繁华可见一斑。
然而,外滩模型中,“俨然”树立着一座铜像,那是掌管中国海关总税务司的英国人赫德的铜像。这座铜像确实曾经座落在外滩的海关大楼前。
设计师当导游
上海城市历史发展陈列馆的场馆设计是由黄洽贵、瞿然馨、陈绍勉这三位电影界著名的美术师共同完成的。昨天,记者有幸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总美术师黄洽贵作“导游”,逛了一番“十里洋场”。
“十里洋场讲述的是20世纪20、30年代旧上海城市发展的鼎盛时期。”黄洽贵指着眼前的“望平街”模型说,望平街就是今天的山东中路,模型是根据一张老照片、并查据了大量史料后、发挥设计者的想象力再现出来的。望平街的路边亮着几盏煤气灯,当时的上海使用的就是煤气灯,申报馆大楼里还透着桔黄色的灯光,而街道上却已是“人满为患”,人们穿着长衫,留着长辫,有的在买早点,有的在发报纸……黄洽贵说,这就是凌晨4、5点钟的望平街,当时这条集中了众多报馆的“新闻街”就是这样热闹,这从一个侧面也反映出上海是当是全国文化中心。
黄总又指了指附近的海关钟楼展点,“看见没有,那是1893-1926年教会式的海关钟楼,上面还飘着英国红旗”。
向前走着,黄总问:“你发觉没有,这么大的展厅里,怎么看不见立柱?”经他一问,记者真觉得有些奇怪。黄总介绍道:“整个展馆内本来布满了立柱,总数有近百根。为了不破坏展馆整体风格,我们想方设法把这些立柱子进都包了起来,并与各景点融为一体。这是唯一一根没有包起来的立柱,但也利用得别有风味。”他指的是路口的一根孤立的立柱,设计者已在上面张贴了数张布告,有“寻人”,有“寻狗”,有迷信张贴,还有一张“不许张贴”的官方告示,颇具讽刺意味。
再往前走,是一座微缩景观“上海风情小街”。这和小街是严格按照1:3的缩小比便、根据照片及史料再现出来。小阁楼里的空间虽小,但桌子、椅子、碗筷子……一丝不苟。
经过铜狮、钱庄、老字号,绕到了“30年代的南京路”。南京路模型颇具气势,最高的“新新公司”,以及“永安公司”、“先施公司”、“大新公司”,这四大公司在模型中都分辨得清清楚楚。这四大公司分别就是现在的“食品一店”、“华联商厦”、“上海服装公司”、“中百一店”。
黄总又带记者游览了30年代的外滩模型,他最后总结说“30年代的上海是全国经济、金融、文化中心,这就是十里洋场表现的重点”。
馆长讲历史
上海城市历史发展陈列馆正式迎宾前夕,记者专访了策划该陈列馆的上海市历史博物馆的馆长潘君祥研究员。潘馆长从历史的角度给记者讲述了陈列馆的内涵。
潘馆长说,上海的城市是近代发展起来的。开埠以前,上海还只是被称作“苏州府上海县”、“小苏州”。而到了20、30年代,上海便享有了“大上海”的称号,而无锡反而被称为“小上海”。
“上海30年代的发展有三方面原因”,潘馆长说,第一,上海的地理环境优越,位于中国沿海的中部,黄金水道长江的出海口;第二,上海是一座移民城市,海纳百川,善于吸收方方面面好的东西;第三,开放,但却是被迫的开放,开放伴随着的是主权的沦丧和人们的水深火热。
“因此,我们在看待这段历史时,既要看到它繁华的一面,更要记住它耻辱的一面。”潘馆长说,以海关钟楼的变化为例,开埠前,海关大楼建筑是衙门式、庙宇式的;1893—1924年,变成了外国教堂式;而1927年,又变成了一座较现代化的大楼。陈列馆将不同时期海关大楼的变化作了充分的反映,人们在观赏时,更应唤起对这段历史的记忆。
“历史的记忆,是为了今天和明天更好的发展”,潘馆长说,今天,上海不仅完全具备上述三点,而且开放已完全不同于当年旧社会的被迫开放。是主动的、自主的、积极的开放。因此,观看了陈列馆之后,人们更应相信,上海更加有理由作为现代的国际大都市。
三个专题馆
(目前正式开放)
-城厢风貌:
展示的是清代上海老城厢的商业景象和风俗民情。展馆内汇集了咸货行、豆腐铺等10多个市井故事的背景,更有意思的是,这些生活场景中的人物大都以真人物蜡像模型出现。另外,弹棉花的弓绷声、店铺里的算盘声等此起彼伏,勾起您对童年的回忆。
-开埠掠景:
这里汇集的20多个场景描绘了鸦片战争后,外国列强在上海取得领事裁判权、司法权,并不断扩张租界,表现了当时上海已蒙上了厚厚的殖民主义色彩。
-十里洋场:
模拟了百余个近代上海商店、报社的建筑,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当时上海畸形的繁荣。
百子轿
该轿是旧上海最大的“物华号”贳器铺雕制的迎亲礼轿。1927年,由10位木雕师傅,精心雕刻了众多戏曲故事与人物,耗时10年完成。轿上装了100只小电珠,取名百子(珠)大礼轿。解放后捐赠给历史博物馆。现在陈列馆展出。
老虎灶
老上海人家的老虎灶,配上门帘外琵琶歌女的蜡像,展现了一派祥和的气氛。
汇丰铜狮真品在此
1923年,汇丰银行将外滩行址上的旧楼拆除重建,并特地从英国铸造铜狮一对,安放在大门两旁。1955年4月26日,汇丰银行把这座大厦还给上海市人民政府,以抵偿历年所欠税款等,这对铜狮也随大厦一起交到人民政权手中。展馆内的铜狮就是原物一件。
历史气息扑面而来
陈列馆内多数物品都是依据史料人工制作的,但也有一些真品,有的甚至堪称珍贵文物。这些真品、文物理学“加盟”,使陈列馆更加逼真地再现历史了的气息。
弹硌路来自嘉定
走进“开埠掠影”,观众会感到脚下的路凸凹不平,这其实不然是开埠后上海最常见的路面“弹硌路”。
上海早期的城市道路大多是泥路,开埠后,租界从浙江、江苏等地运进大量石片铺路。一直到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弹硌路才逐渐被柏没马路、水泥马路代替。现在想要在上海找一条弹硌路已十分困难,为了再现旧貌,展示馆内的这条弹硌路是从嘉定搬移过来的。
涌泉石狮重见天日
静安寺是上海名刹之一,至今已有1千多年历史。寺门口有井,被称为“涌泉”、“沸井”、“海眼”。近代以后由于筑马路,泉眼被堵。1999年,上海兴建地铁二号线时,原先埋入地底几米深的井栏和石狮也重见天日,工程指挥部与历史博物馆主动联系,石狮搬进了博物馆。如今,石狮又搬进了陈列馆。
租界铁碑高架下出土
馆内有一处《上海租界扩张图》,图一侧陈列了两块铁碑,左边一块是50年代在提篮桥安国路出土的,它是1895年确定虹口美租界界址时立的;右面一块则是1998年兴建延安路高架时在今延安东路成都路口出土的,它是1914年法租界扩张成功后立的。(撰稿王高翔)
点击此处发送手机短信将此条新闻推荐给朋友
订手机短信顶级新闻重大时事世界焦点早知道
|